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和天梯 不周山与太空电梯太过相似

《流浪地球2》中,“太空电梯”的概念设计吸引无数人的眼球,从地球表面能够直接通往宇宙,坐“电梯”去太空,这一异想天开的设想,早就在现实中进行研究。

“太空电梯”设计

俄罗斯、美国、日本都在全力进行“太空电梯”的研发,它的运行逻辑就是在地球与同步地球运动的地外空间站之间建立通道,人类能够实现从地球发射运输仓,到运输轨道另一侧的太空舱。日本将“太空电梯”形象地命名为“天空之树”,人类顺着“树”的方向,进入太空,实现太空旅行。

不周山和天梯 不周山与太空电梯太过相似(1)

太空电梯的设计

然而,像“天空之树”这样,贯通天(天空、太空、天神居住地)与地(地球、土地,人类居住地)的天梯,《山海经》中早有记载,不周山最为相似“太空电梯”?其实三座“通天梯”都相当酷!

通天中轴:昆仑山

《山海经》:“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

不周山和天梯 不周山与太空电梯太过相似(2)

仙境昆仑虚

昆仑山,又叫“昆仑墟”,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山顶有一棵像大树似的稻谷,高达五寻,粗细需五人合抱。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眼井,每眼井都有用玉石制成的围栏。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道门,也就是通天之门,每道门都有开明兽守着……

《楚辞•离骚》王逸注引《淮南子》云:“昆仑县圃,维绝,乃通天。”

不周山和天梯 不周山与太空电梯太过相似(3)

通天中轴昆仑山

《神异经•中荒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这都说明了昆仑下处地心,上对天极,为天地的中轴,为通天之中心天柱。

天柱倾覆:不周山

在远古的世界里,不周山高耸入云,非常神秘。地球上的普通人哪里会知道云端之上,不周山的尽头到底通向何处?

也就有了通天柱之称。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

不周山和天梯 不周山与太空电梯太过相似(4)

大荒之隅不周山

不周负子就是不周山,因山形有缺得名。相传不周山之所以山形有缺,是因为上古时期水神共工在与颛顼(zhuān,xū)争夺帝位时失败了,便怒触不周山,导致天柱断裂。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不周山和天梯 不周山与太空电梯太过相似(5)

共工怒撞不周山

不周山被共工拦腰折断后,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东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道路上的流水尘埃都在这里汇集,引起天崩地裂,生灵涂炭。

天柱折、地维绝,继而引发了一场滔天的大洪水,直到女娲行补天之举,才慢慢将这场灾难平息下来。

通天神树:建木

《山海经•海内经》:“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

不周山和天梯 不周山与太空电梯太过相似(6)

通天神树建木

建木,高达百仞,不长树枝,在顶端有九根弯曲的树枝,在下面有九条盘错的树根,据说它拔地而起直上九霄,树上长满了层层叠叠的果实和树叶。当年太昊就是凭借建木登上了天,这种树是由黄帝亲自种植的。

而在《淮南子·坠地训》中记载: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伏羲、黄帝等众帝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天地。

不周山和天梯 不周山与太空电梯太过相似(7)

我们期待“太空电梯”早日实现,能够探索更遥远的外太空,不过更自豪上古人类的天马行空。

你更喜欢乘坐“太空电梯”还是《山海经》里的“通天梯”呢?哪个更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