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楚辞哪个版本好(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楚辞要籍丛刊成功收官)

中华书局楚辞哪个版本好(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楚辞要籍丛刊成功收官)(1)

上海古籍出版社《楚辞要籍丛刊》2015-2020

《楚辞要籍丛刊》由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黄灵庚教授主编,全二十册,2015年至2020年于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推出。《楚辞要籍丛刊》以2014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楚辞文献丛刊》为基础,选择了二十五种《楚辞》学研究典籍,均在《楚辞》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为《楚辞》研究者必读之作,予以校勘,整理出版。目前,丛书已全部出齐。应该说,八十册的《楚辞文献丛刊》体现出楚辞文献的广博,而二十册的《楚辞要籍丛刊》则彰显了楚辞文献的精要。

《楚辞要籍丛刊》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丛书也是2011-2020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其中绝大多数品种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

2020年11月3日,《楚辞要籍丛刊》出版发行座谈会于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举行。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教授、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辑刊》副主编薛勤等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和丛书主编黄灵庚教授,文学院执行院长李圣华教授,整理团队成员崔小敬、宋清秀、慈波、孙晓磊、李凤立及出版方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奚彤云等一起回顾、讨论了《丛刊》的策划、校勘、审读和出版过程。专家们对《楚辞要籍丛刊》高质量的选目、认真细致科学得当的校勘和美观舒适的装帧版式均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应该说,这套书为广大古典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可读性很强的《楚辞》原典版本。

中华书局楚辞哪个版本好(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楚辞要籍丛刊成功收官)(2)

《楚辞要籍丛刊》出版发行座谈会

楚辞要籍丛刊总目

《楚辞章句》 【汉】王逸

《楚辞集注》 【宋】朱熹

《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

《离骚草木疏 离骚草木疏辩证 离骚集传》

【宋】吴仁杰 【清】祝德麟 【宋】钱杲之

《楚辞集解》【明】汪瑗

《楚辞疏》【明】陆时雍

《离骚草木史》【明】周拱辰

《屈宋古音义》【明】陈第

《楚辞听直》【明】黄文焕

《楚辞灯》【清】林云铭

《楚辞通释》【清】王夫之

《楚辞天问笺》【清】丁晏

《山带阁注楚辞》【清】蒋骥

《屈原赋注》附初稿本 【清】戴震

《楚辞新注求确》【清】胡濬源

《屈辞精义》【清】陈本礼

《屈子楚辞章句》【清】刘梦鹏

《楚辞释》【清】王闿运

《离骚赋补注 屈赋微》附《初稿本屈赋晢微》【清】朱骏声【清】马其昶

《楚辞纂说 屈原赋说 楚辞玦》[日]西村时彦 [日]龟井昭阳

中华书局楚辞哪个版本好(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楚辞要籍丛刊成功收官)(3)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书影

中华书局楚辞哪个版本好(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楚辞要籍丛刊成功收官)(4)

西村时彦《楚辞纂说》钞本书影

#内容简介

《楚辞章句》

【汉】王逸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是现存《楚辞》文献的最早注本。本次校点以高第、黄省曾明正德十三年刻本为底本,以朱多煃明隆庆五年本、俞初万历十三年本、冯绍祖万历十四年刻本、朱燮元朱一龙万历二十九年刻本、日本庄允益校刻本等为参校本,酌情参校清代名家的手批资料,吸收其校勘成果。

《楚辞集注》

【宋】朱熹

宋朱熹之《楚辞集注》与王逸之《楚辞章句》,并称为楚辞学史上两座“里程碑”,影响所及,盖至今无足以替代之,皆为治楚辞之龟鉴。朱熹作《集注》,要在求其义理之正,而于文字音释训诂,一丝不苟,也极有价值。训诂取王、洪等诸家之说,择善而从,亦有补阙、发挥、别解。此番整理以嘉定四年本为底本,以端平二年本为参校本。

