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核心素养(关于核心素养)

基本的核心素养(关于核心素养)(1)

小编说

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据了解,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什么是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关于“核心素养”,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基本的核心素养(关于核心素养)(2)

— 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

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国家人才发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华民族的未来。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呈现着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它是时代话语,不是赶时髦,不是玩花样,不是搞形式,我们应有使命感、责任感、敏感性。核心素养不是坐等国家研究的结果,而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进行校本化的研究和解读。这样,寻找到学生发展的具有根基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基本结构,而其实质是核心价值观,为学生发展竖起支柱。这是个过程,应该积极,但不必太急。

基本的核心素养(关于核心素养)(3)

—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

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

“核心素养”的概念从何而来?

2014年3月底,《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

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然而,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并非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

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新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所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教育中,指出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这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在21世纪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内容;

再比如,从2009年起,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为期5年的“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它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

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台湾地区启动了核心素养研究,确立了专题研究计划――《界定与选择核心素养:概念参考架构与理论基础研究》。

等等……

六大素养到底是哪些?

这张表让你一目了然——

基本的核心素养(关于核心素养)(4)

(表格来自《中国教育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尽管素质教育己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