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

对于诸葛亮在历史上的评价一直很高,很多人只是看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表现,比如“火烧赤壁”、“隆中对”、“出师表”等等,在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手摇羽扇轻松自若的决胜千里之外。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1)

孔明

《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描述的近乎神话,而历史上的他只是一个正常人,他的种种功绩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的。

诸葛亮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他出山辅佐了蜀汉政权,一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还继续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塑造成智慧和忠贞的化身,以及“贤相”的形象,近乎完美的诸葛亮在三国史上的表现,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古今。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并不是我们在演义中一出场就看到的那个风度翩翩、学富五车的山野雅士。相反,诸葛亮那时候只是一个落魄之人,因为家境贫困,只能在隆中参与田间耕作,但困苦的生活并没有让诸葛亮放弃梦想,在耕作期间只要有空,他就会掩门攻读,或结交好友。因此,刘备能够知道这位“卧龙先生”,也跟诸葛亮自身积攒的名气是分不开的。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2)

刘皇叔

诸葛亮从跟随刘备的零星队伍到蜀国政权的建立,以及辅佐刘禅总览政权,他一直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他的谋略和品德即便是敌方阵营也对其褒扬和赞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笔者认为,诸葛亮能够在历史上有这么高的影响力,跟他一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生在乱世,目睹战争带来的危害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3)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黄巾起义、外戚宦官干政等等问题造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在诸葛亮出生的第四年,黄巾农民起义爆发,东汉王朝动用各种力量,为求自保对农民起义军进行疯狂镇压。随后后来农民起义军被镇压下去,但这场持续了20多年的战乱,已经动摇了东汉王朝的根基。

另外,外戚和宦官之间的权力争夺,也给东汉王朝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汉灵帝去世后,只有14岁的刘辩极为,国舅何进以大将军辅政,但此人面对宦官问题上明显心力不足,为了彻底解决掉宦官带来的威胁,他突发奇想的让董卓进京,想借他手除去宦官。

但怎知董卓本就是个野心极大之人,在他进京之前何进就已经被宦官杀死,而何进的部将袁绍怒火攻心,诛杀宦官两千多人。在外戚和官宦闹得鸡飞狗跳之时,董卓趁乱入京废了少帝,自己把控政权。在董卓当政后,朝政变得更是混乱不堪,他以杀人为戏、祸乱宫闱。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4)

董卓

政治上的失败,让那些镇压农民的豪强们慢慢膨胀起来并拥兵自重,而关东州郡的势力全都奉袁绍为盟主,联合讨伐董卓。正是这20多年的拉锯战中,开始了各割据的军阀不断火拼,天下大乱。

战争给胜利者们带来了财富,而留给百姓的无尽的痛苦,男人死在战场之上,儿童没有了父亲,老人没人赡养,原本安居乐业的人民只能背井离乡到处流浪。

诸葛亮生在这样动荡的时代,他从小就目睹战争带来的伤害,通过对社会现状的观察和体验,他有了许多的感悟,而这些感悟是他能成为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本钱”。

落魄大家族子弟,在逆境中自强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5)

诸葛亮是徐州琅琊郡阳都人,他也曾有显赫的家世:诸葛亮的远祖葛婴就在陈胜军中担任将军,但后来被陈胜杀害,后汉文帝追其功劳,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而“诸葛”的姓也是由此而来的。

但到了诸葛亮父亲诸葛圭时,他们的家世不在显赫,他最高仅做过一段时间的泰山郡郡丞,更为不幸的是,诸葛亮还在幼儿时他的母亲章氏就去世了,父亲也在他8岁时也去世。此刻的诸葛亮只能带着孤苦无依的姐弟5人,去投靠他的叔父诸葛玄。

然而此刻正逢黄巾起义,在山东的诸葛玄也被战争波及,他只能带着诸葛亮4姐弟跟着难民一起流浪。他们先去了豫章,再到荆州,后来叔父也因病去世了。此时的诸葛亮才17岁,为了继续活下去,他带着弟弟诸葛均到襄阳城西边20公里的隆中驻扎下来。

这时候他们两兄弟没有什么生活保障,也没有任何资产,为了能吃口饭,他们隆中这个穷乡僻壤之地,盖上三间草庐,开垦田地劳作,过着极为清苦的日子。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6)