《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

《楚辞补注》是宋人洪兴祖为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作的补注。补注不仅对旧注多有驳正,而且广征博引,保存了汉及六朝隋唐和宋人的部分遗说。这次整理以汲古阁本(明末清初汲古阁毛表校刊本)为底本,以明翻刻宋本(简称"景宋本")、清吴郡陈枚宝翰楼复刊汲古阁楚辞笺注本(简称"宝翰本")、日本国宽延二年皇都书林刊刻汲古阁楚辞笺注本(简称"皇都本")、清道光二十六年惜阴轩丛书仿汲古阁本(简称"惜阴本")、清同治十一年金陵书局重刊汲古阁本(简称"同治本")为参校本。且酌情参校清谢章铤、谭献、王国维及日本西村时彦的手批资料,吸收其校勘成果。

《离骚草木疏 离骚草木疏辩证 离骚集传》

【宋】吴仁杰 【清】祝德麟 【宋】钱杲之

宋代吴仁杰《离骚草木疏》是一部专门考释《楚辞》中草木的著作,参阅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对其中的草木予以考辨发明。此次据南宋庆元六年刻本并参校其他诸本予以整理。清代祝德麟《离骚草木疏辨证》是在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基础上的考辨之作。此次据清乾隆四十四年祝氏悦亲楼刻本整理。宋代钱杲之《离骚集传》是对《离骚》的注释。承袭王逸《楚辞章句》,旁征博引《尔雅》、《山海经》《本草》、《淮南子》等典籍,在名物训诂方面反映出一定见解。这是三书的首次整理、点校。

《楚辞集解》

【明】汪瑗

《楚辞集解》是明代最有影响的楚辞著作之一,完整“补辑本”首次整理出版。汪瑗集解,其侄汪仲弘补辑。收屈原作品二十五篇,宋玉等其他诸家不收。包括《离骚》两卷,《天问注补》两卷,《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各一卷;另有《楚辞蒙引》两卷,《考异》一卷;前有归有光《楚辞集解序》、汪瑗《自序》、汪仲弘《楚辞集解补纪由》、《楚辞大序》、《楚辞小序》。《楚辞集解》表现出汪瑗独特的文学思想和批评方法,他重视文本阅读,主张以文本研究作品及作者;他不拘传统,提出新说。《楚辞集解》的解说带有鲜明的市民文化的思想倾向和开放的时代新风气,接受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表现出实学思潮的新特征。点校者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万历四十六年刊本为底本,以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四川省图书馆藏本为校本。

《楚辞疏》

【明】陆时雍

《楚辞疏》正文十九卷,《读楚辞语》《屈原传》《楚辞杂论》合共二十二卷,篇目次第独出新见,是明代主要楚辞学著作之一。其注疏,先列“旧诂”,后系“陆时雍曰”。《论楚辞语》论屈原及其作品,肯定屈子“忠爱”精神。比较楚辞中逐篇异同、屈宋异同,断语精辟,要言不烦,有其价值。此次校点,以明缉柳斋本为底本,文字漫漶者以他本补正,又据国家图书馆藏本补入唐世济《楚辞疏序》。参校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楚辞补注》、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嘉定六年章贡郡斋刻《楚辞集注》。

《离骚草木史》

【明】周拱辰

《离骚草木史》十卷,附录一卷,除重点注解《楚辞》中山川人物、草木禽鱼外,还贯穿了易代鼎革之悲,落拓遗民之思。全书先录原文,后附朱子集注,再系自注于后。考订博洽,见识独卓,对每首辞赋的主旨情志多有自己的观点认识。同时,也有一些刻意穿凿求新、附会不经之论。对于了解楚辞名物和明代学者对楚辞的一般观念认识颇有意义。点校者以桐乡圣雨堂原刻本为底本,以嘉庆本为参校本。

《屈宋古音义》

【明】陈第

《屈宋古音义》是古音韵学研究开山之作,作者以上古诸多韵文资料合于毛诗、屈宋辞赋,排比韵例,求其古音古读,以破“叶韵”之谬。又采取本证、旁证和推演法,寻求屈宋辞赋的古音本读。并对字词作了一定的训诂考订。整理者以嘉庆十年乙丑虞山张氏刊学津讨源本为底本,四库本、道光本等诸刻为参校本。

