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站城站(杭州城站的拥挤留在记忆里)

钱江晚报

杭州地铁站城站(杭州城站的拥挤留在记忆里)(1)

前几天,记者帮接到读者陈女士报料,暑假几次出门去上海,分别去了杭州城站和杭州火车东站坐车,发现一个现象,城站出发的车子都很空,几个候车室也都冷冷清清,而差不多同一时候的火车东站候车室却是人山人海。

陈女士留言说,想知道火车东站和城站目前的交通功能是如何区分的:“城站也有百年历史了吧,作为杭州最市中心的火车站,城站未来有没有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无独有偶,不久前政府网站上,也曾有杭州市民建议把城站改造成为全省首座城际铁路(市郊铁路)中心站。

杭州西站即将投用,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杭州东站、城站、西站、南站四个火车站的功能最新区分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杭州东站:

四个进站口几乎都是人头攒动

暑假最后一天,返程学生排起长队

8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杭州火车东站。这是暑假最后一天,东站大多是拎着箱子返程的学生。

上午10点至11点,记者将杭州东站四个进站口东西南北都走了一遍。人流量都挺大,特别是北进站口,堪称爆满。排队人流中,记者只要举起手机一拍,画面中都是攒动的人头。

进站队伍快速向前移动,进站口旁边的自动取票机也都排起了队伍。北进站口旁边二楼的出租车停靠地,出租车一辆接着一辆,非常繁忙,工作人员一刻不停疏导着交通。

南进站口也一样人头攒动。相对来说,只有西进站口人稍微少一点,大家的神情也更加从容。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杭州火车东站暑期一天的人流量是十三四万,平常大概12万,“每天都有人流高峰和低谷时段,比如早上6点至上午9点,下午2点至6点是人流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始发车比较多。”

来杭“打工人”:东站乘高铁方便快捷

在等候女儿一同乘车的朱大哥今年59岁,来杭州10多年。作为一位“打工人”朱大哥经常要回湖北襄阳老家,一年他会在城站坐车4-5次,在东站坐车1-2次。

“东站都是高铁,方便快捷。在城站坐车,倒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有卧铺,”朱大哥说,“我年纪大了,有点晕车,卧铺舒服点,卧铺价钱和高铁票差不多,为了不晕车,我会选择城站比较多。”

朱大哥告诉记者,2005年刚来杭州,“东站还没整修,当时只有普速列车,没有二层出租车落客平台,没有地铁,我们只能到一层去坐公交。2005年东站的人流量,印象中就比城站高一点点。”

现在,不一样了。

“东站的人流量确实比城站多好多,特别是杭州东站整修之后,有了二层平台,地铁安排上了,外观更加高档了,有了高铁,人流量就与日俱增。”

他说现在的人和以前的人消费观念也不一样,现在大家挣钱多了,“以前说要多花50块钱去乘高铁,那是肯定不愿意,现在挣钱多了,多花一百块去乘高铁也愿意的,更快更便捷。比如回老家襄阳,我只要6个小时高铁就到了,普速列车要16个小时,所以如果着急回老家,肯定要坐高铁,就会来东站。”

杭州城站:

最近几年客流量确实少了很多

乘客:以前过年前后城站人山人海

杭州城站火车站有高铁、动车,也有快速和特快列车,主要以快速、特快列车为主,高铁、动车车次相对很少。

8月31日上午10点,钱报另一路记者来到城站,客流不大。

50岁出头的周大哥是杭州人,去洛阳出差,正在二楼等同事。他经常坐火车,“上个月也来过,最近几年这里人流确实少了很多,记得以前新的杭州东站没有建,每次来这里,人都很多。”

旅客何先生也有同感,“大约十年前,杭州东站还没改建,大家都是来城站买票坐车。”他回忆,那时城站跟现在的东站一样很忙很忙。特别是过年,大家都会提前很多天来城站排队,整个售票大厅人山人海,有些人当天买不到票,第二天起得更早来排队。“那时杭州很多地方都有火车票代售点,但在过年前也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像武林路上的代售点队伍经常要排到人行道上。”

让何先生印象深刻的是,以前二楼平台送客车子能堵到西湖大道建国中路上,“现在城站火车站客流量没以前多,再加上门口就有两条地铁线,坐地铁能准点,交通也不忙了。”何先生笑笑说。

记者看到,现在的二楼平台很少有送客的车上来,就连停车位都有好几个空着。

商户:早上开摊3个半小时,只卖出一只鸡腿

何先生记得,那时候城站火车站的小店生意也非常好,卖吃的、卖特产,小摊位生意都很好,“今天来发现肯德基也没了,只能随便吃点。”

城站的客流量少,也是周边商户们的一致感受。

俞大姐在进口处的世纪华联摊位做鸡蛋饼,她主要负责小吃售卖。早上8点开门,“从早上到现在(10点10分),我一个生意都没做过。”她叹气,“没生意,老板放了我的假,我也刚回来上班,每月拿固定工资,估计老板最多只能保本,可能还亏。”

俞大姐说早上开店两小时,店里小超市、特产区还有几单生意,这块区域有两个营业员在张罗,“以前店里很忙的,有七八个人呢,现在你看就剩下我们三个了。”

记者在商城里逛了逛,好多店铺都关门歇业,门口贴着招租广告。开着的店铺看到有旅客经过,都会招揽一下,“10元管饱哦。”

中午11点半,记者再次来到俞大姐这里,“卖了一个鸡腿,以前生意好的时候卖15元,现在卖10元,不卖出去也是坏掉。”

(原题为《钱报记者同一天走访城站和东站,乘客们的感受最直接 城站的拥挤留在记忆里 东站的忙碌就在眼前》。编辑张钟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