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

男,66岁,动态心电图。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1)

图1心电图分析:

P波规律出现,在I、II、III、aVF及胸导联直立向上,avR倒置,PR间期0.2s,心房率>60bpm,所以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

R3、R15提前出现,宽大畸形,前后无相关P波,插于一个基本心律的心动周期之中,无代偿间歇,是插入性室性早搏,可见干扰性PR间期延长。

R7-R11连续出现的QRS-T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00bpm,2种QRS形态,为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2)

图2心电图分析:

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

R2是插入性室性早搏。R6-R8、R11-R15为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3)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4)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5)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6)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7)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8)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9)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10)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11)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12)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13)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14)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15)

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室性早搏插入性室早)(16)

散点图是以点的位置表达相邻RR间期的规律性。作图原理:以相邻的RR期为横(x轴)、纵(y轴)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动态心电图的RR间期散点集(Rn-Rn-1,Rn 1-Rn)。由于一个Lorenz散点表达两个相邻RR间期的规律性,牵涉Rn-1、Rn、Rn 1三个相邻心搏,所以Lorenz散点是三搏两期点。

红色是室早点集,蓝色是窦性点集。

相关知识点:

一、室性早搏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收缩,称为室性期前收缩,又称室性早搏。

除室间隔早搏以外,室性QRS-T波形宽大畸形, QRS之前无相关的心房波(除外室性融合波)。

一般特征: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0.12s,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2,其前无相关的P波,其后偶有P´波。

3,多数伴完全性代偿间歇,少数呈插入性。

联律间期:

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折返途径与激动的传导速度等可影响联律间期长短。

房性早搏:从异位P波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P波起点。

室性早搏:应从异位搏动的QRS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QRS起点。

室性早搏的代偿间歇:

室性早搏代偿间歇的测量方法,自室性早搏的QRS起点开始至下一个基本心搏的QRS起点为止的一段时间。测量室性早搏的联律间期加代偿间歇之和并与基本心律的周期作比较,可有助于了解室性早搏的代偿间歇的类型、对某些心律失常作出鉴别诊断等。

二、室早其后PR间期的影响

插入性室早由于后面没代偿间歇,故常对紧随其后的窦性激动产生干扰,最常见的干扰是使其后的窦性激动的PR间期延长,是因为室性异位激动逆传到房室交界时,使之进入相对不应期,因而影响下一个窦性激动在房室传导系统中下传的速度所致。

若在间位性室性早搏后心室肌仍处在相对不应期,随之而来的窦性激动在心肌内传导速度减慢,便可出现QRS波畸形的室内差异性传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