地主一开始是怎么得到土地的(春天皇帝到这儿亲自耕地)

前段时间,圆明园遗址公园对“澹泊宁静”大殿的基址进行了清理,发现了“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这也说明,当年在这座万园之园中的确有皇家耕地。

千百年来,农耕文化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心中。比如“过年”的“年”,民间广泛流传的说法,“年”是一只恶兽,人们要通过放鞭炮的方式将它驱走。其实,学术界的研究表明,“年”更多与农耕文化有关系:从甲骨文字形看,“年”这个字表现的是一个人背着一株沉甸甸的谷穗。稻子成熟,这也就意味着这一年过完了。而百姓们有了收成,就要通过祭祀的方式感谢神灵护佑。

因此,对封建帝王来说,为了统治需要,他们也非常重视农耕。明清时期,北京留下了诸多与农耕文化相关的皇家建筑。

地主一开始是怎么得到土地的(春天皇帝到这儿亲自耕地)(1)

“澹泊宁静”大殿北侧皇家稻田遗址 武亦彬 摄

皇帝在先农神坛里亲耕

先农坛是明清皇帝春日必去的坛庙之一,他们要到这里进行“籍田礼”。

所谓“籍田”,是指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在商周时期,根据礼仪制度,天子籍田千亩,诸侯百亩。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诸侯执耒耜(lěi sì)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称为“籍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经过不断的发展,天子在进行亲耕的同时,还要祭祀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神灵,即神农氏。

在元代,北京城里有皇帝的“籍田”,大概位置在如今的景山公园西北。现在寿皇殿西侧有座兴庆阁,它便是在元代皇家粮仓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这一区域还出土过官用的“砝码”,用来称量皇帝一年的收成有多少,如今这些砝码就在北海公园大西天鼓楼北侧的经幢旁。

元武宗时期更是在大都城的东郊开辟了千亩籍田,并增建先农坛,按照方位来说,东方属木,四季中象征着春天,正是播种庄稼的好时候,因此这个选址也是非常讲究的。不过这处先农坛已经踪迹全无。

明代则仿照南京规制,在北京正阳门外天地坛的西侧,构筑了山川坛,最初是合祀先农、太岁、风云、雷雨、五岳、五镇等诸多神灵,经过数百年的变迁,最后以先农坛之名,一直沿用,直到清朝灭亡。

《大明会典》和《大清会典》等史料还原了明清两代祭祀先农和皇帝亲耕的场景,不过最为直观的还是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绘制的雍正皇帝祭祀先农坛的图卷,其中的第一卷即为雍正帝亲耕场景的再现。结合这些史料,可以大致还原这场“农业盛典”的场景:

亲耕这天(具体日子每年不同),上午7点到9点,皇帝驾临先农坛,上午是祭祀先农的活动,大概中午时分,皇帝在具服殿更衣完毕后,到皇帝的“籍田”——“一亩三分地”,开始“亲耕”。“一亩三分地”被平分为十二畦,其中正中间的三畦要由皇帝“演耕”,其余的九畦则由王公大臣演耕。皇帝右手扶耒,左手执鞭,在大臣和农夫的协助下,开始行耕耤礼。皇帝在前面犁地,后面还有专门的官员负责播种。皇帝三推三返或四推四返后,便登上籍田旁的观耕台,观看王公大臣们演耕。不过以上这些基本上都是走个过场,所有工作做完后,皇帝前往斋宫休息,顺天府大兴县和宛平县的官员则带着这场典礼真正的主角——耆老农夫们登场,完成一亩三分地的耕作任务。最后皇帝还要赐给官员们茶点以示慰问。皇帝亲耕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意在向臣民展示他对于农耕的重视。

如今,先农坛观耕台南侧新开辟了一片农田——“一亩三分地”,每年这里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到了秋季,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教他们辨识五谷,以免孩子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三山五园里的田园遗迹

清代在北京西郊营建了著名的三山五园,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和畅春园。在这些皇家园林中除了“澹泊宁静”这座建筑外,还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清代皇帝对于农耕的重视。

“澹泊宁静”正西是“映水兰香”,这里的建筑名称如“多稼轩”、“观稼轩”、“稻香亭”等,都是以农耕为主题的景致。乾隆皇帝自己对此有过描述:“在澹泊宁静少西,屋傍松竹交阴,翛然远俗。前有水田数棱,纵横绿荫之外。适凉风乍来,稻香徐引……”在“观稼轩”前,还有数垄稻畦,与“澹泊宁静”景区的稻田连为一体。

从“澹泊宁静”景区出发,往西南不远便到了九洲景区最西北角的“杏花春馆”,这处景致也是乾隆时期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康熙年间,当圆明园还是雍亲王的赐园时,这里被称为“菜圃”,是当年赐园的十二景之一,雍正即位后题写“杏花春馆”匾额,取自“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之意,并有诗作描绘此处的风景:“凿地新开圃,因川曲引泉。碧畦一雨过,青壤百蔬妍。”与先农坛“走形式”的耕作相比,这里或许才是雍正皇帝更理想的“农家乐”场所。

