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1)

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美国版海报

自《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1983)这部电影上映以来,那段亲吻场景几乎成了神话,因此也是整部电影最重要的场景之一。

这部根据英国人劳伦斯·凡·德·普司特Laurens Van der Post(1906-1996)亲身经历创作的小说《种子与播种者The Seed and the Sower》改变的电影,经常被单纯地划分为“同志电影”。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2)

大卫·鲍伊和坂本龙一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事实上,《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是一部深入挖掘战争本质的电影,精确剖析了在战争压力下人们扭曲的精神状态,充满张扬而愤懑的暴力色彩。

影片中除了勾勒出男人之间这种隐秘的同性之爱外,也刻画了男人之间的另一种情感,那便是男人之间的友谊。

例如劳伦斯(汤姆·康蒂Tom Conti饰)和大原上士(北野武 饰)之间的友谊,以及劳伦斯和杰克·沙林斯(大卫·鲍伊David Bowie饰)之间的友谊。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3)

汤姆·康蒂和北野武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但由于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战争年代,无论是同性之爱还是友谊,都交织着巨大的冲突。

电影中男人与男人之间的生死爱恨纠缠、英雄惺惺相惜、可以以生命作为代价和交换的特殊情感,往往比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更具有威慑和震撼力。

这部纯男人的电影也不例外。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4)

左起杰克·汤普森Jack Thompson、汤姆·康蒂、大卫·鲍伊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虽然《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是一部纯男性的电影,战场上演绎他们的爱恨情仇,与其说它是一部战争电影,还不如说是一部人性的电影。

而那一吻则是对人性的一剂验证处方,在触碰到僵硬的脸的同时,让观众看到了混沌初开万物生灵。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5)

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剧照,大卫·鲍伊和坂本龙一

【关于电影】

首先解释下片名《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一部战争片里出现这样一个标题很是疑问:劳伦斯和向他打招呼的人分别是谁,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劳伦斯是日军战俘收容所的英军俘虏,向他致以节日问候的却是关押他的日军原上士。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6)

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日本录影带版封面

这句问候第一次出现是在圣诞夜,大原上士因同性之谊释放了劳伦斯和杰克,作为圣诞礼物,对他们送出这样一句深情的告别。

第二次听到这句话也是在监狱里,然而同样的对白同样的人,却已物是人非。

此时战争结束了,俘虏与被俘虏身份发生互换,被关押的是原上士,劳伦斯则成了探望者。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7)

1982年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记者发布会上,左起:坂本龙一、大岛渚、北野武

故事围绕1942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日军战俘营里,以劳伦斯和杰克·沙林斯为代表的英军俘虏,以世野井大尉(坂本龙一 饰)和原上士为代表的日军之间的纠葛展开。

作为该片导演的大岛渚(1932-2013)站在人性立场,批判了战争、军国主义和可笑的民族主义。人性在战俘营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破了敌我双方的对峙,洋溢着对自由、博爱的无尽感怀与讴歌。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8)

电影《桂河大桥》(1957)剧照,亚历克·吉尼斯Alec Guinness(右)和早川雪洲

现在来看,对《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影响最大的是大卫·里恩David Lean(1908-1991)1956年拍摄的《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1957)。

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东西方民族跨文化交互的主题都聚焦于一个全是男性的社群。

然而,大岛渚的电影将通常的视角颠倒了过来:不再是西方凝视着东方,而是东方凝视着西方。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9)

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剧照,左起:北野武、汤姆·康蒂、杰克·汤普森

可以说,《桂河大桥》展现的是西方的优越性,而《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则展现了对西方的欲望。

值得指出的是,影片在此生动记录了二个人的第一次表演,分别是饰演大原上士的北野武、饰演陆军大尉世野井兼担任作曲的坂本龙一。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10)

北野武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而饰演英国军官杰克的英国著名摇滚歌星“变色龙”大卫·鲍伊David Bowie(1947-2016)在这之前,就已经参演过《天外来客/天降财神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1976)和《舞男Schöner Gigolo, armer Gigolo》(1978)。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11)

