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航空基地规划多少平方公里 看西安阎良区航空基地

阎良航空基地规划多少平方公里 看西安阎良区航空基地(1)

6月10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阎良区委书记、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航天基地党工委书记牛恺,高陵区委书记张水利,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迪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阎良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全力推行管委会 公司模式创新 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据阎良区委书记、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航天基地党工委书记牛恺介绍,阎良区(航空基地)是全国唯一、亚洲最大的全产业链航空产业聚集区,目标就是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新城。航天基地的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阎良区(航空基地)用建设创新阎良、产业阎良、活力阎良、绿色阎良、品质阎良、幸福阎良“六个阎良”,逐一对标落实西安市委提出的“六个打造”奋斗目标。航天基地用建设科创、产业、健康、教育、文旅、时尚、品质、畅行、水兴、绿满“十个航天”,对标落实“六个打造”奋斗目标。

牛恺介绍,将加快3条富阎连接路建设,力促地铁17号线、西阎快速路早日开工,加速西渭融合进程。分批启动4个产业园区,入驻总投资60亿元、年产值63亿元的6个项目;加快西飞民机研发中心和通用机场建设,全力打造国产民用飞机产业发展聚集区;与西飞公司共建3000亩航空产业配套园,健全航空产业供应链体系。明年年底前,阎良区(航空基地)完成20个产业园建设,提供200万平方米物理空间。航天基地建成由107栋研发大楼组成的10个科技园,今年年底前封顶43栋。

同时由区级领导带队攻坚,总投资192.6亿元的27个项目启动建设。航天基地不讲代价支持航天重点项目落地。全力保障504所三期、航天六院二期用地需求。下一步,阎良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还将全力推行管委会 公司模式创新。推动国企由单一公建配套商向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商转变,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对于西安市党代会提出的“航空航天产业产值翻番”要求,牛恺也介绍了相关情况,他表示,将采取“航天研发 阎良制造”模式,加快打造千亿级空天产业集群。阎良区规划建设“一城两带”。在北部片区26平方公里,建设富阎新区产业带,构建“一带三区”。“一带”:航空航天一体产业带;“三区”:核心产业聚集区、协同产业创新区、特色产业配套区。在南部片区,建设国家航空产业带,构建“一核两翼”。在中部片区,建设产城融合新城。航天基地规划建设“一带三片十园”,东长安街总部经济带,航天动力、空天经济、先进制造“三大片区”,秦创原·10个航天科技园。

高陵区:立足大西安“菜篮子”功能定位 打造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

高陵区委书记张水利介绍,高陵区对标 “六个打造”,提出了“实力、开放、大美、幸福、文明、和谐”六个高陵的工作思路。坚持“稳内融外”,“稳内”就是在稳住经济大盘的非常之时,既全力以赴助企、纾困、稳产,加强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链上企业帮扶力度,为企业创新创造提供动力支持;又加速释放支柱产业的稳就业潜能,保住民生基本盘。“融外”就是按照“服务开发区,就是发展行政区”的理念,联合西咸新区“秦创原”,建立科创 产业、技术 项目两项协作机制;联合经开区,搭建军民融合政策、技术、人才三大服务平台;联合国际港务区,探索城市更新、三产融合、生态保护等合作路径,全力构建“1 1>2”的融合新局面。到2026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围绕疫情对城市运行带来的现实考验,立足大西安“菜篮子”功能定位,打造一批“高”字号农业品牌、创建“国”字号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为全市提供即时、短距、高效的区域化供应保障,让大西安“菜篮子”装上更多本地的“优质菜”“放心果”。围绕“泾渭分明”,以国际化大都市“城中河”的标准,在严守生态红线、城市绿线的前提下,适当嵌入体育休闲、观光体验、文化旅游等城市功能,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深、颜值更高,让金山银山的价值更加凸显。同时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如组织“名校 ”共同体教师培训交流,把教育办到群众心坎里。开辟困难家庭和个体绿色通道,减轻弱势群体的家庭就医负担,用心用情解决“看病难题”。

经开区:加快推进红会医院、儿童医院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建设

据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迪介绍,经开区是全市工业经济主战场和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地,2021年GDP实现1031.8亿元,迈上了“千亿经开”的新起点。接下来,经开区将聚力“四新战略”,全面加快“开放新门户、科创新引擎、产业新高地、都市新中心”建设步伐,奋力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型经开区。

陈迪介绍,经开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汽车、新材料新能源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两个500亿产业集群。聚焦重卡、光伏等 11 条重点产业链,实施“链长制”,推动“4 4 4”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加快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2143亿元的 7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2022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 2340 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 1000 亿元。

在全市构建秦创原“一总两带”总格局中,经开区肩负着引领打造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的重要使命。5月7日,经开区与临潼区、高陵区、阎良区(航空基地)签订了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推进“四区联建”见势成效。同时,充分发挥高铁新城门户枢纽功能,持续放大“自贸区 综保区”叠加优势,加快中欧合作产业园等开放平台建设,支持陕汽集团、隆基绿能等区内龙头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培育壮大一批出口型“专精特新”企业。全年,力争新增外资外贸企业10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15%以上,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

与此同时,凭借区位优势和“一河两岸”的产业布局,全面提速高铁新城建设、强力推动泾渭新城发展、持续深化渭北新城共建,推进红会医院、儿童医院、经开五校、开元剧场、北客站枢纽工程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打造“15 分钟便民服务生活圈”,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的经开样板。

华商报记者 肖琳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