作为没有财产、没有地位的外乡人,诸葛亮的身份显然是无法踏入仕途的。那个时代想要做官,必须要有出身、门第、等级等背景,即便他学富五车、天纵其才也毫无办法。可是身处逆境的诸葛亮并没有放弃任何希望,他明白想要在荆州站住脚,需要得到当地有影响力认为的支持。所以,在隆中时,诸葛亮很注意结交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除了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外,还能提高自己在本地的声望。

在慢慢扩大交友圈后,诸葛亮认识了庞德公之子庞山民、侄子庞统,宜城马良、马谡兄弟,博陵崔州平,颍州徐庶、石韬,汝南孟建等等这些青年名士。在于这些人交往的过程中,诸葛亮也逐渐展露出自己的才学,自比先秦时期的管中、乐毅两人的才能之和,不少人笑他年少轻狂,但他们也能理解和认同诸葛亮的为人和才华。

为了能够在这样的时代生存下去,也为了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诸葛亮也利用了自古以来就流行的“联姻”这个方法。

他的大姐嫁给了蒯家的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山民,自己取了荆州极有名望的黄承彦之“丑女”为妻,而黄承彦是蔡瑁的妹夫,所以诸葛亮要叫蔡瑁一生舅父。蔡瑁的妹妹是刘表的后妻,本人更是刘表执掌兵力的亲信大将,再加上诸葛亮的亲戚且好友的庞统的弟弟庞林取了习桢妹妹为妻,马家兄弟对诸葛亮也要“称兄”。就这样,诸葛亮无形中就跟襄阳的六大家族都有了点亲戚关系。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7)

黄承彦

庞德公是襄阳大家族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不但见多识广,身边更是经常聚集一些有才干之人,他们平日研究学问,探讨时局。诸葛亮对庞德公很是敬重,经常登门拜访,且每次都是“独拜床下”、“跪履益恭”,态度十分的谦虚和虔诚,对于诸葛亮的为人庞德公也很是欣赏,他经常指点诸葛亮,渐渐地发现诸葛亮是一个非常有才能和抱负之人。

庞德公认为诸葛亮日后必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因此他称诸葛亮为“卧龙”,而诸葛亮也欣然接受这个雅称。在荆州多年生活后,诸葛亮依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当地名士们的尊重,名声传的越来越远,也因此才有后来刘备等人的“三顾茅庐”,而诸葛亮也才有实现梦想的机会。

不断吸收知识,为以后的建功立业添薪加柴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8)

诸葛亮身处的时代,是经历过战国到秦汉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大爆发后的时代,在那个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技发明家等等,这些创立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各种学派。而西汉时期,更是在思想和文化上有着重要的突破,这些爆发式的知识给诸葛亮提供了学习的基础。

在隆中,他除了平日的田间劳作外,基本都是关门读书,偶尔外出访友也是研究知识。诸葛亮的学习方法与他人不同,许多人学习是增加知识后登上仕途,而他认为读书可以多方面的了解社会,所以他看的书范围比较广。

但作为一个凡人,不可能每本书都能认真读完,因此他在看书时只“独观其大略”,只看书中重点,领会精神实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于安邦治国方面的书籍,他不钻牛角尖,也不玩无实用的文字游戏。诸葛亮曾说过:“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是他精辟的读书见解,因此我们后看到的诸葛亮为什么能无所不知,就因为他学习了政治、军事、天文、机械、科技等书籍,也证明了他的读书方法是非常可行的。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9)

刘备

在书中了解社会,在与好友探讨中熟悉时局,我们看到的诸葛亮虽然只呆在隆中,但依旧可以了解天下大事。他对天下形势的研究和分析,对各路军阀的了解和认知,使得诸葛亮人虽然从未参与国家大事,但早已有了统一天下的大计。因此,当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的“隆中方略”呼之而出,刘备等人也对诸葛亮佩服不已。

贤臣择主而事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10)

刘备

刘备若不找诸葛亮,那么即便他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天纵其才,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或许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山野文人而已,所以看上去是刘备请了诸葛亮出山,但事实上也是诸葛亮对刘备的选择,也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

