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知识全部(让你读懂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小知识全部(让你读懂二十四节气)(1)

|编者按|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

再过半个月,又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冬季网红——冬至,讲究滋味生活的成都人,又可以热气腾腾地“搭车”过个节日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它在讲述气象变化的同时,也在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更是在讲述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人们总是在时间的交替中生活,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着。

曾经,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经日月星空、江河湖海、山川草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都是我们生机勃勃的同伴。我们踏着自然的节律,劳动着,生活着,享受着,哪怕清贫,哪怕气候恶劣、环境危险。古老的中国便是根据太阳移动的脚步,命名了“二十四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纯朴的习俗、庄严的仪式,还有浪漫的传说。当农耕文明业已远去,节气对现代人诗意生活的启示,依然意味深长。不过,很多人了解的24节气的各种风俗和讲究,基本是以中原地区的风俗为标准的。四川地区又有什么不同的讲究呢?

让我们从一篇农谚里,通过四川民俗学家刘孝昌的解读,来了解老成都二十四节气的一些龙门阵。

【成都二十四节气农谚】

立春晴一日,农夫耕田不用力;

惊蛰闻雷米如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清明要明,谷雨要淋;立夏无雨,犁耙高挂起;

小满三天见麦黄;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不热,冬至不冷;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到头;处暑若逢天下雨,就是结果也难留;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霜降无霜,来年饥荒,霜降有霜,谷子满仓;

立冬起大雾,冬水点萝卜;小雪大雪,烧火不歇,小寒大寒,收拾过年

………………

读完这短短数行的成都二十四节气农谚,是不是感觉一幅鲜活的蜀国风情跃然纸上?

何为“二十四节气”?

按四川民俗学家刘孝昌的说法,简言之,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四立、二分、二至”体现的是季节(时令),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的是物候现象,而余下的节气则反映了气候变化。节气之中,人们还能够辨别气候的渐变次序。例如,从小暑、大暑到处暑,再到小寒、大寒,可以清楚地感知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节气中的“小满”“芒种”暗示着,“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正因为二十四节气科学地预测了气温、季节的变化,以及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规律,农民将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预判来年的收成。

因此,民间总结了许多节气谚语,比如“立夏小满正栽秧”“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些农时谚语至今仍广为流传。

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气承载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而在诗人笔下,节气也往往成为重要的创作题材。雨水时分,杜甫写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前后,杜牧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芒种时分,陆游写下“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在生产实践中,人们还逐渐总结出不同节气的养生之道。

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兴奋之余,细度“二十四节气”中相关的气候、风俗及文化,“二十四节气”最早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大都以我国北方地区为基准,与身处西南的成都民风民情有着不小的区别。从古到今,专属于成都人的“二十四节气”有什么独特的习俗活动,又有哪些有趣的传统庆贺方式?著名民俗学家刘孝昌向记者展开了一卷成都的“二十四节气”风物志。

立春要“打春”

“‘二十四节气’以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古代主要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因此有着浓郁的农耕文化特色。”刘孝昌从成都人的“立春”开始说起。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开篇,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尤为受到古代人们的重视。每年立春前一日,太守率僚属盛具仪仗、鼓乐喧天,抬着芒神、土牛到成都东郊春厂(现牛市口)迎春,“选择此地有‘东方日出’之寓意。一众人先到先农坛,致祭先农,主礼官在祭坛前手扶犁头,亲耕三圈,以示劝农。次日以五彩春鞭鞭打泥做的土牛,谓之‘打春’,表示春耕即将开始。打春是当时成都每年极为隆重的大典,四乡民众都会前往观看。”清代《锦城竹枝词》有“迎晖门内土牛过,旌旗飞扬笑语和。人似山来春似海,高妆女戏踏空过。”可见其盛况。

刘孝昌说,随后的“惊蛰”、“春分”都是成都人赶场、赶庙会的热闹时节,“这段时间成都平原阳光明媚,菜花飘香,人们趁此佳时轮流赶会,或采种备耕,或购置农具。有的地方还会以春分定会期,大家都到附近乡场赶会凑热闹。”与此同时,早在4000年前就有了春分立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来临。在古老的传说中,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为什么要在春分这一天竖鸡蛋呢?其中还有一些科学道理。据专家介绍,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

清明要“放水”

