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与失眠区别(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红网时刻3月20日讯(通讯员 陈双)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需要,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宁可食无肉,不可睡不寐”好的睡眠能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保护大脑,恢复精力;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促进长寿人们都说“吃人参不如睡五更”,可见健康的睡眠是保持人体活力的条件,是多么的重要啊,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睡眠障碍与失眠区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睡眠障碍与失眠区别
红网时刻3月20日讯(通讯员 陈双)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需要,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宁可食无肉,不可睡不寐”。好的睡眠能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保护大脑,恢复精力;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促进长寿。人们都说“吃人参不如睡五更”,可见健康的睡眠是保持人体活力的条件,是多么的重要啊。
那么健康睡眠的标准是什么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姚欣艳介绍: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能在10-30分钟入睡,入睡时间长期小于10分钟。 2、睡眠中不醒或偶尔醒来(如小便),又能很快在5分钟入睡。 3、夜间无惊梦,或梦醒后很快忘记。4、白天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5、睡眠中没有或很少噩梦、异常行为等。 对照一下,你达到了吗?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压力及节奏加快,失眠患病率日渐增高,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其中以老年人、女性为主。从神经内科门诊现状来看,失眠已经成为神经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
姚欣艳主任医师表示: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一种情况。 “失眠” 严格意义上说是指无法入睡或睡眠完全缺失。临床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且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再入睡困难等。常表现为醒后疲乏、日间警觉性降低、精力、认知功能以及行为情绪等方面的功能障碍,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严格的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包括入睡困难(>30分钟)、频繁觉醒(>2次/夜)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30分钟),总睡眠时间<6h。上述多于1项,同时伴多梦、醒后头晕、乏力等不适。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那如果患了失眠症,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失眠患者,我们常常有心理治疗、中医药治疗、西药治疗、物理治疗一些干预手段。首先可以运用睡眠卫生教育、松弛疗法、心理治疗等手段干预治疗,严重者才用药物治疗,一些催眠的西药可迅速改善患者入睡困难及增加总睡眠时间,但是长时间用安眠药物,停药时可出现戒断症状及反跳性失眠,而且其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认知功能减退(记忆力减退)等也常常被患者拒绝使用。
那么中医对失眠是如何认识和治疗的呢?姚欣艳主任医师介绍:中医学中称失眠为“不寐”。中医普遍认为脏腑调和,气血充足,则心神安定;而失眠(不寐)主要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由于思虑、劳倦伤及诸脏,精血内耗,心神失养,神不内守,阳不入阴,而发为失眠,主要是心神被扰,脑神失养,神不守舍所致。若思虑过度,情志不舒,内伤心脾,酿生痰热;或宿食停滞化为痰热,胃腑失和;或受惊恐,心胆气虚;或体虚阴伤,阴虚火旺,水火不济而心神不宁,均可使阴阳失调,心神不安而致失眠。可见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哦。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性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临床特点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多因脾失化源,肝失藏血,肾失藏精所致。 实证多为热盛扰心,心神扰乱。 临床特点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多因心火亢盛,或肝郁化火所致。中药治疗需要辨证施治,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另外也可采用一些中医的辅助方法,如睡前按摩助眠穴位(如百会、四神聪、印堂、安眠、神门、照海、三阴交、心俞穴等穴位),以及耳穴压豆治疗等等。
总之我们需要高度关注失眠,普及睡眠卫生教育、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生活习惯作息,激活自我调节功能,配合中医非药物疗法,以及中药汤剂或者西药的助眠药物的综合性治疗,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改善失眠症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