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午用in还是用on(为什么在某一天)

我们知道在用介词表示时间时,通常年份用in,在某一天却用on,上下午又用in,在几点用起了at。以前一直是当规则来记忆的,但规则从来不是学习一门语言所应该承受的负累,因为规则在实际应用中百分百会掉链子,例外太多了,而且也不符合母语人说话时思维和语言高度一致的直观感受。今天我们尝试用直观的方式来体会一下为什么这些时间用这些介词(不一定对,只是有助于对时间的直观体验)。

我们知道on的本义是面的接触,而谈到日常做事的日程,往往是在日历上标记一下(这里不讲究太严谨,也许古代没有日历时介词的使用就定下了呢):

在上午用in还是用on(为什么在某一天)(1)

从日历表上可以直观地标记或查看事件的计划与痕迹,看它是落在了哪一天的头上(每一格是一天),所以用on。

那在哪一年、哪个月,以及上下午为什么又不用on了呢?难道不可以同样标记在日历上吗?就看上面的日历表,我们不难发现,当查看某一年或某一个月时,其实已经不是一个象征日期最小单位的小格子(一个面)了,而变成一系列小格子组成的大的区域,某件事落在某个小格子上,对于那个月或年来说,当然属于落在区域里了(被包围),所以用in(甚至可以理解成:事件in某个年或月,本质上说的是该事件所处的那一“天”是in那个年或月)。

为什么在上下午用in呢?那是因为日历最小单位就是天,上下午没法用日历体现,于是抛弃日历,回到了生活直觉:无论上午还是下午,都是一段时间的持续,是人生活的具体感受,做什么事或发生什么事,当然是处于这段时间里了,所以用in。实际上,谈论年、月、季节时,同样可以这样理解,即生活中事件所处的时间段中,如in spring,in May 2019, in August。

那为什么说在某一天的上下午(比如on Monday morning)时,又用on了呢?那是因为当人们生活中谈论这样一个时间时,脑子里自然是在定位“周一”在日历表中的位置,看与其他日程是否冲突。也就是说,这种时间给人的反应主要在于“天”的定位,上下午则只是附属,天定位好了后,上下午自然落定。

为什么几点几分用at?看看下面的钟表就清楚了:

在上午用in还是用on(为什么在某一天)(2)

我们知道at的本义是表示一个点,当谈论地点时,比如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说的是街道那个角落视为一个点,谈论对象是处于这个点的上下左右八九不离十(即位置可以重叠,也可以偏离)。那么当我们说几点几分时,脑子里是如何定位这个时间的呢?当然是想象一个钟表的形象,看看指针是指着哪个数字的附近,距离谁近,就是at那个时间,如at five thirty, at twelve' o clock。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说某一天的时候不从生活体验出发,也表示成在一天的时间段里发生的,而用in呢?这是因为,语言的使用习惯完全体现的就是思维习惯,当谈到日期时,头脑中对日期的定位当然是宏观上锁定日历表的那个对应位置,才能知道那一天的实际含义(比如是否为假期,当事人是否在场等),这个思维过程用英语表现出来自然就是on了;人们不会在听到某个日期时,一下子就进入到当天的时间长河中去体验时光的嘀嗒,那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当然这里说的是一般情况下,在真的要表达“生活体验”这种意思时,自然就真的用起in来,这就是语言的灵活性所在嘛!漏屋老师在《词行天下》里讲得很清楚)好比提到“与异性相处”时,你首先想的当然是“和谁”,和你的初恋女/男神在一起,相较于和一个广场舞大爷/妈在一起,相差何止千里。所以提到这个话题,你不可能跳过“和谁”的问题,而直接去体验搂抱亲吻这些细节~~~

好了,正常情况下什么时间用什么介词的讨论就说完啦。但大家还是要理解,介词是英语语言的功能词汇,是脊梁骨般的存在,具体某个位置或时间用哪个介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从其本义出发,由说话人当时的思维模式来决定具体用哪个介词的。所以上面讨论的一般规律也常常会被打破,这一点漏屋老师在《词行天下》里说的很清楚了,这里不再赘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