作为自比管仲、乐毅之人,当时没有投靠强大的曹操和孙权,而选择了还没有立锥之地、兵少将寡的刘备,诸葛亮也是深刻分析过得。

曹操作为一个雄才伟略之人,他的政治、军事手段不差任何人,当时的曹操已是人才济济,包括荀彧、郭嘉、荀攸、程昱、崔琰等人,这些人每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诸葛亮若投奔曹操,想要在群英荟萃中脱颖而出是非常难。而孙权虽说也是“人杰”,但他缺乏统一点下的野心和气魄,只求偏安一隅过逍遥日子。而另外的刘表、刘璋、韩遂、马超等人,诸葛亮是看不上眼的。

在综合分析了当时的势力后,唯一能让诸葛亮看上眼的只有刘备。刘备不但是中山靖王之后,还以“复兴汉室”的口号到处吸引人才,并且在四处征战的过程中,他是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这样的不气馁的性格,获得了诸葛亮的欣赏。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11)

更为重要的是,刘备懂得礼贤下士、收买人心,那时候虽然有了张飞、关羽、赵云等猛将,但他缺乏一个可以运筹帷幄的军师。本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想法,诸葛亮投靠刘备是最好的选择,刘备对他的信任,也能充分发挥出他的才华。

忠心、执着、鞠躬尽瘁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12)

诸葛亮在跟随刘备后,很快让刘备与孙权联盟,在赤壁之战中让曹操损失惨重,再夺取了荆州后,让没有根据地的刘备,有了统一天下的基础,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条件。之后,诸葛亮设计多的汉中和益州,“隆中方略”的目标此时已经实现了一半,而蜀汉政权正式既然了巅峰发展期,“复兴汉室”指日可待。

但光有忠心辅佐刘备并是不够的的,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荆州失手、夷陵惨败,虽然不全怪他,但也有其责任,两次的惨败让刘备政权伤了元气,原本两路钳击中原一统天下的计划成了泡影。形势的变化完全出乎诸葛亮的意料,这对他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

但即便“隆中方略”失败,诸葛亮从未放弃统一三国的梦想,他一直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辅佐着蜀汉政权,这是最让后人敬佩他的地方。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13)

孔明为刘备详解隆中对

刘备临终托付诸葛亮掌管蜀汉大权,但当时的蜀汉已经进入了政治上的孤立,为了挽救局面,诸葛亮采取三个国策:联合东吴抵抗曹魏,恢复吴蜀联盟;大力发展农业,使百姓休养生息;用计策平定南中叛变,稳定蜀国后方的威胁。

在稳定了后方的威胁以及恢复蜀国些许国力后,诸葛亮开始了五次北伐,继续统一天下的梦想。但此刻已经不比20多年“隆中方略”时的局势了,魏国经过两代人的经营根基稳固、无机可乘,“复兴汉室”的口号也不再吸引人。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满腹经纶的诸葛亮,此刻也无法改变天下局势,所以历经七八年的五次北伐,皆是无功而返。

其实诸葛亮也很明白“复兴汉室”到最后只是一个口号,他在《后出师表》中也写道“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观也”。但即便是如此,他对事业的执着也是竭尽自己毕生的努力,虽然没成功,最后心力交瘁地去世,但却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诸葛亮一生的总结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14)

孔明痛哭

诸葛亮虽然最后没有完成统一三国的梦想,但他对蜀国的治理完全体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手段。他革除刘璋父子腐朽的政治,实行赏罚分明;对于人才不问出路,给予信任和使用,做到任人唯贤;经济建设方面,努力发展水利、盐铁和粮食生产。

这样的措施和正常,促进了蜀汉的稳定,在诸葛亮的管理下,虽然蜀国当时是三国中最小的政权,但在经济方面却比汉末战乱时期有了显著的提升,而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否则诸葛亮不可能有一直支撑北伐的物质条件。

晋人袁翠曾这样评价诸葛亮:“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这么高)(15)

孔明病逝五丈原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从初出茅庐到协助刘备形成三国鼎立,再到建立蜀国政权刘备称帝,以及辅佐刘禅治理国家。他的一生一直是忠心不二的表率,一生都在体现他的智慧和才华,也正因如此,诸葛亮才成为了世人令人景仰和爱戴的历史杰出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