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恒山详细介绍(北岳恒山百年变迁)
北岳恒山,现在都知道说的是山西省浑源县城南的玄武山,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8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
恒山以悬空寺和步云路闻名于世,悬空寺距大同市区62千米,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恒山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全寺共有殿阁40间,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寺内佛像八十多尊。
如此看来,北岳恒山属于山西大同的浑源县,而且也没有什么争议。此时并非西魏遗少无事生非,而是历史上“北岳恒山”之名,曾指现在位于保定曲阳、唐县和阜平三县交界处的大茂山。
大茂山古名恒山,据《史记•封禅书》记载,舜曾经到恒山祭祀。汉武帝时,在河北曲阳设立北岳祠祭祀。《水经注》记载:“岫嶂高深,霞峰隐日,水望澄明,渊无潜甲,行李所迳,鲜不徘徊忘返矣。”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北岳常岭,今谓之大茂山者是也。半属契丹,以大茂山分脊为界,岳祠旧在山下。”
自汉代至清初,“北岳”均是指位于河北境内的大茂山,历代帝王专用祭祀的北岳庙现位于保定的曲阳县内。在北岳庙建立至今的1500余年历史中,历代帝王和地方官吏曾进行过300多次祭祀,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
明代以前历代文献中关于“北岳恒山”的定义,从没延长到山西和浑源一带。直到《元史•地理志》大同府、大同路、浑源州,都只字没有提到与恒山有任何的关系。
浑源恒山位于北纬39度,也不在北京之北,而在北京偏西。而浑源称北岳,只是州志碑文传说,没有任何正史经传的依据。
山西大同的恒山道教始于西汉,北魏始兴盛,成为主流全真派圣地。此处恒山自明代,开始被列为北岳,无非是道教自称,以求佳境而已。而无可厚非的是,这时的大茂山也为北岳。
也就是至明万历年间,则出现了“两个北岳”的局面。史料记载,直到清代顺治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60年,皇帝祭祀北岳,由河北曲阳移至浑源恒山,五岳文化全部融入大同的恒山文化中。
之后,古北岳恒山就不再称为恒山,而只称大茂山。保定的曲阳北岳庙也逐渐沉寂。
“祀岳”,是古代封建王朝极为重要的典礼,即通过祭祀五岳之神,以求风调雨顺。实际曲阳县城内的北岳庙是“下庙”,也就是北岳山脚下的庙,当时大茂山山门处还有一个“上庙”。
曲阳自秦代置县,汉代称上曲阳县,后并入新市县。北魏宣武帝时之所恢复上曲阳县,就是因为北岳庙,所以有“先有北岳庙,后有曲阳城”之说。
隋唐宋三代,北岳在朝野都极为重视,北岳庙增修不断,曲阳县城也因此不断发展。
到明代,曲阳县城和北岳庙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当时的北岳庙长524米、宽321米,占地面积260亩,超过了曲阳县城总面积的一半。
从史料来看,北岳庙的两个庙门,当时就直接作为曲阳城门。这种城庙一体的格局,在全国也堪称绝无仅有。
北岳庙现在还在曲阳,其建筑布局呈“田”字形,由南向北依次有木牌坊遗址、朝岳门、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遗址等建筑,还有多处碑楼、碑亭散布其间。
位于中轴线北端的德宁之殿为北岳庙主体建筑,这座砖木结构建筑始建于北魏,“德宁”意为“以德治国,天下安宁”。
德宁之殿曾在五代时曾毁于契丹族的焚烧,元世祖至元七年得以重建,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元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五岳祭祀中规格最高的古代祀岳建筑。
大殿与故宫太和殿规格一致,绿琉璃瓦作脊,青瓦砌顶。殿前的月台以汉白玉石栏、望柱相围,99只形态各异的石狮立于望柱之上,殿内供奉着北岳恒山之神。
在德宁之殿内墙壁上,还藏着据说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真迹的古壁画,壁画面积504平方米,北壁为《北岳恒山神出巡图》,东侧壁画《云行雨施》,西侧壁画《万国咸宁》,最高处的“飞天神”为其精华。
“飞天神”在当地俗称“曲阳鬼”,民间流传有“曲阳鬼,赵州水”的说法,就是指北岳庙中的“飞天神”与赵县柏林寺壁画上的水,相传都是由吴道子亲手绘制。
因为北岳的历史逐渐久远,当地的曲阳人开始把北岳庙称“窦王殿”,以纪念隋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窦建德,这位好汉是山东武城人,却在河北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身后荣升为五岳大神的待遇。
曲阳现在号称“中国雕刻之乡”,石雕比较出名,彰显北岳庙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元素是碑刻。自北魏、北齐,历唐、五代、宋、金,到元、明、清和民国各代,北岳庙保存着历代碑碣、经幢等石刻两百多通。
其中既有历代帝王将相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重修北岳庙记事碑,也有文人墨客题咏北岳庙的诗词歌赋,涵盖中国古代草、隶、篆和行书等字体,在金石文物中具有重要地位。
碑刻中较著名的,当属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为曲阳石雕艺术大师杨琼所书《大元朝列大夫骑都尉弘农伯杨公神道碑铭》,赵孟頫书法多是行书,而此碑则是楷书,比较少见,尤为珍贵。
北岳恒山的变迁,客观上是历史的发展。五代以后,尤其宋辽对峙时期,大茂山成为宋辽战争要地,山上的宗教建筑废毁,作为北岳一系列标志性景观丧失殆尽,北岳的认知度大打折扣,当地人逃亡,外地人迁入,没有人知道北岳的历史。
金朝时期,又分曲阳县北部另外置阜平县,此时的北岳恒山已不在曲阳县,而是被分给了阜平县,逐步导致北岳恒山主体与北岳庙的文化分离。
主观上是河北人文化意识淡漠,燕赵大地,燕文化野性、赵文化侠气,直隶长期四分五裂,一度连个省会都来回换,哪有人还在意“北岳文化礼制”。
于是,精明的山西人赢得“恒山”名号。历史证明,山西在北岳获得了最大利益,包括各个方面。
无论结果如何,北岳恒山古今有别,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云芳,您怎么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