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吴京如此幼稚萌蠢的一面(这个大佬不好惹)
于谦,人称谦哥、于大爷、于老板。
粉丝爱称:德云一姐相声皇后母仪天下。
他是配逗哏的捧哏,是衬主角儿的龙套。
单名一个“谦”,表示他不争不抢,甘为配角儿。
张栾(《老师·好》导演,德云社弟子)找到于谦,让他主演《老师·好》时。
于谦满脸拒绝:范伟行不行?韩童生行不行?
只是张栾不死心,能担此重任非他本家大爷莫属。
那日张栾带着电影本子跑到于谦家,想看看是否还有“一线生机”。
凌晨一点到凌晨四点多,于谦看了四个多钟头本子才点头答应。
左:于谦,右:张栾
《老师·好》身上贴着“德云社”三字标签。
这仨字放在相声界是金字招牌,放在电影界就是“破铜烂铁”。
17年德云社出品的《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豆瓣评分2.9,《疯岳撬佳人》评分3.3,18年《祖宗十九代》评分4.2。
票房更惨淡,全靠平日没听过相声现场的去补个人情票。
图为上述三部电影的海报
当4月7日,于谦发微博庆祝《老师·好》票房突破三亿,评分不俗时。
这部电影颇有杀出重围、一雪前耻之势。
故事设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校园,讲述的是教师苗宛秋与自己学生之间的故事。
苗宛秋的扮演者正是于谦。
于谦这次收起抽烟喝酒烫头的混不吝劲儿。
头发拉直、架一副黑框眼镜、骑一辆二八自行车。
教风严谨,专制苛刻,人送外号“苗霸天”。
但就是这样的苗宛秋,心中却柔情万丈:
私下为贫困学生无偿补课,给得病的学生募款捐工资。
这段师生关系正如片中那句:
我不是在最美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有了最美好的时光。
《老师·好》虽称不上神作,但它诚意满满,剧情节奏合格,笑点泪点俱在。
而于谦也将苗宛秋那股“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气质演绎的入木三分。
这样的演绎是颠覆性的,纵观于谦的50年,与贫贱两字着实不搭边,更遑论孤与直。
而这种颠覆靠的是多年磨练出的演技。
1992年,于谦在《编辑部的故事》饰演片警,这是他的首个荧幕形象。
93年,他在《海马歌舞厅》里饰演一位顾客,在《小龙人》里饰演唐朝书生。
这些角色出场几分钟,台词没几句,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1995年,于谦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
先后在《李卫当官》、《京华烟云》、《九九归一》里客串。
到了17年,随着《战狼2》爆火,在片中饰演小市民商人的于谦被称为“50亿影帝”。
图片来源:网络
于谦的戏不因角色大小而殷勤怠慢,也不因正派反派而厚此薄彼。
不论平民草根还是富商大贾,于谦都戏如其人。
对于于谦来说,演戏是副业,真正的热爱还是相声。
德云社三大台柱子:郭德纲、于谦、王老爷子
王老爷子何许人也?
于谦的爸爸,姓孙名叫李时珍,又名于小屁、于小谦、于得水、于香肉丝、于德纲。
恭亲王府gay公公之子,出身满洲尿黄旗,满名为爱新觉罗·筐。
是八大胡同的董事长,排行第八人称京八爷或京八。
最爱读《金瓶梅》,最爱吃猪大肠。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存活在郭德纲相声段子里于谦的爸爸被戏称为:
中国唯一的本土超级英雄
事实上,于谦的父亲于庄敬,退休前曾是大港油田地质勘探老总,副局级干部;母亲也是石油炼厂方面的专家;祖父是陕西蓝田名士,学贯中西。
图为:于谦的父母
图片来源:网络
于谦家是实打实的书香门第,只是他自幼志不在科研,也非舞文弄墨。
“当了科学家我还不一定能干好,而且我还不痛快,这何必呢?”这是于谦的原话。
1982年,13岁的于谦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学习相声。
老师用12字评价于谦:死羊眼、一张脸、身上板、嘴里颤。
王世臣老先生直说他不是说相声的料。
王世臣是谁?马季先生称“相声界的巨人”。
于谦此时在被喊家长领回家的边缘徘徊,只能勤加苦练,错一句便被师兄打一板。
正是这顿打,于谦在相声上开了窍。最终得到王世臣老先生的肯定,继续留下学习相声。
后来于谦拜师石富宽,加入铁路文工团。
只是谁还愿意听相声?台后比台下人多,任你有十八般武艺,上台便是一阵嘘声。
工资说是400块,扣税加上其他开销到手只有一块二。
团里无奈将相声演出全部停掉,于谦进入了整整10年寂寞期。
他开始去电视剧里跑龙套,去综艺节目客串,去穷乡僻壤商演。
于谦受的委屈全来自于对相声的爱,他说那时是真绝望了。
1997年,于谦认识了郭德纲。2000年,两人正式搭伙说相声。2004年,于谦加入德云社。
这些年来,两人眼看相声高楼塌了,又眼看高楼起。
逗哏与捧哏,皇上与皇后,谁离了谁都不能活。
图片来源:网络
若说郭德纲是段子手,那于谦就是神回复,一针见的,逗得人捧腹大笑。
给大家随便讲两个于谦的现挂(即兴发挥)。
两人说《富贵有余》。
郭:于老师的父亲买了个什么洗衣服的ji。
于:那就是洗衣机,现在的ji谁给洗衣服啊。
俩人说完卖布头返场。
郭一边擦汗一边说:.....倒退三十年不觉得累。
于:倒退三十年你妈觉得累。
有粉丝评价于谦捧哏功力:
上吊给绳,喝药递瓶,跳楼挥着小手绢送行,带着只要你舍得死,我便舍得埋的劲儿。
观众爱的就是这股劲儿,听相声图的就是一乐。
听郭于两人的相声,会有一种了却身后烦心事,管它今夕是何年的畅快感。
七分捧三分逗。
相声这一行当里,于谦当得起“捧哏巨匠”之称。
郭于合作的这20年里,于谦及于谦的家人经常被郭德纲拿来当包袱,于谦从未因此翻过脸。
侯耀文评价郭德纲:一路走来,步步血泪,无人扶持,势必嫉恶如仇。
当年曹云金出走,大闹德云社,双方撕了个脸破。如今是非曲直早已难说。
作为风波中心的台柱子——于谦:不站队,不掺合。
当于谦被问到什么情况下会离开德云社?
