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思维(普通人与高手的信息提炼手法)

你会做知识提炼吗?

大家还记得小孩是怎么学说话的吗?一开始是发出一个字,“啊”“爸”“妈”等等,不知道字的意思,但能对应人或情绪;然后就是两个字三个字的拼凑,开始说字词,这些字词其实是小孩要表达的一句话内容中的关键词,比如想喝奶,他会说“奶奶”;最后才是学会了说完整一句话,然后懂得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现在当我们都能一句句地完整表达自己的时候,却发现,回到关键词时做不到了,发现从一堆信息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好难啊?

真的这样吗?今天我们来观察普通人和高手之间,他们是怎么做知识提炼的。

一、普通人的知识提炼做法

普通人对于知识提炼,只热衷收集,做整齐式整理,忽略了重复学习和对照学习。他们的知识提炼一般是这样做的。

在看书或是看到其它文字的时候,罗列出认为对自己有用的句子。

这个有用,是“感觉有用”,可能是即时,可能是现队段,可能是未来有用,至于是否“真的有用”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感觉会用到”。所以看到那些有感觉的,有触动的,有可能帮到自己的,都会一一划线或摘录下来。

对这些句子的印象,停留在最初划线或摘录的时候,可能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回头看了,一段时间后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自己收集了这么有用的信息。

大多数人都会这样,看可以,简单整理可以,但是要认真去整理提炼是很不耐烦的,看到被自己堆砌起来的句子或文章,就会觉得太头疼,然后继续重复划线摘录,不会仔细整理。

也许有些人做了整理,但也只是对句子作了简单的分类,最后依然是独立的句子,只不过是给它加了一个范围框。就像书架上的书一样,你把书整齐地摆放上书架了,但哪本书在哪一类,哪一类是哪种书却不知道。

这种人,更多是勤快收集,执行懒惰,更不可能让知识真正用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用于提升自己上。

往往这样的整理提炼,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只记得自己曾经看过,去查找时很难找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寻找的时间很长,甚至可能时间浪费了,信息也没有找出来。

这类知识整理提炼,除了增加自己的收集爽感和成就感外,对于自己的提升没有一点用处。

二、高手的知识提炼做法

高手的整理和普通人有着很大的区别,高手人既重视知识形成体系化,又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与执行。

首先,高手不会盲目对知识进行划线或摘录,而是会先有需求再做知识整理

他们会先确定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然后收集与需求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句子,可能是关键词,可能是一段话,可能是一个主题等。

收集完毕会即时作整理动作,从众多信息中,留下当下需要的信息,暂时不需要用的信息,会存进素材库。

然后将当下的信息进行排列组合归类整理,关键词提炼

知识大致是分成四个要点:概念、数据、原理、流程。最终形成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

如果缺失某些要点,高手会通过再查找,将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待四要点都已经完成,高手们会整合案例进行补充,因为知识和人一样,也是需要有血有肉,干货属于肉,而案例属于血,没有血的肉是会腐烂的,就像知识只是干货却无法使用一样。

回顾过往案例,相似的案例会对照现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流程,找出当初没有做好的是哪方面,从而帮助往后相同事件完善,在以后事件发生后,又会进行新的复盘,对比体系内容与实际操作中的差距与不同,从而对知识体系内容再进行补充优化,直到手上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并符合实际工作的。

这就是普通人与高手的知识整理区别,普通人重视收集的成就感,高手重视执行提升的充实感,这也能说明为什么“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无奈了,道理虽懂,不消化又有什么用呢?

如何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思维(普通人与高手的信息提炼手法)(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