电影《舞男》(1978)剧照,大卫·鲍伊

【关于剧本】

作为大岛渚的首部英语片,这次大岛渚又向另一个禁忌挑战——战俘营里的同性恋,这个敏感的题材引发了强烈的争议。

当时绝大部分日本人认为《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中描写的完全是外国人眼中的日本人,歪曲和丑化了日本人。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12)

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外景地,导演大岛渚(左)和汤姆·康蒂

该片的编剧保罗·梅尔斯贝格Paul Mayersberg后来在回忆创作剧本是说,剧本是他和大岛渚共同完成的,两人相互揣摩不同文化领域的人的思考方式来写。

保罗·梅尔斯贝格对剧本最大的贡献在于电影结构,原始剧本由大岛渚所写,大概有190页,很难读懂,里面有太多极端的暴力,故事也有点晦涩。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13)

2013年《电影旬报》3月下封面,大岛渚

在大岛渚的剧本中加入了导演对日本人精神世界的理解,从而让《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成为一部包容多种立场的“国际主义”影片。

不过保罗·梅尔斯贝格不仅加入了西方式的思维,还更改了影片的叙述方式。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14)

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外景地,左起:大岛渚、大卫·鲍伊、坂本龙一

同时大岛渚所写的剧本采用回忆式,始于东京外的雪景,劳伦斯去给世野井吊孝,保罗·梅尔斯贝格说服大岛渚用正叙的方式,这样才能让观众在乎究竟谁生谁死。

另外突出对世野井和大原上士为典型的日本军人精神,加以剖析和批判,并加入一些同性情节加强矛盾纠葛和心理表现。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15)

大卫·鲍伊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然而这一改动招致剧组成员的不满,他们认为保罗·梅尔斯贝格影响了大岛渚的创作,是对导演的大不敬,从侧面反映出大岛渚的电影巨匠地位。

大岛渚还力图通过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表现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他认为,日本民族对于外来文化历来都处于既崇拜又排斥的矛盾立场。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16)

坂本龙一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这种立场在影片中具体体现在战争中势不两立的双方产生同性恋这一问题上,如杰克的潇洒风度使世野井着迷、凶残的大原上士对劳伦斯也表示好意等。

大岛渚后来在谈到为什么拍这部电影时认为,日本电影史上的一些战争片,往往只让战争的一方登场,而见不到敌对一方的影子,这种描写手法苍白无力,无法深入揭露战争的残酷与非人道性。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17)

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外景地,制片人杰瑞米·托马斯(左)和导演大岛渚

战俘收容所是一种特殊的战场,在那里,战争双方不但能同时登场,而且处于不平等地位,战争中最惨无人道的一面,都可能在那里暴露无遗。

【关于选角】

事实上《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是部英、日合拍片,由著名制片人杰瑞米·托马斯Jeremy Thomas出品——他曾制作过《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1987)、《白银帝国》(2009)等片。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18)

图:1988年在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电影《末代皇帝》(1987)剧组大获全胜,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左五)和制片人杰瑞米·托马斯(左六)及坂本龙一(右二)等人合影

之所以选择大岛渚,杰瑞米·托马斯认为:“假如选择英美导演,那么影片将成为老生常谈的俗套,故事集中在日本战俘营,由日本导演执导本身就很独特。”

事实在,电影中杰克这个角色明确地指向了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1962)中的彼得·奥图尔Peter O'Toole(1932-2013)。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19)

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剧照,彼得·奥图尔

两者不仅在视觉上相似,更深层次的共性在于,它们都象征了东西方之间迷恋与厌恶的关系,还有模糊了性别的幻影空间。

所以在选择扮演杰克的演员时,大岛渚并不去考虑那些熟悉的欧美面孔,而重点是需要一位特立独行的人,没有演员气质,外表纯净而特别。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20)