刘孝昌认为,春分之后,至清明、谷雨是栽秧时节,栽秧是最重要的农事活动。第一天栽秧称“开秧门”,要先敬秧苗土地。栽秧时,要请栽秧师下田开线,即栽秧师根据田形,从田中间开栽一排,其余人以此为规接排。第二天,农家要备办丰盛的酒食招待栽秧师,并请亲友、邻居来家吃“栽秧酒”。栽秧时节,对栽秧师盛情款待,一日三餐极其丰盛,三餐之外,中间加两餐称“幺台”,由主人家送到田间。即使是加餐也要备办丰盛,如主人家小气,送来的“幺台”不好,便有人唱起表示不满的山歌。庄稼种下后,若遇久旱不雨,就靠车水救苗,提水工具用龙骨水车或筒车,有脚车、手车两种。人力水车极为劳累,常轮流熬夜,不得休息。

“清明”是中国人极为重视的节气,除了祭祖先,对于成都人而言,清明另有一层深意,那就是“放水节”。都江堰的清明放水节是传统的民俗节日,清代称为“祀水”,民国年间称为“开水大典”。放水节缘于古蜀人对岷江水神的祭祀活动,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惠及川西,传统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绩的活动,一年一度,世代相传。唐宋年间,放水节的祭祀达到高潮,蜀民以羊祭祀,宋代“每岁用羊4万余头”。清代,由四川总督或省级官吏主持祭祀,主祭官及随从于清明前一天赶到当时的灌县,次日晨,主祭官先到伏龙观祭祀李冰,然后到二王庙致祭李冰及二郎神。祭祀完毕,到堰功祠瞻仰历代修堰先贤,最后到杨泗庙前江边祭棚主持防水仪式。

刘孝昌笑言,当时的仪式很有意思,俗称“打水脑壳”。主祭官一声号令,鸣放三声礼炮,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剽悍的堰工立即跳上内江拦河杩槎,齐声吼起“杩槎号子”,挥动利斧砍断绑杩槎的竹索。岸上的堰工拉紧纤绳,拉垮其中几架杩槎,拦河杩槎顿时解体,滔滔江水从决口处涌入干涸的内江。两岸群众面对汹涌的江水,欢欣鼓舞,年轻人沿江疾跑,不断用石子向流水最前端打去,这就是“打水脑壳”。更有好事者于堰头放下鸭子,下游两岸的年轻人便勇敢地跳下水去,争抢“水鸭头”。老人们则跪在江边,舀起“头水”敬神,祈求五谷丰登。防水后,主祭官要立刻启程,相传必须赶在水头前返回成都,一路上不能停歇,主祭官跑得快,水就来得多,若落在水头后,当年春耕会水不够用。

立秋要“尝新”

年过七旬的刘孝昌是个“老成都”,他说,“立秋”是成都人一年之中农事最繁忙的日子。成都平原普遍种水稻,其时秋季多雨,谷子一黄就要抢收抢打。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打谷子仍多用拌桶,由两个男子各站一边,把连秆稻穗在拌桶上面摔打,将谷粒打尽,又换一捆,打完一处移动一个地方。打谷子是重活累活,农民赤身赤脚,只穿一条短裤。一般农家因劳动力不够要请帮工,并办好伙食招待,烟、酒、菜一定要丰盛。上世纪70年代后,逐渐使用脱粒打谷机,笨重的拌桶淘汰。分田到户后,大多为亲友邻居互相帮工,也有请人相帮的,每天都须准备丰盛的有酒、有肉的伙食相待。立秋之后,早稻收获后,加工成的新米煮第一顿新米饭为“尝新”,开饭前,旧俗要先盛米饭敬献祖宗、谷神和土地。

成都除了水稻,栽桑养蚕也具有悠久历史,家家栽桑,户户养蚕,旧志称“民重蚕食”。栽桑养蚕,加工蚕丝是古代成都家庭重要的经济收入,谚语说:“门前百棵桑,家务当小康”、“勤喂猪、懒养蚕,48天见现钱”、“养蚕又栽桑,用钱不发慌”,都能看出农家对此的重视。旧时在农历三月二十七日,成都西门外还要设“蚕市”,交易农产品。上世纪30年代以前,簇桥是成都地区著名的蚕丝集散地,簇桥一带养蚕一年可二至三熟,并形成专业加工经营户,清末民初,簇桥专业从事丝业经营的约300家,从业工匠五六千人,每年到此经营丝业的丝商络绎不绝,一直到后来受到洋货抵制,簇桥丝业逐渐衰落。成都人过去还喜欢把桑叶当茶叶来泡着喝,一年四季,预防感冒很有疗效。

虽然今天看来,二十四节气的传说与风俗,已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濒临消失,然而它们身上所体现的农耕社会的诗意与美,它们当中所包含的我们民族文化的记忆,是不应当消失的。

二十四节气小知识全部(让你读懂二十四节气)(2)

