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观景长廊(深圳最美塞纳河)
日前,大沙河生态长廊开启试运行。这项北连大学城,南接深圳湾的深圳市重点民生工程,成为深圳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生态大礼”。
生态长廊从建设伊始就被赋予了多重亮眼的标签——深圳最美景观河、深圳版“塞纳河”、深圳最大的滨水慢行系统、贯通南北的“城市项链”等等,一直备受深圳市民的关注。除此之外,大沙河的变化,也是深圳多年来治水成效的一个缩影与见证。
深圳最大的滨水慢行系统
有哪些亮点?
位于深圳湾流域的大沙河生态长廊,全长13.7公里,总面积约95万平方米,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蜿蜒注入深圳湾。生态长廊同时联通了羊台山、塘朗山森林生态系统与深圳湾海湾生态系统,上游、中游、下游分别按学院之道、城市森林、活力水岸三大主题进行建设。
每个主题对应的不同片区,沿途景点与设施也各有特色。在上游的大学城片区,建设了水上湿地花园、阅读花园、河畔剧场、嬉游草坪、研理平台等特色景观节点,咖啡馆、花圃闪耀河畔,融河道景观与校园风景为一体,为附近的师生和居民提供了具有人文情怀的思考空间。
不仅如此,便民利民服务设施方面,也为市民提供了文娱休闲、亲近自然的空间。游客服务中心、茶室、书吧等配套建筑在园区合理布局,沿途还设置了亲水平台、河边栈道等亲水空间,提供直饮水、遮阴廊架、休闲座椅、WIFI、广播系统以及显示天气信息的智能电子标识牌等。
中游周边多为居民区,分布有大冲公园、大沙河公园、塘朗山、九祥岭湿地公园、西丽水库等重要生态型绿地节点。设计将河道与周边绿地串联,设置了森林舞台、山地森林、水岸森林、湿地森林等特色景点,凸显城市森林特色。
在景观上,沿河栽植了紫花风铃木、蓝花楹等特色开花乔木,形成了成片的紫花风铃带、蓝花楹带。同时,大沙河生态长廊注重保护河中沙洲、水草等原生态景观,为鸟类提供了栖息之地。
在2018年9月,大沙河生态长廊下游区域的2公里示范段建成开放,下游的活力水岸段从深南大道至入海口,河面宽阔流畅,成为了水上赛艇、龙舟赛事等水上活动区。
值得注意的是,大沙河生态长廊也是深圳市“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大沙河创新走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大沙河生态长廊的建设,实现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居民社区生态环境意义上的“三区融合”。
不仅在深圳自然生态网络格局中具有重要意义,也通过这一生态长廊,串出一条链状的深圳湾CBD,吸引更多创新基地的建设和人才的聚集,将科技产业动能辐射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
500亿治水打造“深圳样本”
让每一条河流都成为深圳名片
秋日的大沙河畔碧波荡漾,河畔鲜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因水质黑臭而备受诟病。大沙河的变化,也正是深圳多年来治水成效的一个缩影和见证。
如今,大沙河生态长廊已变成靓丽的城市生态名片,深圳也到了水污染治理决战年,“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再一次展现。
在前3年投入700亿元治水的基础上,深圳今年计划完成水污染治理投资达500亿元,这也是深圳历年治水的投资之最。
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资约300亿元,共投入人员约48400人,一线施工人员达37000人,不仅各项工程建设正高速推进,水污染治理也朝着纵深开展。
黑臭水体整治加快收尾。全市159个黑臭水体中,2018年已基本消除黑臭146个;其余13个中,10个主体工程已完工、3个正在整治。计划整治的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中,已完成整治884个。
污水管网加速建设,正本清源持续开展。在前3年建成污水管网5897公里和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8953个的基础上,今年新建污水管网302公里、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3332个以上。
从成效来看,深圳在国务院大督查通报中被列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5个城市之一,在今年5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中,深圳改善幅度居全国第七、全省第一。
据了解,深圳将在年底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目标基础上,到2025年,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市域分流制排水体制,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主要河流水质达Ⅳ类水。
今年8月18日发布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指出,支持深圳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
如今,大沙河、茅洲河等一大批河流水域与市民生活、城市有机融合,成为市民休闲新去处,城市生态新地标。未来在持续推进治水一号工程的背景下,每一条河流都将成为深圳名片,每一处河畔也将有望打造为岸绿、景美的生态文化长廊。
内容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深圳发布
作者:李天南 苏礼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