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1)

1951年元旦,毛泽东站在一片昏暗里面色沉重,神情悲痛。手里拿着一张电报,身边的警卫员和秘书死寂一样地沉默着。

电报上只有简洁的两行字,可就是这两行字,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毛岸英,毛主席的长子。永远地长眠于朝鲜这片土地上。

而作为烈士的父亲,这位伟大的老人颤颤巍巍地写下来一句话。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他的儿子要和那些在朝鲜牺牲的烈士一样永眠于异国他乡。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2)

毛主席伏在案前工作

离开屋子前,毛主席不忘嘱咐身边的人,先不要将这件事告诉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

而另一边的刘思齐尚且还不知道丈夫牺牲的消息,这晚,她温习过功课后,双手捧脸坐在窗前看窗外的芭蕉树。

想着再过几天,若是下一场雨雪,白茫茫的大雪铺满整个院落,只留下芭蕉的绿叶映着天空飞舞的雪花,该是何等清幽的意境。

看到美景,总是难免思量,若是良人在侧共赏,该是多么美满。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3)

刘思齐和毛岸英

刘思齐回头看了一眼梳妆台上面的相片,赫然一张年轻俊朗的面容,那就是她的丈夫毛岸英。

几个月前毛岸英和她说要去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他没有详谈,只是说会尽早归来。

如今这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刘思齐忍不住美好地憧憬,或许今年陌上草熏花开日,便是离人归来时。

天幕渐晚,四周灯火渐起。盏盏相连,如若一片璀璨的星火。恍惚之间,刘思齐神游天际,回忆起了曾经和丈夫毛岸英的相识。

16岁的刘思齐正是二八年华,明眸善睐,而那时的毛岸英也只是比她大了8岁。那时候年轻英俊的毛岸英还是毛主席的长子,在刘思齐眼里就是王子一样的存在。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4)

毛岸英与父亲毛主席

正如戏词里柔肠百转唱到的那样,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后来毛岸英告诉刘思齐,第一次见面时,他就格外钟情于她,尤其是她那一双水润漂亮的眼睛让他回去之后,还久久不能忘怀。

但是那个时候的刘思齐面对毛岸英难免会有些自卑,她对毛岸英说:“我们差距太大了,你是洋学生,吃洋面包的。而我是从监狱出来的,现在还在上培训班呢!”

而毛岸英不赞同地说:“我们两个命运相同,是一条藤上的两个苦瓜。”

刘思齐被毛岸英幽默地比喻逗笑了。那一刻,她真正地爱上了眼前的男子。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5)

右一刘思齐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自由恋爱,两情相悦,双方父母也支持更圆满的事情呢。

那个时候的毛岸英满眼欢喜都要溢出来了。他恳求父亲,想要和刘思齐早点结婚。但是由于刘思齐没有满18周岁,没有过法定的结婚年龄。毛主席拒绝了。

却没想到毛岸英因此和自己的父亲闹起了脾气,那是他第一次忤逆自己高大伟岸的父亲。

他太爱刘思齐了,以至于想要早一点成婚,以我之姓,冠你之名。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6)

毛主席长子毛岸英

后来毛岸英冷静了下来,他知道自己作为毛主席的儿子更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遵守法律。

后来在开国大典之后的半个月后,毛岸英终于娶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姑娘。他们二人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这一年,刘思齐刚满19岁。

他们两人新婚甚至没有穿礼服,只是穿得比平时隆重一些。婚礼虽然简陋,席面也只是开了两桌,但是邀请的宾客都是那时的重要人物,国家骨干。

当时毛主席拿出来一份特殊的礼物,是一件大衣,而这件大衣意义非凡,是当初毛主席去重庆谈判时所穿的。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7)

刘思齐毛岸英与毛主席合照

主席调侃这一对新人:“这件大衣,白天的时候岸英穿,晚上盖在你们的被子上,这样两个人都有份。”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想到这里刘思齐双颊上布满红霞,一双眸中潋滟着绵绵情意。

一片片洁白的雪花缓缓地飘落下来,有几片雪花被风吹到了刘思齐的额上,些许的冰凉让刘思齐从回忆里醒了过来。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8)

右一刘思齐

下雪了呀!刘思齐想,古人都说千里共婵娟,不知岸英在的地方有没有大雪纷飞,和自己一样共享着这一份静谧美好。

没有关系,无论他在哪里,她都会在家里好好地等着。

等着冬雪融化,春暖花开,人间青粉之间,布满春色之时,他总是会回来的。

可怜永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毛主席并未告诉刘思齐毛岸英的亡音。也可怜刘思齐闲来无事便伏在窗前盼望着丈夫的归来。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相不可能掩盖一世,思夫心切的刘思齐终于忍不住问毛主席毛岸英的去向,问他何时回家。