乾隆年间正式用“杏花春馆”命名该景区,并在山谷中栽植文杏,经过这一番修饰后他满意地在诗作中称:“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烂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蓏(luǒ),识野田村落气象。”乾隆皇帝在这里享受的,是紫禁城中难得一见的田园风光。从乾隆四年(1739)绘制的《杏花春馆图》中也能看到,在一片杏花掩映之下,散布着三三两两的村舍,而村舍的近旁,便是整齐的田垄,在周边群山的环抱下,这里宛若世外桃源。

从“杏花春馆”向北,是一处摹写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武陵春色”。乾隆写道:“循溪流而北,复谷环抱,山桃万株,参错林麓间。”这万株山桃和周边的峡谷,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圆明园中再现。乾隆皇帝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光,并以此处的主要建筑“乐善堂”来命名自己早期诗作的作品集。

在圆明园的大北墙,即今日五环路主路南侧的大墙内侧,还有一处以村舍建筑为主题的景区——“北远山村”。乾隆皇帝描写道:“循苑墙,度北关,村落鳞次,竹篱茅舍,巷陌交通,平畴远风,有牧笛渔歌与舂杵应答……矮屋几楹渔舍,疏篱一带农家。独速畦边秧马,更番岸上水车。牧童牛背村笛,馌妇钗梁野花。辋川图昔曾见,摩诘信不我遐。”御园之中能有如此乡间野趣,令乾隆皇帝心生欢喜,他将这里比作王维的辋川别业,甚至认为,王维如果有幸能够游赏此处,都会自愧不如。

在“北远山村”景致中,能见到如“绘雨精舍”“水村图”等村居主题的景致,同样也能见到诸如“湛虚书屋”等御用的书房。乾隆皇帝描绘的意境是在一片稻花香中去读书品诗,而也只有这丰年的景象才能让他心中更加充实。

地主一开始是怎么得到土地的(春天皇帝到这儿亲自耕地)(2)

2022年9月北京先农坛举办“一亩三分地农耕体验季·秋收活动” 陈钟昊 摄

乾隆诗作中的农本思想

除了将自己的书房放置在以农桑为主题的景区中,乾隆皇帝在很多诗作中,也有“农为本”这种农耕文明基本思想的体现。

香山的半山腰有一座2015年修复的小院,名为“雨香馆”。笔者在第一次听到这个景致名称的时候,非常纳闷:为何命名为“雨香馆”?首先想到的是,或许当年乾隆皇帝在细雨中欣赏香山的美景,感受到山间清新的空气,所以有这个名字。后来,笔者发现乾隆四十四年(1779),乾隆皇帝曾经写过一首《雨香馆有会》的诗,细读这首诗才发现“雨香”更深层次的意义:

“雨之色在白,雨之意在凉。胥非雨之德,雨之德在香。曰雨非檀麝,又非花芬芳。其香何自来,害(音‘何’)不观田秧。稼穑惟作甘,雨润香益彰……”

在这首诗中,他首先谈了雨的各方面的定义,雨最重要的“德行”便在于它的“香”。而这种雨香并非檀麝之香和百花芬芳之香等嗅觉器官能感受到的香,而是因为雨能够滋润农田,让人们能体会到丰收后五谷的香气,这也是乾隆皇帝对于稼穑艰辛的一种理解和体恤。

无独有偶,颐和园中也有一处极为静谧的小园林,它的命名也和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雨”元素有关,这便是霁清轩。这处小园子在大名鼎鼎的谐趣园北侧,说它静谧,是因为当谐趣园内已经游人如织之时,霁清轩小院里则只有三三两两的参观者。其实在乾隆时期这两处园林本是一体的,南侧的谐趣园(时名惠山园)以水景取胜,而北侧的霁清轩则是典型的依山筑园,一山一水,一阴一阳,在万寿山东麓形成了一道和谐的风景线。

“霁清”的意思便是指雨雪后初晴,空气清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近六旬的乾隆皇帝作《霁清轩》诗曰:“雪后天色澄,霁清真霁清。北山几千叠,一律玉崚嶒。浮来寒气嫩,铺出润泽平。凭轩聊纵目,徙倚堪怡情。烟村于耜人,指日将举耕。”诗中描述了在雪后初霁之时,乾隆皇帝登上了清漪园东北角的制高点(霁清轩地势较高),凭栏向北望,能看到昌平、海淀一带的北山层峦叠嶂,在冬日里寒气尚未消散之际,乾隆皇帝所惦念的,是御园外面依稀可见的村庄中的农夫们,在这瑞雪兆丰年的日子里,他们也一定开始盘算着来年耕种的事情了吧。

乾隆五十一年(1786),古稀之年的乾隆皇帝再次登临霁清轩北望,在同名题材的《霁清轩》诗文中他说道:“山顶虚轩堪骋望,野无隙地大田耕。雨沾麦穗正宜晒,今日方知喜霁清。”雨后天晴,空气澄朗,皇帝登高北望,见到的是一片齐整的农田,农夫趁着雨后初霁,赶紧把打湿的麦穗摆开晾晒,乾隆皇帝见到此景,也深感晴天的来之不易。

(原标题:明清皇家农耕印记)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杨征

流程编辑:U06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