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脱贫攻坚成效(太行深处劲吹脱贫风)
新华社太原1月14日电 题:山西和顺:太行深处劲吹脱贫风,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山西脱贫攻坚成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山西脱贫攻坚成效
新华社太原1月14日电 题:山西和顺:太行深处劲吹脱贫风
新华社记者 晏国政
时值“三九”,晋中太行山区滴水成冰。连日来,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山西省和顺县的各个贫困村,当地党委政府及各级帮扶队伍仍在抓紧走访慰问贫困户,谋划新一年的扶贫举措。随着各项措施落实,和顺县正朝着全面脱贫目标大步迈进。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窗外小雪纷飞,屋内暖意融融。记者近日在和顺县李阳镇下石勒村采访,正碰上6名六七十岁的农村妇女盘坐在贫困户侯福荣家的土炕上打牌。“去年一年在村里的合作社打工,我们每个人都挣了六七千块钱。冬天闲下来,咱们也娱乐娱乐。”一位大娘笑呵呵地说。
下石勒村是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达183户511人。至去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700多元,是几年前的2倍多,贫困人口减至41户118人。村民们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下石勒村过去班子不全,“两委”不团结。2012年,和顺县委主要领导带领县委办对村子开展结对帮扶,将抓党建、强班子作为首要措施,把带富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杜继英培养成带头人。
几年间,下石勒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杜继英在各级帮扶队伍支持下,带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平整土地,成立合作社,发展双孢菇、肉牛养殖、劳务输出等产业。“所有贫困户都变成了合作社的股东,土地流转有租金,劳务务工有薪金,集体分红有股金,全面脱贫指日可待。”杜继英说。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和顺县委副书记任拥东说,近几年该县把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选好配强贫困村支部书记和“两委”班子,提高主干待遇,开展“领头雁”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一批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成为带动群众脱贫的中坚力量。
驻村帮扶全覆盖 真住真帮真扶
“一个多月前种下的30亩树莓今年见效益,要加强管理;食用菌项目可以再扩大规模;要再多动员一些贫困户到咱们联系的保安公司务工;乡村旅游项目也要加紧实施了……”年终岁尾,全国总工会派驻和顺县义兴镇青杨树村的第一书记李孝海,不停地和村支书毋贵明商量着村里的发展项目。
李孝海2015年8月份驻村之后住在一个贫困户家中,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小李”。一年多时间,他帮村里提前完成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通过建立党员述职制度等实现组织活动常态化、规范化,还引进发展了四五个扶贫项目。
近几年和顺县压实干部驻村帮扶基础,使之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全县目前有驻村工作队185个、帮扶干部2300余名和182名第一书记,实现了对167个贫困村和1.1万余户3.1万余名贫困人口的帮扶全覆盖,形成了“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
为更好发挥干部驻村帮扶作用,按照省市两级部署,和顺县去年12月份以来对帮扶力量和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和整合,并出台多项制度,加强对驻村帮扶力量的工作生活保障以及考核管理,推动帮扶干部真住真帮真扶。
和顺县下乡办主任梁建宏说,以前80%以上的帮扶力量来自县级单位,现在中央和省市帮扶力量达到90%以上。常驻贫困村的扶贫队长、驻村队员和第一书记,原则上均由同一帮扶单位派驻,以便于更好协调管理。
因村制宜精准打造脱贫产业
和顺县地处太行山深处,土地瘠薄,贫困村绝大多数以种植玉米、土豆等低效作物为生。县扶贫局局长赵瑞兵说,脱贫靠增收,增收靠产业。去年以来,全县启动实施了特色种植、肉牛养殖等十大脱贫工程,把项目建设打造成脱贫攻坚的硬支撑。
62岁的义兴镇曲里村贫困户吕害和去年种的一亩万寿菊和一个拱棚苗圃收入将近1万元。“种了一辈子的老玉米,从来没想过靠几亩薄地能挣大钱。”他说。
让“薄地挣大钱”的是和顺县农委派来的第一书记苏彦斌。去年驻村后,苏彦斌发现村里只剩留守老人,大多种植效益极低的玉米。针对这一实际,他多方考察后,引进了万寿菊、藜麦等高效农业产业,使耕地亩均纯收入提高到2000元以上。
万寿菊、设施蔬菜……在和顺县一些贫困村走访,记者发现,一批高效农业产业及精准扶贫项目正在加速实施,“土里掘金”正成为大多贫困农户的脱贫良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