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温枪量额头每个地方不一样温度(额头温度任性)

额温枪量额头每个地方不一样温度(额头温度任性)(1)

市民在测额头温度(通讯员供图)

株洲日报记者 李军

“体温只有33度!?”几天前,天元区的肖女士发朋友圈称,乘坐公交车时被测出过低体温,难以置信。

肖女士的故事并非孤例。记者走访调查后发现,近来有些市民被测出额头温度过低,吓了一跳;也有人被测出体温偏高,过后再测,虚惊一场。

额温枪测得准吗?额头温度的“任性”,背后有何原因?

经历:额温枪测量有起伏,测量者也在改进方法

“我几乎每天都被量出33或34度的体温,”家住河西某小区的罗女士说,在进出小区时她被量出体温过低,“怀疑是表(额温枪)坏了。”

罗女士平时坚持健身,对身体素质挺自信,近期也未出现不适。发现体温偏高的居民,测量人员很警惕,对她这类体温过低的情况则“很淡定”,也允许她自由出入。“可33度的体温也不正常,如果是额温枪坏了,就应该及时更换。”她说。

3月4日,芦淞区的周先生坐车从炎陵回家。同行的朋友李先生提醒他,下车后等一会再进小区,因为之前,他有在空调车内坐车数小时,下车后被额温枪测出温度偏高的经历。

周先生听了朋友建议,几分钟后再去测体温,“37.2摄氏度。再高0.1摄氏度就可能回不了家了。”

3月5日,记者走访河西多个小区,也采访了公交车上的一些工作人员,得知使用额温枪监测到的体温忽高忽低的情况确实存在,他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误差。

天元区香草园小区物业人员刘女士介绍,她用额温枪测出过34摄氏度的过低体温,换成手腕再测,数值变成了36.3摄氏度。她提到,对开车进入小区的业主,车上开了空调也会影响测量数值,她也会选择测业主的手腕温度。

专家:额温枪测量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

对于额温枪监测数值的波动,市中心医院感染内科主任龙云铸说,不必过分担忧。龙云铸解释,额温枪又称红外线测温仪,通过吸收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辐射能量来测定体温。“优点是能有效避免接触,且测温速度较快,适合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筛查有发热症状的人。”

龙云铸也指出,额温枪测出的体温数值“受气温环境、测试部位、季节和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正常范围内可能产生轻度偏差。

比如,前段时期气温较低,市民额头被风一吹会受影响,测出来的体温难免产生偏差,这时手腕被衣服覆盖,皮肤温度相对稳定,测手腕比测额头要准确一些。测量的部位、个体胖瘦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体温测量。

龙云铸说,从测量的准确性来说,额温枪、耳温枪、水银体温计的测量效果呈递增关系。疫情期间,患者到发热门诊看病,如果额温枪测温等于或高于37摄氏度,需要使用耳温枪和水银体温计来复测。

链接:冷天如何使用额温枪

额温枪一般的正常使用环境是16摄氏度至35摄氏度的室内,在使用环境不理想的前提下,应酌情寻找合适的室内场所再次测量,或是使用多种测体温仪器相互校准。

在遇到测温环境不理想,又难以使用水银温度计等测量仪器校准的时候,可采取以下两种办法:

一是先以未发热人群测出参考温度,将其作为基准,一旦出现明显高于基准温度的,立即进行第二次测量。

二是注意额温枪距离人体的距离,一般距离人体5至10厘米之间,便可测出相对准确的温度。不要离太近,并不是越近就越准,在特殊时期,公用仪器离被测者过近也容易招致对方反感。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体温依旧过高也不必惊慌,可改用物理体温计精确测量并确定被测者是否真的存在体温异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