《楚辞听直》

【明】黄文焕

崇祯末年,黄文焕因受其师黄道周案牵连而入狱,于狱中读《楚辞》,深有同感,遂著《楚辞听直》。“听直”,本意为法官听取案情之曲直以断案,文焕移至解《楚辞》,也有为己鸣冤之意。本书对《楚辞》内的屈原作品作了重新甄别,分为八卷,二十五篇,并重新厘定了篇目次序。每篇分为若干段落,于每段之后设“品”与“笺”。品,重在揭示章法脉络;笺,则重在字句诠释,阐明章节大旨。后为《听直合论》,乃分《听忠》、《听学》、《听年》、《听次》等若干专题和《听离骚》、《听远游》、《听天问》等单篇进行阐述。全书分析细腻深入,既解说字词句意,又揭橥篇章、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系《楚辞》研究文献中较有特色的一部著作。本书八卷,据明崇祯十六年刻本整理,《听直合论》据清顺治十四年刻本整理。

《楚辞灯》

【清】林云铭

《楚辞灯》四卷,仅注屈赋,不及其他人的楚辞。在评述上,以作品内容与人格精神的统一为标准,高度肯定了屈原作品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林氏标举屈子为“千古奇忠”,反驳朱熹的误解,确立屈子忠贞不渝、忧国忧民的人格形象。林氏对作品的情感阐释及著作次序的考证,皆系于屈原生平事迹,评注中又包含了个人的时世之叹与主观感受。《楚辞灯》首开以时文评点法注疏楚辞的先河,在字词训诂上浅略通俗,易于阅读。自成书之后,影响广泛,远及东瀛,有十余个和刻本。是一部适合于了解清代楚辞学思潮与成就的专著。本次整理以康熙三十六年挹奎楼初刻本为底本。

《楚辞通释》

【清】王夫之

《楚辞通释》一书是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研究楚辞的专著。其内在思想和王夫之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也寄寓了他晚年的政治心声。训诂释义着眼于作者的思想动机,同时以修养内丹学说解释部分文本,反映了明末的思想潮流特色。在训诂上也有所创见,部分为后人吸取,成为楚辞解说主流理论之一。本书据清同治船山遗书本为底本点校。

《楚辞天问笺》

【清】丁晏

《天问》是楚辞中较难解的一篇,内容涉及太多上古神话及先秦史迹,迷离惝恍,后人难以索解。此《天问笺》是丁晏用力之作,在王逸章句基础上,对《天问》中的疑难进行了大量引证,并作笺释。在字义训诂上也力求明晰,不蔓生枝节。此次整理以广雅书局光绪年间刊本为底本,咸丰四年刻本为参校本。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

《山带阁注楚辞》以广博精研著称,是清代楚辞学主要成果之一,影响很大。在王夫之、林云铭等人基础上,对于屈子25篇的创作时地重作考释,且绘以五幅地图,训释也有新意。蒋骥注重知人论世,对屈原作品的解读注重整体性、思想性,训诂字词特别翔实有据。持论谨严,不囿成见,敢于创见,体现清代扎实的学风。书十卷,注六卷(含屈原赋二十五篇),余论二卷,说韵一卷。本次整理以雍正五年蒋氏山带阁原刻本为底本,点校者于淑娟首次考证出本书所谓康熙本是流传中的误记。

《屈原赋注》附初稿本

【清】戴震

本书为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对《楚辞》中屈原各篇注释的汇编及初稿本。此书素称为清代训诂名著,戴震早年力作之一。戴氏训诂楚辞,取前人解释之善而从,治学态度严谨扎实,多有创见。本书在刊刻之前已有稿本和抄本,版本情况较为复杂。本次点校,以精抄本为底本,以乾隆庚辰初刊本(简称乾隆本)为通校本,以广雅书局重刊本(简称广雅本)、建德周氏校刊本(简称周氏校本)为参校本。并附戴氏初稿。

《楚辞新注求确》

【清】胡濬源

《楚辞新注求确》是清代楚辞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实为王逊直叔侄《楚辞评注》十卷的批点本,作者胡濬源认为研究楚辞应求之于“史传”和“本辞”,论述处处从史料出发,十分重视《史记》,核定屈赋二十五篇之数。同时注意以内文互证法把握作品主旨脉络,时以统计关键词法拈出文眼和线索,多有深见明识。如胡濬源较早明确怀疑《远游》为屈原之作,认为《离骚》作年在屈子遭放之后,强调《九歌》是女巫媚神曲等。本书立论着眼于“求确”,即求文词之意旨,号召读《离骚》要“求之于本辞”,如辨析《离骚》中“美人”之性别,论“求女”是求贤。故而受到姜亮夫等学者的肯定与推崇。此次点校以清嘉庆二十五年务本堂刊本为底本。

