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1)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2)

医学指导:

林毅,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创始人,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香港大学荣誉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两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乳腺病学术发展杰出贡献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主编专著7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研发上市中药创新药1种。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10楼乳腺诊疗中心

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门诊5楼乳腺科

周三、周五、周六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门诊2楼乳腺科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3)

开栏语

【杏林宝鉴】乳房健康不仅仅是美,是爱,更是生命的源泉。乳房是伟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呵护乳房,关爱女性不仅仅是医学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宣岐黄之道,传杏林之义,从名家医案、专方妙法到养生保健、乳病科普,向你娓娓道来。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4)

2013年,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因检测出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而接受乳腺预防性切除,引起了轩然大波。

2015年,中美相继启动精准医学计划,精准医学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基因对肿瘤发病有多大影响?

肿瘤基因检测就像算命一样吗?

还能不能逆天改命?

本期为您讲述乳腺癌易感基因那些事。

01 起底乳腺癌易感基因

尽管精准医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词,但与乳腺癌遗传相关的基因,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被发现了。

1990年和1994年,学者相继发现了与乳腺癌遗传相关的基因,并分别命名为“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

套上“乳腺癌易感”的名字,似乎马上就让人觉得这是一对坏基因。

实际上,BRCA1和BRCA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顾名思义,在肿瘤的抑制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5)

不少人或许还记得,学生时代学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然而正常人体内的DNA分子,却不像模型那样一成不变,而是长期处于动态变化中。各种外在因素比如紫外线,或者内在因素如人体新陈代谢等,都可能导致DNA出现突变、损伤乃至死亡。

DNA不能独自发挥作用,需要形成细胞才能发挥相应作用。就像光靠将军打不赢一场仗,还需要下面的士兵才行。但这些将军有时候一不留神开小差,如果一拍脑袋决定大量增兵、穷兵黩武,就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这时候就需要有监军——DNA的修复系统。

BRCA就是这个监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情况下,BRCA参与DNA修复,在防止基因突变、肿瘤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BRCA出现了致病性的突变——监军跟将军同流合污,使基因修复能力下降,日积月累,将使肿瘤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

相比普通人群,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乳腺癌发病风险提高了5-7倍。国外有研究显示,携带BRCA1或者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一生中可能有50%-85%风险罹患乳腺癌。

国内研究则显示,携带BRCA1基因突变者,79岁以前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为37.9%;携带BRCA2者,风险则为36.5%。而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93岁。这样看来发病风险似乎比国外低。这是因为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人种、环境、生活方式等。因此,国内外研究数据可能会不一致。但总体而言,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增加乳腺癌发病的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BRCA基因突变的风险不只在于乳腺癌,还会增加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腺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发病风险。“乳腺癌易感基因”,已然不仅限于乳腺癌。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6)

02 薛定谔的拷问:人人都要查基因吗?

既然BRCA基因突变这么危险,是不是所有人都要检测一下?毕竟就像薛定谔的盒子,不打开不知道啊。

目前来看,可能还不需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BRCA基因突变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就是说,如果祖辈有BRCA基因突变,确实后代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概率会大很多。但如祖辈不存在这种情况,那这组基因也很少贸贸然自己突变。

所以对于健康人群,假如家族中没有BRCA基因突变的携带者,也没有家族性乳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聚集的,大可以不必担心。您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概率相当低。

其次,如果家族中有乳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比较年轻(比如≤40岁),或者男性乳腺癌等情况,一般先让患者本人进行BRCA基因检测。

最后,即便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的BRCA基因出现致病性突变,也不是全部BRC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比如 “体细胞突变”就不会遗传。

总体而言,BRCA基因突变的遗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更复杂的情形是,目前已知的乳腺癌相关风险基因多达100多种!而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只占乳腺癌患者的一小部分。

所以健康人群在决定进行乳腺癌基因检测前,最好前往乳腺科或者遗传咨询门诊,接受遗传学评估。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7)

03 基因有问题,还能逆天改命?

如果不幸携带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还有办法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没听过“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吗?

目前,现代医学的药物预防和预防性手术切除具有一定争议。

药物预防方面,主要采用内分泌治疗。但长期使用会增加血栓、白内障甚至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预防性手术切除,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正如前文提到的中国女性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乳腺癌发病风险比西方国家女性低——接近2/3女性不会发病。如果都来预防性切除,这部分女性的手术不是白做了?

那应该怎么办?

首先,应该更早地开始乳腺癌筛查。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愈率可达90%以上。通过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乳腺癌临床治愈率。建议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从25岁开始每年进行乳腺癌筛查。筛查手段包括乳腺超声、X线及MRI检查等,不同检查各有其特点,应在乳腺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8)

其次,适龄婚育、母乳喂养、戒烟限酒,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乳腺癌风险。

国医大师林毅教授指出:肿瘤对于人体,就像种子和土壤一样。癌症的种子,需在不良体质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就像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通过中医药辨证干预,调整不良体质,实现少发病、轻发病或不发病,从而预防或延缓乳腺癌的发生。此外,还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9)

林毅教授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

1.情绪调节

中医认为,怒、喜、思、忧、恐跟人体五脏相对应,情绪太过或者不及会影响脏腑功能。如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等。林老常劝慰大家,好的心情来自五个快乐:宽容享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逆境中也要寻找快乐。若焦虑抑郁明显,必要时可寻求医生的帮助。

2.均衡饮食

《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也就是说,谷物、瓜果、蔬菜、肉类等各种食物营养成分各不相同,没有一种食物能供给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每日膳食必须有多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达到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目的。

3.适当运动

一定强度的运动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风险,这种风险的下降,跟运动种类无关,但跟运动强度有关。建议每周进行约3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步走、骑自行车、非比赛性质的羽毛球等。

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高强度运动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这就得不偿失了。对此,林毅教授编创的《女性养生导引功》可能更为合适。这是一套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理论为基础,结合女子生理病理特点而创立的养生保健功法。坚持锻炼,可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平衡脏腑、燮理阴阳的功效。

4.规律起居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顺应天时,有助人体阳气升发、阴精潜藏,达到平调阴阳的效果。现代医学研究也提示,长期夜班工作会增加乳腺癌发病的风险。因此,应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本期供稿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10)

司徒红林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二级教授。国医大师林毅教授首批学术经验继承人。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首批科学传播专家,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研习导师。主编专著4部、副主编5部,获省部级等各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首届羊城好医生”,入选第二批“岭南名医”。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10楼乳腺诊疗中心

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门诊5楼乳腺科

周三、周五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门诊2楼乳腺科

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5楼特需门诊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11)

文灼彬

住院医师,林毅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秘书。跟师国医大师林毅教授、首届全国名中医刘茂才教授,公派韩国东义大学韩医学院交流,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参编专著3部,获授权专利4项。

出诊时间:

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10楼乳腺诊疗中心

周五下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门诊2楼乳腺科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12)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13)

供稿:林毅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14)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15)

乳腺癌预防8个谣言(杏林宝鉴乳腺癌还与基因相关)(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