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古诗词(你知道古诗青青园中葵)
冬寒菜,今天很多北方人可能不了解,但是如果把时光倒流,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在中国最早的名字叫做“葵”,曾经贵为百菜之首,《诗经•豳风》里有“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而汉乐府那首著名的《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则更有名了,“葵”是要引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的。如果光靠诗文证据,吃过这种蔬菜的文化人数量恐怕要超过其他所有蔬菜,鲍照、陆机、李白、杜甫、白居易……当然名单只能截止到元明之前。
为什么要截止到这个时候,历史的发展不知道怎么回事,“葵”到了明代突然失去了它的地位,竟然被不少地域慢慢淘汰,李时珍《本草纲目》说:“今人不复食之,亦无种者。”就把它列入草部,不再把它当作蔬菜对待了。
冬寒菜又名滑滑菜,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贵州等地区。四川又以川南为主,而泸州人吃冬寒菜的历史由来已久。至少在明代衰亡的时候,泸州则异常兴盛,不知道原因,倒是泸县至今有一首至少宋朝就诞生了的歌颂冬寒菜的民歌,怕这也算是非常稀罕的事情,这首民歌至今还被当地传唱,甚至被整理过搬上过央视的舞台。
歌词用泸州方言带着川剧的韵味民歌的唱法表达出,非常有趣,极具原生态的感觉,开头就是:一窝冬寒菜噻,发了几十颗苔,你要想吃它(嘛)就刀儿要磨得快,萝兜儿不好装噻,最好是要用那大篮子来抬......
《一窝冬寒菜》这一首地地道道的泸县民歌,据说大约起源于南宋时期,世代传唱,至今已有800余年。歌曲通过亲切乡土的唱词、优美婉转的旋律、行水流云的唱腔、活泼多变的节奏,表现了泸县人民吃苦耐劳、勤奋善良的性格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
今天看来或许正是这首朴实无法的乡土民歌,才得以让有可能在历史上消失的一道中国古典蔬菜,得以在川南等地保留它的命脉,希望民歌的朋友可以去搜来听听。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记载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种之者颇鲜"。而在元代的王帧 《农书》中也说:"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本丰而耐旱,味甘而无毒,供食之余可为菹腊(咸干菜),枯枿[niè]之遗可为榜簇,子若根则能疗疾"。此菜中国各地有野生,根、花及种子,均入药。
沽酒客还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古人说的葵菜就是今日的冬寒菜。而且“葵”至少在明朝之前,并不是指“向日葵”。所以在《古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这句诗,笔者听到一些人望文生义解释成向日葵的意思,就觉得真的很搞笑了。
根据笔者查阅资料发现我国冬寒菜(葵菜)的种植历史很早,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并且在长沙马王堆1号墓曾出土过冬寒菜的菜籽即葵籽。
冬寒菜历史久远,但是说完它的历史,再说泸州人对它的热爱,当然一样米养育百样人,不是人人都爱,有的人还是吃不来,但是爱的是真爱。
冬寒菜煮汤,煮稀饭,用米汤来煮最巴适,海椒蘸水要调和,保证你吃了还想。对于小孩和老人来说冬寒菜熬稀饭,是非常可口又营养,还便于吸收的东西。
但是市面上的冬寒菜,也要看是不是农家肥自己种的,有的种的不好,吃起来像是吃布的感觉。
据说具有清热排毒,消暑解渴,解烟酒,减肥,抗疲劳诸功效。但是因为它性质比较寒凉,孕妇是不适合吃的这点需要注意。
冬寒菜除了煮汤,煮稀饭也可以炒来吃,反正各自去开发,泸州人花样百出,这里就不一一解说,总之这道菜不仅仅美味,它还有历史底蕴,有人文气息,泸州还有流传了八百年的歌曲,你说值不值得你来尝试一下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