正当主席身边的秘书想要安慰几句的时候,毛主席叹了一口气,抬眼带着些沧桑疲累地看着刘思齐。

“岸英长眠在了朝鲜,永远都回不来家了。”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9)

听了这话的刘思齐最开始没有明白,神情有些疑惑,可是下一刻,泪水几乎夺眶而出,大脑里一片空白。

她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她张了张口,没有敢问出声。

过了好久,才听到刘思齐的沙哑哭腔的声音。

“什么叫做永远回不来家!”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10)

毛岸英墓碑

这一次毛主席没有再开口,沉默地低下头。身边的秘书长不忍地解释道:“毛岸英同志参加朝鲜战争时光荣牺牲,和无数烈士一样葬在了朝鲜。”

满腔期待化作了齑粉,脑中押注的最后一丝侥幸就像一个脆弱的泡沫,一戳即破。

年少丧夫,这样的悲痛,难有人体会个中滋味。这世间悲欢难与共,换位思考也很难感同身受。

对于那一刻的刘思齐来说,晴天霹雳莫过于此。

刘思齐跪坐倒地,在毛主席的膝上哀痛不已,泪流满面,几乎要哭晕了过去。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11)

秘书长在旁边安慰说:“思齐快别哭了,岸英是毛主席的儿子,主席心里更不好受!”

刘思齐这才抬起头了,她满是悲戚的脸庞上噙着晶莹的泪花。她才想起她丧夫何其悲苦,可是爸爸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又岂是比她好受的。

可是爸爸作为主席,不但要隐藏强忍自己的悲痛,还要安慰身边的人。毛岸英不是爸爸失去的第一个亲人。爸爸波折起伏的人生,已经前后失去了七位亲人。

他人生命里少有经历的生离死别,爸爸全部都要一一承受,锥心之痛,难以言说。

可是刘思齐无法劝止自己的泪水,它仿佛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在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之后,每个夜里她都不曾安眠。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12)

刘思齐

月上中天,孤枕难眠,小屋里总是断断续续地传来呜咽啜泣声,她从来都没有想过曾经那么认真上进的男子会在战场上牺牲,甚至连尸体都不能远渡回国。

刘思齐每天过的昏天黑地,她早已不再温习功课,只是住在两人的婚房里,难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常常抱头痛哭、涕泗横流、人劝不止。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13)

刘思齐抚摸爱人脸庞

毛岸英是她前半生生命里的骄傲与光明,而如今这温暖照人的光辉已经消失了,刘思齐感受到大团大团乌压压的黑云四面八方地涌来,她越来越沉默,也越来越感受不到一口鲜活的空气。

很多时候,刘思齐总是会忍不住想起当初她与毛岸英分离时的场景。

毛岸英走时,刘思齐正在医院里做阑尾炎切割手术。他来陪刘思齐两天,端茶倒水,并小心翼翼地给熟睡的刘思齐盖上被子。

有时刘思齐半夜迷糊中醒来,还能看到毛岸英还没有休息,一直趴在病房的桌前,做着翻译的工作,疲累时便会抬眼看一看妻子恬静的睡颜,便舒展了筋骨后,继续投入工作中。

待了两天,毛岸英似乎斟酌了很久才向她开口说,自己要去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

刘思齐当时没有多想,况且毛岸英也和她说会很快回来,她便嘱咐他万事小心,保重身体。

毛岸英轻轻地吻了吻爱人的额头,便离开了。刘思齐目送着他离去的背影,欣慰地扬起了嘴角。

只是刘思齐万万没有想到毛岸英转身离去的背影,竟是她这辈子无数次缅怀的场景。

那一面也是他们短短一生最后的甜蜜时刻。

关山难越,再次听闻丈夫消息的时候,竟然已经是黄泉碧落,天人永隔。

从兹已作未亡人,抚景安能不怆神?