大卫·鲍伊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英国摇滚巨星大卫·鲍伊正符合这些特质,他骨子里性感而诱惑的中性气质,很容易让人相信,当世野井第一眼看到他就深深迷恋。

大卫·鲍伊后来透露,自己当时获得邀请后连故事情节都不了解,完全是冲着大岛渚的名气去的。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21)

汤姆·康蒂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而饰演劳伦斯的汤姆·康蒂飞越半个地球来到日本之际,甚至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之前也从未与导演大岛渚碰过面,一度猜测他可能是个极端法西斯。

谈到和大岛渚的合作,大卫·鲍伊说,“我从未见过一个导演拍片能这么快,他通常每场戏只拍摄两次,先描述这一幕的大概要求,让我们了解台词和剧情,反复思考推敲。等我们有点感觉的时候,就开拍了。”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22)

大卫·鲍伊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不仅如此,由于在印尼爪哇岛上没有看样片的工作室,所以胶片就得打包寄回东京,演员们对自己的表演效果完全一头雾水。

大卫·鲍伊素来热爱日本文化,他的左小腿内侧就纹着日本方块字的铭文,对于东西方对暴力地看待有着他自已的理解。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23)

大卫·鲍伊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在西方,暴力只是为了侵略征服。在日本,暴力如同性爱一样重要,对暴力要如对性爱一样努力,电影中有空手道数练,他们身上透出暴力的气息,片场之外也是这样,我接近他们,跟他们语话都小心翼翼。”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24)

坂本龙一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关于音乐】

坂本龙一一直是大岛渚的粉丝,从高中就开始看他的电影,拍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时,他已是而立之年,身份是黄种人魔力交响乐队的成员之一,演奏高科技流行音乐风格。

当时日本电影的配乐都是在电影上映前一周才制作的,作曲人只能花两三天时间匆忙拼凑。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25)

坂本龙一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但初出茅庐的坂本龙一却拒绝这么做,要求大岛渚给他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更神奇的是大岛渚竟然同意了。

以前对电影配乐一窍不通的坂本龙一看完粗剪版之后,仔细列了一张单子,写下自己认为需要配乐的镜头,而大岛渚同样列了这么一张单子,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这给予了坂本龙一极大的信心。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26)

坂本龙一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大岛渚要求他以世野井大尉的心境来谱曲,那是个两种不同文化碰撞下产生的虚构人物。

所以坂本龙一认为,背景音乐不能与任何具体的地域有关,不管是对亚洲人还是西方人来说,都应该有异域风情,就像是仙境飘来的神曲一样。有天他在家写主题曲,忽然灵感涌现,仿佛那段旋律跃然纸上,出现在钢琴面前。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27)

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英皇D9版封面

为了表现圣诞情节,他决定使用独一无二的乐器加麦兰,发出金属撞击似的声音作为主旋律。

结果主题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旋律空灵婉转,使人身心涤荡。

然而他本人轻描淡写地声称这只是无心之举,甚至很长时间以来已经对别人邀请他弹奏该曲感到厌倦了。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28)

坂本龙一在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中的影像

“我不想听更不想弹这首曲子,开始有逆反心理,但几十年过去,当我敞开心胸再次聆听这首曲子,仿佛感觉到某种力量。听说,在瑞士的某个小镇上,当地教堂的钟铃会在特定时刻奏响它。”

大卫鲍伊长相(被误读的一吻的背后故事)(29)

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美国标准收藏The Criterion Collection蓝光版封套

  • 爱情是一场不分性别的游戏,超越一切才是真爱
  • 韩国《公路电影》:哥要的不是基情,哥要的是爱情
  • 《快乐德州》两个逃犯伪装成一对“同志”唤起小镇之爱
  • 《坏孩子的天空》北野武的暴风少年篇 在青春的迷雾中寻找出口
  • 《真夜中的喜多郎和弥次郎》:一对基友穿越时空玩一场奇幻之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