成都人“借题发挥”,把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弄成“羊肉节”。 郭劲松 画

冬至吃羊肉

成都人好这一口

再过半个月,就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冬季网红——冬至,而成都人爱冬至的最大原因也必须是——吃羊肉。刘孝昌说,其实冬至在成都的历史传统里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而冬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冬至进补”,即冬至这一天要吃羊肉,民间习惯吃萝卜炖羊肉汤,认为这样冬天就不会畏冷,农村多在这一天杀猪腌肉,叫做“杀过年猪”。吃汤圆也是成都部分地方盛行的冬至传统习俗,“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古人诗中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北方冬至吃饺子,成都冬至吃抄手。早在南宋时,成都人就在冬至日吃抄手,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来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抄手夏至面”之说。

重点说说成都人冬至那一天最爱的羊肉汤。冬至前后,羊肉汤铺子就会拉开门面,那时候的羊肉汤可不像现在水涨船高的价格,几分几角就能来上一碗,是中下层收入人群的首选。羊肉汤铺子门面摆设大都相似,单间铺面,摆设简陋,进门左边就是一个大锅加大灶,雪白的肉汤在锅里翻滚,从早到晚,火不熄,汤不断。里面的桌椅板凳更是简单,一张桌子,四根长凳,可桌子异常干净。原来是羊肉油多,冬天易凝固在桌面,必须随时用热水擦得铮亮。桌面上就一两个小土碗,一个盛盐巴,一个盛点儿香菜。有意思的是,每一家羊肉汤铺子门口都会立着一个木架子,架子上用铁钩挂着一只开了膛的整羊,羊脚必须亮出来,羊的骨架越大越显得货真价实。客人来了,炉灶旁边的老板舀上一碗热乎的肉汤端到桌面前,只撒点粗盐和香菜,就已经香得不行。羊肉汤铺子里的菜品也极简单,除了汤,最多还有个拌肉、拌杂,冬日寒夜,配点酒小酌一番。

在刘孝昌看来,煮羊肉汤也有讲究,要辟除羊肉的骚味。有的人被门口架子上的羊肉吸引,会买一点儿回家自己煮,但大多成都人怕麻烦,还是选择在铺子里喝。试想一下,一大锅羊肉汤从早到晚滚煮着,街头开店,街尾都能闻到香味,于是出现了一种食客称为“吊堂”。这类食客大都有些身份地位,专门选在店内客人稀少的时候悄悄来吃,穿着长衫马褂,拉低帽檐进店坐下,呼噜呼噜吃完立刻转身就走,真是冬至这一锅羊肉汤,任何人都抵挡不住它的魅力啊。

现在提起羊肉,首先想起的必定是简阳,其实成都最早名声在外的是牧马山的麻羊。这些麻羊肉质相当不错,皮薄、肉细、无骚味,更值得一提的是麻羊的皮,制成的皮革特别柔软细滑,民国时期出口到国外,相当受欢迎。

华西都市报记者 伍翩翩

二十四节气小知识全部(让你读懂二十四节气)(3)

当农耕文明业已远去,节气对现代人诗意生活的启示,依然意味深长。

“节气”新玩法 请你来支招

“二十四节气”前不久申遗成功,消息一出,引爆各大社交媒体。有网友留言:“老祖宗的智慧,不服不行”。也有网友表示:“二十四节气,能记得起来的也只有那么三四个而已。”尤其在80、90后的青年群体中,不说能背全24个节气,就是简单说上四五个也是难事,有些人甚至不知二十四节气为何物。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还记得小时候背诵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看似简单的二十四个日子,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用它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吃什么,穿什么,甚至玩什么都和“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尽管时代变迁,现代社会无论气候、环境、生活习惯、民风民情都较过去有了巨大改变,可当你顺着我们讲述的老成都节气记忆,你会发现,很多有趣有意义的风俗只要与时俱进稍加包装和改良,依然能让现代人愉快玩耍,提高生活品质。

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关于老成都的节气风俗的话题,只是抛砖引玉。有人说,二十四节气,可能在北方广袤的乡村大地用得更多,在我们天府之国尤其是在成都地区较少,也相对陌生;但天生爱玩、会玩的成都人从来善于“借题发挥”,绝不会冷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么重要的传统文化农事习俗。于是,近年来我们发现,在二十四节气的许多时节,成都人都独辟蹊径地创造了自己的新玩法、新尝试,比如,立春吃春卷、春分竖蛋,立夏称体重,立秋吃茄子,芒种喝酸梅汤,处暑将脚泡在水里打麻将,冬至开着车儿到处寻羊肉吃……应有尽有,花样百出。

这里,围绕“二十四节气新玩法”,我们诚恳地请读者朋友也来参与这个话题:你和家人或身边的小伙伴还有什么新鲜耍法,请拨打本报热线028-96111,或发送邮件至332120008@qq·com,与大家分享。 伍翩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