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检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家谈)

双重预防机制检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家谈)(1)

今天话题

双重预防机制检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家谈)(2)

双重预防机制检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家谈)(3)

职工朋友们,听说过“黑天鹅”与“灰犀牛”吗?今天,我们说的不是两种动物,而是两个具有特定内容的名词。

今年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讲话中提到:“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这番比喻和描述,让这两个名词走进大众视线,在火起来的同时,也引起各行业、各领域的热议和引申。

双重预防机制检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家谈)(4)

那么,何为“黑天鹅”事件?什么又叫“灰犀牛”事件?

“黑天鹅”事件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这种认识根深蒂固。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着一切。所以,“黑天鹅”事件就是指那些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人们的认知。

“灰犀牛”事件

“灰犀牛”指能够预测的、让人习以为常、但有大概率发生的危机风险。就像一只远处跑来的犀牛,开始你觉得笨重缓慢,跟自己关系不大,一旦贴近时却难以躲避,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灰犀牛”事件的发生是一个过程,在初期便可察觉,但往往被人视而不见。

双重预防机制检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家谈)(5)

简单来讲,“黑天鹅”事件突如其来,小概率而影响大;“灰犀牛”事件则是指大概率的潜在危机,存在于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那么,这两种情况,与我们铁路运输行业有着什么关系?又有着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呢?

双重预防机制检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家谈)(6)

就拿铁路运输来说,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意外事故。比如天气恶劣致使接触网坍塌、严重水害造成设备故障甚至行车中断、机动车辆侵入线路发生碰撞等,这些事故的特点是非正常、不可预测,可一旦发生就会给铁路运输秩序带来较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冷门”事故,就是我们安全生产领域中的“黑天鹅”事件。

双重预防机制检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家谈)(7)

与之相对应的是可控可预测的“灰犀牛”事件带来的风险。比如安全意识薄弱、惯性违标作业、落实工艺标准不严格、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四该四不”执行不力、“三清点一确认”制度走过场等惯性违章。这些问题看似都是些小事,都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老生常谈”的内容,但只要我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潜伏在我们周围、眼皮子底下的安全风险就会冒出头,像迎面而来的“犀牛”一般,撞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甚至酿成大祸。

既然“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离我们如此之近,甚至贯穿铁路安全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那么,日常工作中我们该怎样应对、如何防范呢?

双重预防机制检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家谈)(8)

客观的讲,铁路运输中的“黑天鹅”或是“灰犀牛”事件,都属于安全风险隐患的一种具体表现。既然是风险隐患,是可以被规避和预防的。近期,集团公司出台126号文件,大力推行双重预防机制“一线两库两表两书”管理,就是从源头上预防“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事件发生的有效抓手和重要举措。

双重预防机制检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家谈)(9)

预防风险隐患,首在发现风险隐患。安全工作中,最大的风险是看不到风险,而建好“两库”就是发现安全风险隐患的“妙药良方”。安全风险库、安全隐患库的建立和管理,能够有效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和环境的危险状态纸面化、直观化、系统化,并通过科学分级分类、日常研判分析、全面排查梳理,明确各种各类风险隐患的危害程度、管控进度、治理结果,从而前移关口、卡控源头、做好防范。

双重预防机制检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家谈)(10)

发现风险隐患,是为了更好地消除风险隐患。“两表两书”中的“一岗一月一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价表,以及岗位履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明确了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做到哪种程度、做不好会有什么后果,为我们消除风险隐患提供了制度保证;研判安全风险、制订管控措施、纳入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标准、实施评价考核的“五点一线”流程,为安全风险管控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使得各种风险隐患在周期性的循环中得以控制,消弭于无形。这两者的结合,有力有效促进了职工按标干、干部按标管、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双重预防机制无疑是推动问题解决,防范“黑天鹅”和管控“灰犀牛”事件发生的先手和高招。

双重预防机制检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家谈)(11)

现实工作中,安全风险无处不在,需要我们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科学预见安全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思想松一松,事故攻一攻,确保安全生产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能在工作中时刻树牢忧患意识、风险思维,不能凡事多看一眼、多想一层、多问一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做细做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工作,那么预防“黑天鹅”、杜绝“灰犀牛”事件就是一句空话。

总而言之,任何风险、任何危机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看不听、不理不做,当我们能够常观大势、常思大局,正视风险,提高警惕,充分运用双重预防机制,通过“一线两库两表两书”等手段来发现问题、化解危机,安全生产中的“黑天鹅”和“灰犀牛”终会离我们远去,安全高效和谐美丽的郑州局也会加快向我们走来。

【作者】郑轩(刘然 苏睿执笔)

【图片】焦作车务段

【编辑】刘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