《屈辞精义》

【清】陈本礼

《屈辞精义》为清人陈本礼数十年研读屈原《楚辞》的心血结晶,推求微言大义,自成一家之说。正文分六卷,其篇目编次以史记所述屈子作品先后为准,故与诸本多不同。篇首先列发明,提纲挈领;正文中附注字词训诂与典实,随文绎说文句大意,附注叶韵;各章之后有笺;文中适当节引前人批注,以相互发明。若别有新说,则另列正误纠正旧说之谬。偶有眉注,以串说大意为主。兹次整理,作者以裛露轩刻本为底本,而将各本眉注加以辑录汇总,以期得其全貌。

《屈子楚辞章句》

【清】刘梦鹏

《屈子楚辞章句》全书七卷,前缀乾隆五十四年谢序、乾隆二十五年刘梦鹏自序,及《屈子纪略》。该书据嘉庆五年藜青堂重刻本整理,为首次标点、校正之现代读本。其目录编次与诸家不同,自从问世以来就存在一定争议。《屈子纪略》对屈原生平及作品系年作了大致考订。在部分字句讹误妄断之外,作者独立思考,敢提新见,尤其对《天问》“该秉季德”一段之阐说,是历来最为合理的解说。

《楚辞释》

【清】王闿运

本书是晚清著名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对《楚辞》的独到见解和心得。由于今文学派的风习所染,王闿运借注释《楚辞》别创新说,将赋文与楚、秦、齐军事地理形势和楚国朝堂政治斗争联系起来,阐发微言大义,对屈原的政治生涯和楚国历史进程作了一番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论述。如认为屈原主张与秦修和以迎回怀王,屈原曾积极促成楚齐联姻,屈原曾密谋废黜顷襄王等。此次点校以光緖二十七年辛丑衡阳《湘绮楼全书》刊本为底本。

《离骚赋补注 屈赋微》附《初稿本屈赋晢微》

【清】朱骏声【清】马其昶

《离骚赋补注》,清朱骏声撰。本书注《离骚》有三方面的成果:1.校正赋文文字,指出俗本之讹,又根据音韵来纠正俗本韵脚的讹误。2.注音释字,解说词语之意。3.辨析句法,推寻文意。均有助于读者准确理解《离骚》原意。本书据清光绪八年临啸阁刻《朱氏群书》本整理。

《屈赋微》,清马其昶撰。马氏于屈赋用力尤勤,征引古注50余家,有汉王逸,宋洪兴祖、钱杲之、吴仁杰,明陈第,清毛奇龄、方绩、孙诒让、孙志祖等,择善而录,加以剪裁。凡觉前人注释不妥者,则以己意解之,于阅读、理解屈原赋颇有帮助。本书据清光绪三十二年集虚草堂本整理。后附《屈赋晢微》,系《屈赋微》之初稿本,与刻本略有差异,故一并整理收入。

《楚辞纂说 屈原赋说 楚辞玦》

[日]西村时彦 [日]龟井昭阳

本书为日本学者研究楚辞著作三种之合集。西村时彦撰《楚辞纂说》稿本四卷,辑录自司马迁《史记》以下有关屈原和楚辞相关的文献资料,内容广博,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其著《屈原赋说》则是自出机杼之新见新得,上卷研讨屈赋二十五篇,即文本分析,分名目、篇数、篇第、篇义、原赋、体制、乱辞、句法、韵例、辞采、风骚、道术十二篇。下卷研讨屈原生平及辞赋流传,存八篇。龟井昭阳《楚辞玦》二卷,其体式属考据札记,以楚辞句词为条目,对朱熹注、林云铭注、单行章句本,作辨析批驳,时出己见,内容也很丰富。这三种日本楚辞著作,体现出二十世纪初日本汉学界的学风和学识,堪称今日域外汉籍整理重要成果之一。

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编辑:徐相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