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词语教得太鲜活了)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词语教学举隅
张敬义
一篇完整的文章是由众多的词语组成的,如果按照宇宙全息理论(任何一粒微尘都包含宇宙的全部信息)来诠释,则每一个词语里实际都包含着文章整体的信息。于永正老师破译了这一文化密码。面对一篇篇课文中“众多的词语”,他没有面面俱到,力量均分,而是抓住重点词语,灵活训练,使抽象的词语变得形象,使容易产生误解的词语变得易懂,使平面的词语变得立体,使平实的词语变得高远……于老师的词语教学进入了“妙得规摩变化之诀,自成化腐为新之功”(黄季刚语)的境界。他的词语教学给我们提供四点启示。
一、化抽象为形象
小学生的智慧发展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传统的词语教学往往忽视借助情境理解词义,多以词解词,概念搬家,越解释越抽象,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号(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的时候,这个词才有意义。于老师进行词语教学,特别注意两种信号系统之间的联系。
如他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的“千姿百态、绒帽、玉带、大海、天幕”五个词语就很有特色。课文第二节有这么一段话:“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腰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首先通过板画模拟形象,即景释词。于老师画出几座峻峭的山峰,让学生给山峰戴“绒帽”,系“玉带”。接着借助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录象再现“大海”、“天幕”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庐山云雾之感。然后引导学生通读课文的第二节,联系语言环境感受“千姿百态”所描绘的意境。他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借助情境理解词义事半功倍。
我们再看看于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的词语教学片段。课文写了水稻田的杂草跟小稻秧抢夺营养,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消灭杂草的事。于老师首先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在黑板上,接着指着“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问是什么意思?”于老师喊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指着他们说:“你们几位同学对这几个词语都读懂了,没有读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现在,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样站?”这几位同学从四面八方把于老师围住。“你们要干什么?”“快把营养交出来。”于老师说:“‘气势汹汹’这个词你们没读懂。你们应该怎么说?做什么动作?想一想。”这时几个学生个个掐腰,大声,凶狠地边喊“快把营养交出来”,边从四面八方向于老师身上扑来。这时于老师笑着问学生:“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讲理不讲理?(生:野蛮,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了吗!(生:不让)这就是‘不由分说’。”
小学阶段的词汇教学,特别是低中年级应以创设情境,即景释词为主。从上面的教例不难看出,要想快速有效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看它、听它、想它、读它、演它……换言之,可以用实物、图画、幻灯、音响、板画等手段提供的感性材料感受它;可以借助表情、手势、语言等手段来意会它;可以联系生活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它;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描绘的情境领悟它。
二、化误解为确解
许多新词是由熟字组成的,有些词语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来理解。但是由于一字多义,容易导致学生对词语产生误解。比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于老师让学生仔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学生很快找到了“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这句话。于老师接着问学生:“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假的!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你再读读你们找到的那句话,想一想。”“是‘借’的意思。”“咱们查查字典,看看‘假’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假”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真实的意思,一个是借的意思。在这个成语里,“假”是借用的意思。
这个教学例子告诉我们,词语教学是很复杂的,有些词语可以模糊理解,有些词语如果通过“创设情境,即景释词”不能完全奏效,还必须借助工具书才能搞个“水落石出”。
三、化平面为立体
什么是词义?黄晖先生认为:“一个词的意义是一组心理符号,或称内部符号,也就是这个词出现时能及时在接受者心中激起一组内部联想。这组心理符号构成一个开放系统或一种潜势,它随着一个词的应用的扩大而不断丰富。”于老师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中的“尤其”便是随“应用的扩大而不断丰富”的成功范例。它出现在课文的第一节:“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化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一,用“尤其”支撑感情朗读。“谁愿意读第一段?”学生读后于老师问:“‘尤其’可以换一个什么词?”学生回答:“可以用‘特别’代替。”按照常规,教学到此即可。于老师则接着启发道:“‘尤其’后面的话应怎么读有味道?它前面的话应怎么读有味道?谁起来读读。”自然,学生会更加关注“变化无常的云雾”。第二,用“尤其”支撑造段。读写结合是于老师阅读教学的一大特色,本次教学也不例外。课后作业要求用“千姿百态”和“流连忘返”分别造句。于老师则借题发挥,要求学生除了用上“千姿百态”和“流连忘返”,还要用上“尤其”写一段话。并做了重要提示:“徐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有哪些风味小吃?学校开展的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扫好地‘五好’活动,哪一项活动开展得最好?”于老师恰到好处的提示,丰富了练笔的素材,点击了“尤其”的用法,一扫学生习作愁容,学生亢奋地动起笔来。由释词到读书,由读书到练笔,由点生发,逐层深入,立体教学,实现了理解和运用双丰收。
四、化平实为高远
儿童观察和感知事物时有时只注意到局部性的特征,因此,容易把词的广泛类理解为局部的或个别的具体所指。于老师教学《白杨》一课中的“高大挺秀”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大戈壁上的白杨树有什么特点?认真默读3—14节,其中有一个词概括得非常好,请找到了,就把它划下来。”学生很快找到了“高大挺秀”。“‘高大挺秀’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理解这个词语,就得认真读书。”当学生读到“你看那树多高”、“不,那不是树,是大伞”、“你看它多直”时,于老师把“高、大、直”三个字写在黑板上。接着说:“读了这几小节,我们知道了白杨树又高又大又挺(直,就是挺)。但是,作者为什么不用‘高大挺拔’而用‘高大挺秀’呢?‘秀’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因为这儿是大沙漠,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难得看见绿色植物,非常荒凉,白杨树长在这里,而且很茂盛,绿油油的,当然显得特别的美。”“白杨树不仅‘外秀’,而且‘内秀’,从哪儿看出来?”学生读14小节爸爸说的话:“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同学们,这就是白杨树的高贵品格!让我们认真地朗读这一节,把它记在心里。”“高大挺秀”的“秀”,本来是一个不显豁的字眼,可是于老师却凭着对教材的挖掘和教学的敏感抓住它,化“一语”为“双馨”,使平实的词语变得那么高远。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训练,千变万化。我们千万不可小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