刘思齐想起了古代诗歌里的那些未亡人,年少丧夫,从此孤身一人,像极了自己现在的境况,她读起了南朝梁代的女诗人刘令娴的诗。

她们二人不仅有共同的姓氏,而且还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刘令娴也是年少丧夫,与丈夫感情深挚,久久难走出悲痛。

刘思齐每每读着刘令娴的那一篇祭夫文,都是哀伤不已,情难自控。

“一见无期,百身何赎。呜呼哀哉!”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14)

刘思齐写下语录

刘思齐的情况让毛主席和刘妈妈都担心不已,如今思齐还那么的年轻,倘若是一生都走不出这段伤痛,以后只怕是忧思过重,寿命多减。

为此,作为爸爸的毛主席操碎了心,刘思齐刚满月的时候亲生父亲便离世了,八岁时他见到这个惹人怜爱的小女孩便是打心底里喜欢,便将她认作自己的干女儿。

毛主席和刘妈妈是革命战友,刘思齐还没出世的时候,毛主席就和刘妈妈玩笑道:“如果你们以后生了女儿,我们就要对亲家。”

没想到后来刘思齐和毛岸英真的两情相悦,结为夫妻。

一切都是这般如意称心,美满团圆。

可毛岸英的离去却像一把钝刀一样伤透了所有人的心。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15)

刘思齐祭拜毛岸英

毛主席关心着女儿刘思齐的衣食住行,为了帮助她走出压抑的心情,鼓励她去苏联留学。而在外学习的刘思齐一旦头痛发烧的,主席就会很担心地写信过去问好。

毛主席经常和她沟通聊天,帮助她解开心结。并介绍她看一些古典文学之类的书籍,转移注意力。

可刘思齐却是始终都走不出那一段失去丈夫的阴影与悲痛里,她还做着与丈夫一样的翻译工作,这让她更是常常与相思为伴。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16)

毛主席与刘思齐

眼见刘思齐从亭亭少女走到了而立之年,仍是精神萎靡,日渐消瘦。

毛主席担心以后刘思齐无人照顾,便与她促膝长谈希望她再择夫婿,并说:“望门守节是封建时代的东西,岸英不会赞同,爸爸也不赞同。”

“你还年轻,这么孤苦伶仃地生活,爸爸心中很不安。”

听了这些话,深知被爸爸关心的刘思齐泪流满面,她知道自己不能够沉浸在过去的悲痛里,逝者已矣,活着的人应该朝前看。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17)

《毛岸英》中毛岸英与刘思齐的扮演者

可是一想到自己要将她所爱之人尘封心底,慢慢淡去,刘思齐便觉得心中的钝钝的疼。

可是她不愿再让自己身边年迈的老人为自己担忧,何况爸爸的工作已经很是繁重劳累,还要常常记挂自己的事情,是多么不孝。

刘思齐答应了毛主席去见一见,他所说的青年才俊杨茂之。也在身边好友亲人的安慰鼓舞之下,决定重新开始生活。

于是在毛主席的牵线搭桥,和杨茂之的关心爱护之下,刘思齐重新组建了家庭。

多年来她家庭幸福美满,丈夫是一个忠厚良善之辈,并有了自己的孩子。

但刘思齐始终没忘记毛岸英,对此杨茂之只是细心地守护妻子,并没有多言其他,他知道刘思齐心中的伤口并非短短时日能够愈合的。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18)

毛岸英画像

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她哭泣时送上可以依靠的肩膀,为她拭去脸上的泪水。

后来的刘思齐在丈夫的支持与鼓励下,用大半生的时间都在写毛岸英的回忆录,历史终会散去所有悲痛,而她也终会化成枯骨。

刘思齐希望她所爱的那个年轻人可以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是那般光芒万丈。

2010年10月20日,在纪念抗美援朝的60周年这天,刘思齐投注了半生心血创作的《毛岸英》电视剧终于在央视上映了。

刘思齐32岁(刘思齐自幼丧父)(19)

剧中刘思齐的扮演者宋轶与刘思齐的合照

大江南北,红极一时,当很多观众都为电视剧里英勇无畏的毛岸英牺牲殉国深深感动之时,白发苍苍年迈的老人刘思齐正端坐在客厅。

刘思齐看着荧幕上男主人公在医院离别妻子的那一幕,脑海里闪过了很多年前岸英走前对她承诺。

他说会早日归来的,年轻的刘思齐躺在病床上看着丈夫伟岸的背影,展颜一笑,期待着重逢之日,巴山夜语,共剪西窗。

荧屏中的剧情和脑海里走马观花的回忆重叠在一起。

刘思齐的晶莹的泪水滚过满是丘壑的面庞,她很难过。

因为她知道,病床上的笑靥如花的年轻姑娘。

再也等不到她的离人,归家。

一别无期,百身难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