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人土话(宝应方言杂谈吃饭)

宝应方言杂谈

吃饭

文/王荣华

同事陈宗道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宝应方言里的“吃”》的美文,把宝应方言里各种各样的“吃”总结出近二十种说法。由此我想到了宝应方言里的“吃饭”,其说法也很多、内涵也丰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靓丽风景和乡土文化里精彩一页。

宝应人土话(宝应方言杂谈吃饭)(1)

“吃饭”是人们日常最通俗的招呼语。邻居张三奶奶喜欢坐在门口吃早饭,见到熟人总是用筷子敲一下堆满饭菜的大碗边,一边咀嚼着大嘴一边与人打招呼:“吃饭、吃饭”或者“吃过啦?”这些话我是一年听到头,随口应答的也与别人差不多:“吃过唻”“马(上)吃唻”。就这么一句平平常常的“吃饭”招呼,点燃了小巷里的烟火气。曾租住我家的湖南大学生小张有一天早上吃竟然回答张三奶奶说:“没吃呢。”张三奶奶真的把这位大学生拖回家吃了一顿“顺便”早饭。这件事把我们全家人笑得肚子疼,笑过之后我告诉小张:在宝应“吃过啦?”只是熟人之间一句招呼语,相当于你们公司里中国人的“你好”、外国人的“哈罗”。

宝应人“吃”的说法多,“吃饭”的说法更多。三五好友凑到一起喝杯酒叫“小聚聚”,要好哥们凑份子吃一顿叫“打平伙”、“抬石头”,几个家庭轮流请吃叫“推磨子”,铁杆同事把外快放在一起慢慢吃叫“拔草堆”,有喜事被好友敲竹杠叫“敲皮”、“斫人”,父母满足孩子要求改善一下伙食叫“煞个馋”,家里人给家里人过生日叫“打个团”,自己犒劳自己叫“相默脸子自吃自”。

宝应人“吃饭”的“触点”很多,“名头”也不少。姑娘出嫁前至亲要请吃“晾架饭”、“认家饭”,女儿出嫁前父母要陪女儿在家吃最后一顿“富贵饭”,新郎家布置新房要请直系亲属吃“暖房饭”,生孩子要请亲朋好友吃“解浣饭”、“满月饭”,晚辈们给高龄长辈祝寿要提前一年办“贺九饭”,新锅灶建好要与瓦匠师傅一起吃“热锅饭”,孩子们自立门户要与家人吃“分家饭”,参加葬礼的人不能不吃“回笼饭”。

宝应人“吃饭”也喜欢讲品味、讲排场。现在要不是疫情严重,估计大小饭店都是考取大学人家的“谢师酒”、“金榜题名宴”,也少不了“婚宴”“寿席”“开工酒”“生日派对”等等等。

宝应人待客热情而实在。明明是在饭店里准备的丰盛酒席,却谦虚地说吃的是“随便饭”,明明是在家里烧的全是特色菜,却客气地说吃的是“随粥便饭”。宝应人“吃饭”也讲究挖掘地方特色,从早茶早点到正餐大菜都有自己的品牌,无论是一碗长鱼面、一杯五琼浆还是一桌全鱼席、全藕宴都是本地人的最爱、外乡人的念想。

宝应人“吃饭”不完全为了招待客人,对待自己也一点不小气。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自家人大小生日,家家户户都会聚在一起美美地吃上一顿。“吃饭”成了人们庆祝节日、家人团聚、祭奠先人、欢度四季最朴素的情感表达。

在宝应,也有许多饭不太好吃。干容易得罪人的工作叫做“吃红脸饭”,看别人脸色做事叫做“吃冷脸饭”,凭强壮体力挣钱叫做“吃英雄饭”,徒弟拜师学艺要“吃三年萝卜干子饭”,游走四方做手艺叫做“吃百家饭”,卖苦力养家叫做“吃死饭”,没有真本事混饭吃叫做“吃干饭”,靠家人养活叫做“吃闲饭”,私下里捞好处吃外快叫做“吃野食”。

宝应是个好地方,一年四季饭菜香,就看你喜欢上什么桌子吃什么饭了。

来源:宝应生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