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尽了一生的勇气只为了靠近你(我抛弃一切只为陪你看每一场雪)

一直都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回到家乡,扎根基层,过着平淡甚至在有些人看来略显平庸的生活。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每有100个人懂得这份心境,就会有10000个人难以理解这种抉择。客观来看,这是一种走出了99步,却在最后一步转身回头的行为。大学,817公里,1396天,教懂我一首诗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我自认为是幸运的,所选的正是想拥有的,从不觉得它平淡,更未觉得它平庸。无问西东,我所走的这条路,是归途,更是前行的路。

下面这一篇写于一年半前的随笔,或许可以更好的解释我的这份心境。

——西瓜

近几日天气又渐渐转冷了,一大早母亲从微信上兴冲冲发来几张雪景照,方知故乡又下了一夜的雪。以母亲的拍照技术,这雪景的美断然未拍到精髓,却也足以让正在江南“倒春寒”的冬雨里挣扎的我感慨一番了。

用尽了一生的勇气只为了靠近你(我抛弃一切只为陪你看每一场雪)(1)

细细想来,离家求学两年有余了,也勉强算得上半个天涯浪子。犹记高中时学过一篇课文,名叫故都的秋,文章大致是在写郁达夫对北平的爱。当时的我,很是惊叹于这种深沉的情感,恨不得立马收拾行囊,离家出走个十天半月,再亲身感受一下游子归乡——那或浪漫或热忱的、恨不得与故乡融为一体的情怀。

然正如钱先生所言,生活,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几年过去了,我成了“离乡”这座“围城”里的人,心情却远谈不上舒畅,才知道文字都是苍白的,为了艺术效果甚至可以是虚假的,未历事前我的感悟终究是片面的幼稚的,但这座城却是真实的。它成了我不敢触碰的流泪点,以至于哪怕是一张照片,一次回想,都足以将我瞬间击垮。

用尽了一生的勇气只为了靠近你(我抛弃一切只为陪你看每一场雪)(2)

两月前,和王聊天,我提到我毕业后想回到故乡,她似乎很不以为意,说她决定留在上海了,显得我有些没有志气。我向来耳朵根子软,却唯独这一次,坚决得有些不像自己。 时至今日,我不得不承认,我真的爱上了那片氤氲着淡淡海风的咸味,留存着我19年美好记忆的土地。别了亲人,离了故乡,哪里都不是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在江南的我,一张,一张,翻看着故乡的雪景照,无论它们出自谁的相机,无论它们来自哪个角度,这楼,这树,这人,这雪,都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值得赞美。对我而言,故乡的一点一滴皆是美好的,它就这样,在素裹的雪海中,或是在静谧的冬夜里,默默地,等着还未落叶归根的我,这正是,独属于我和故乡两个人的深情。

用尽了一生的勇气只为了靠近你(我抛弃一切只为陪你看每一场雪)(3)

来无锡两年多,置身于这座足够宜居的城市,我始终是个过客。如同一个已经心有所属的有情人,我眷恋着故乡,早已没有多余的气力爱上另一个城市。到了食堂,端起菜盘,总会不住默念着:若是故乡的菜肴,这一道想必不会做的如此甜腻,倘若用的是故乡的油,入的是故乡的爆锅前料,那一道定是人间美味。

上了火车,挨在窗前坐下,极目远眺,江南联结成片的稻田、江南瘦而高的小楼、江南纵横的乡间小路、江南独有的烟雨朦胧,这些,通通都属于江南,而我,只是看客。它的美,看在我的眼里,却只能融在别人的血肉里,正如我的骨髓,生来只能镌刻着与海相连的那座小城的名字。

用尽了一生的勇气只为了靠近你(我抛弃一切只为陪你看每一场雪)(4)

所谓思乡,思物思景,更是思人。每当父母身体不适,这种感受尤为强烈。彼时彼刻,为人子女,不能亲历分担父母的病痛,甚至不能走到身边为她倒一杯爱喝的茶来消解不适,实在算不得尊于孝道。父母也已年近五十,早就过了年富力强的年纪,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化作筹码,换得了我的青春年华。由此想到尚在故乡,渐进老去的双亲,我虽不孝,却实在没得遍赏江南、放浪形骸的兴致。

前几天母亲发来微信,说想我学的辛苦,琢磨着我一直孜然一身,等到我学成而归,她送我几朵大玫瑰。这难免有几分玩笑话的意思,却引得我迟迟收不住泪水,我在想,真的到了那一天,我背着行囊,下了火车,远远地看着,静默的雪景里,故乡的母亲拿着一束故乡的玫瑰,试问又有哪个游子不会泪目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