他答:郭德纲如果找到比他更合适的搭档。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说的就是于谦。
前段时间,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参加综艺节目《一封家书》。
郭麒麟跟父亲之间有些许隔阂,最终这封信写给了亦师如父的于谦。
信中写道:
我欣赏您的乐观豁达,我钦佩您的与世无争,我羡慕您的台风潇洒,希望有一天能像您一样从容自信。此生得立于于门之下,我之幸也。
隔天于谦便给回了信:
我儿诚恳为人,且善良宽厚,踏实做艺,但心高志广。立于皓月之边,不弱星光之势,傍于巨人身侧,不颓好胜之心。
郭麒麟作为德云社少班主,最怕的是拿他父亲与他作比。
于谦寥寥几句却字字珠玑,虎父无犬子,夸赞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郭德纲便回了一句:自有明月照山河。
于谦靠的不仅是情商,而是真性情。
有一期《天天向上》,问众位嘉宾如果多年未联系的幼儿园同学借钱,会不会借?
在场的小辈皆答不会,于谦干脆利落得说借。
不是装,这就是于谦的为人处世之道。
爱撺局、人仗义、零差评、朋友多。
所以《老师·好》又被称为《于谦的朋友圈》。
吴京、张国立、何冰、艾伦、胡军、史可、杨立新、乔杉、韩童生、刘威、马苏、关凌,就连马未都都来客串了。
吴京当时身上有伤,拄着拐杖进组,于谦只给安排了一场戏。
吴京急了直喊:谦儿哥你都把我弄来了,你不多用用,这是糟蹋东西。
于谦给每个过来帮忙的朋友都包了红包。
张国立死活不肯收,走的时候于谦从车窗把钱扔进去。
车子开到门口,张国立又把钱从窗户里扔了出来。
凡听过德云社相声的都知道于谦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
抽烟难戒,烫头是为让头秃得不那么明显,喝酒也喝出过事。
那日临着晚上北展的演出,戒酒三个月的于谦终于开戒,从中午喝到下午。
喝的昏天黑地、不省人事,最后靠喝矿泉水吐了几轮才醒过来。
因此网上才有了醉酒版《汾河湾》,有了于谦的“意识流”捧哏。
醉酒版《汾河湾》别有一番风味,但于谦十分后悔,从此给自己立了上台前不喝酒的规矩。
现在喝酒,更讲究氛围:
三五知己围炉而坐,漫谈东西南北,世道人心。
于谦五十岁生日时,郭德纲为他写的祝寿词有这句:
半百光阴人未老,吃喝抽烫志尤坚。
除了吃喝抽烫,于谦的另外一志是摇滚。
82、83年的时候他迷上了窦唯、崔健,也听黑豹和唐朝。
于谦爱唱、会唱,也唱得好,还唱出了圈,成了摇滚协会的副会长。
脱下长衫布鞋,也搭得了皮衣墨镜。
一把烟嗓,唱得了《花房姑娘》、《假行僧》,也唱得了《东风破》、《学猫叫》。
于谦:你们想要的样子我都有。
玩摇滚,这才哪到哪!
于谦专写了一本书,就叫《玩儿》。
郭德纲为其作序:
好像沾玩儿的事儿,谦哥儿没有不玩儿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草窠里蹦的、水里游的、各种活物一盖全玩儿!
于谦自小爱玩,胡同邻里说他:
打鱼摸虾,耽误庄稼;年纪轻轻,玩物丧志;提笼架鸟,不务正业;八旗子弟,少爷秧子;清朝遗风,未老先衰。
于谦深以为然,玩心不改不灭。
养猫、粘鸟儿、养鸽子、摸鱼、熬鹰、驯马,《玩儿》这本书里无一不涉及且无一不精通。
兴趣爱好已成痴。
于谦甚至在大兴盘了块地,开了马场,办了野生动物园。
豆棚瓜下,鸟舍马圈,于谦一待就是一天。
郭德纲直言:于谦活得比我值。
金庸在《书剑恩仇录》里有这一句: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这句形容于谦恰好,他聪明却不狡黠,喜好虽广却非无所不用其极。
人人皆言于谦会玩豁达,一辈子顶别人八辈子,他的人间太值得。
但无人说他疯癫纨绔,他身上自有一种温润的感觉。
这种温润来自他那点小小的悲观与伤感。
在《玩儿》这本书里有一篇,于谦养了只粉眼儿鸟,不小心飞走了,千辛万苦才给捉回来。
这篇的最后,于谦写:总觉得它在笼中的状态不如树上好看。
而另一篇的题目则是:玩意儿终须落声嗨。
这声嗨,是万物落去,难逃迟暮。
即使心有悲观与伤感,但于谦对相声十年热血难凉,对演戏兢兢业业,对友人真心以待。
对这世间大可不必较真儿,玩儿就得了。
我想这世间有两种看透。
一种是《红楼梦》里贾宝玉,一袭红袍天地雪,从此青灯伴古佛。
另一种便是于谦,爱恨痴贪谈笑间,不负人生一场醉。落人人中然自在,本是天上逍遥仙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