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延滨最著名的几首诗(叶延滨演讲诠释)

叶延滨最著名的几首诗(叶延滨演讲诠释)(1)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王婧尧 摄影 杨涛 乐至现场报道

中国是一个有深厚农耕文化传统的国度。田园与诗歌有着浓厚的联系,寄托着古往今来文人的梦想。在“乐在蜀中 至善至美”——2018乐至端午咏荷诗会暨第二届乐至田园诗会上,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作了一场《中国人的“耕读传家”所表达的诗意栖居追求》的演讲,分享了他对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特质的分析和体悟。

来到乐至的叶延滨,首先想到两个人,陈毅、屈原。对于乐至正在打造“中国田园诗歌之乡”,叶延滨很赞许, “很好地切中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古至今,中国人乃至东方人,确实跟西方人,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有很多不一样的生活态度。我去过很多国家。比如去以色列,去耶路撒冷。那里的很多人,拿着《圣经》这部经典,以此作为处理人神关系的准则。而中国人的经典是《诗经 》《论语》。孔子处理的主要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些采诗官,从民间采来诗歌,也采来生活的温度、热度。”

由此叶延滨谈到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有的一个理想生活,与海德格尔的“诗意的栖居”非常契合的耕读传家的田园生活,“耕读传家的第一个字 “耕”是劳动, 是人与自然发生直接联系,不断交流,不断呼应,表达我们中国人和自然的关系,和环境的关系,是和谐的。”这种劳作所带来的人与自然互动的关系,不仅仅是“我们一代代从大地获得营养。还由此不断开出拓内心的精神世界。人与动物不一样,正在于人在劳作的同时,还在开拓一个新的世界,那就是内心的世界。 我们的先辈对内心世界的开拓,早就了一个词:文化。文化是一代代相传的,文化也是我们内心的表达。”在耕读传家中,叶延滨认为,诗歌是文化的根源,是文化流传的河流,“一代一代人从小被母亲教导,认识世界要从背诵诗歌开始。因为诗歌语言涵盖了中国人的智慧传承和情感流淌,也就是说,我们的先辈不仅在大自然中劳作,还用精神世界营造一个田园,用诗歌耕种心田。”

由此叶延滨也将我们的理想生活,分为几个层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饱读诗书。我们的心胸其实是很大的,世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一个不读书的人,心中装着的只是眼前的东西。除了眼前的事物,读书让你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胸中跟外部世界,也是丰富的。中华诗词的诵读和朗诵,我们发现很多年轻人,貌不惊人,当他们把诗词背诵出来,你会发现他们充满魅力。我上大学的时候,还没有电脑。当时老师有很多都是做知识卡片。很多老师有很多知识卡片。看到老师的那么多的知识卡片,非常钦佩。以前的古人学富五车,表示博学爱读书。但是,在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个硬盘就把亿万知识卡片全装上了,一个电脑上有一个搜索引擎,就全有了。所以,现在不仅仅读书,还要修炼内心,提升境界。饱读诗书之后,还要学会琴棋书画,这其中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学会诗意表达,过一种诗意的生活。你先现在的小女生爱用手机自拍,自拍得美美的,让她内心充满自信。而学会诗意表达的好处在于,是把内心的功夫表达出来,让人看到你的美好,聪慧。这就来到第三个境界:创作人。说出别人没有说出的话,写诗写别人没有写过的意境,讲述别人没有讲过的故事,创作了一个别人没有创作过的形象,都让一个人进入更深邃和久远的境界。创作让你, 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还属于你的民族,你的国家,属于全人类。”在现场,叶延滨也提到诗人张新泉的诗作名句“桃花才骨朵 ,人心已乱开”,“这句诗,在诗坛广为传播,深得认可。 一百年后,我们的诗人已不在,但这首诗将永久流传。”

在演讲最后,叶延滨也再次总结了“耕读传家”的深厚含义,“耕,让我们的青山永绿,绿水长流。读,让文化传承,让子子孙孙永远以优秀文化哺育的聪慧民族而存在。让耕读传家,让祖先留下的美好理想追求的理解,切实化成我们美好的现实生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