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历史与文化起源(阿拉伯简史时代变迁)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入公元六七世纪的时候,阿拉伯半岛进入了新旧交替的历史大转折时刻,“蒙昧时代”无可奈何花落去,业已走到了历史尽头,“伊斯兰时代”的曙光在黎明前的暗夜中依稀可见。此时的阿拉伯半岛这个历史大舞台,风云激变,动荡不安,危机四伏,风雨满楼,正处于临产前的阵痛之中,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内忧外患纷至沓来。

氏族部落之间的矛盾和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阿拉伯半岛陷入不堪重负的内忧之中。就总体社会性质而言,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处于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部落社会。每一座帐幕为一个家庭,同一血缘的家庭聚居一处,构成一个氏族,血缘较近的氏族结成一个部落。帐篷和简陋的家具是私人的财产;源泉、牧场和可耕地,是氏族部落的公共财产。族长和部落首领掌管对内、对外事务,由选举产生。只有年高德勋、智勇双全、仗义疏财的人,才能当选。他们在和平时期调节内部争端,负责招待来客,周济氏族部落的贫民,在战争时期则一马当先,用自己的生命维护氏族部落的财产和尊严。

阿拉伯历史与文化起源(阿拉伯简史时代变迁)(1)

氏族部落内部,具有很强的内聚力。氏族精神要求每个成员对同族人绝对忠诚。个人必须照顾本氏族部落的利益,全力为本氏族部落服务,而全体成员又都为某一成员的行为负责。每个氏族部落都认为,本族至高无上,其他氏族部落比自己低下,可以任意杀害、掠夺和蹂躏。氏族部落成员杀了本族的人,得不到任何保护;杀了外族的人,或者侵犯了外族人,不问是非曲直,全族都要帮助,直至流血牺牲。

阿拉伯历史与文化起源(阿拉伯简史时代变迁)(2)

依照沙漠里的原始法律,血债必用血偿还,除了报仇,无论什么别的惩罚都不生效。因此,血亲复仇成为普遍现象,往往演变为旷日持久的厮杀,甚至延续几代人之久。在半岛东北部的一个部落里,一个氏族的首领伤害了另一氏族一位白苏斯老太太的母驼,老太太的侄儿异常愤怒,伺机用长矛刺死了该氏族首领,结果导致了两个氏族之间持续40年之久的复仇战争——白苏斯战争,几至同归于尽。还有两个氏族,以100头骆驼作赌注举行赛马,一方为母马,另一方为公马,比赛时,母马一方耍花招吓唬即将取胜的公马,最后母马先到达终点,结果引起两氏族之间的厮杀,这场战争也断断续续打了40余年。伊斯兰教产生之前,这种“血亲复仇”战争比比皆是。

氏族部落之间,还常因争夺水源和牧场,抢劫牲畜和妇孺,发生战争。弱小的氏族部落,往往向强大的氏族部落敬送礼物,结成联盟,以期得到保护。但是,这种局面不能持续长久,同盟的氏族部落,随时都可变成互相仇杀的敌人。

阿拉伯历史与文化起源(阿拉伯简史时代变迁)(3)

氏族部落之间的矛盾和战争延绵不断的同时,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矛盾也空前加剧。半岛西南部的也门,早已进入奴隶制社会,当时被波斯占领。广大的游牧区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阶级社会形成过程中。在西北部的希贾兹地区,麦加、叶斯里卜(即麦地那)、塔伊夫等商业城市,奴隶制已占优势。奴隶主不仅霸占肥沃的绿洲和草地,拥有大量的牲畜和巨苦贫民,成为商业贵族。大的奴隶主往往蓄奴上千,家财累万。

奴隶和劳苦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奴隶的主要来源为战争俘虏,也有从半岛外贩运来的黑奴和白奴,他们是奴隶主和商业贵族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买卖,乌卡兹等集市重镇成为贩卖奴隶的市场。奴隶替奴隶主放牧牲畜,耕种土地,挖掘沟渠,制作手工艺品,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终年辛劳,不得温饱,常遭奴隶主的鞭笞和苦刑,甚至被奴隶主杀害。女奴的处境更为悲惨,奴隶主可以随意侮辱她们。当时阶级分化极为严重,穷苦农民、牧民的生活濒于绝境,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颠连无告。奴隶主和广大劳苦民众的境况,形成鲜明的对立。

氏族部落从劫掠和复仇战争中得来的战利品,大部分被奴隶主据为己有。氏族部落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奴隶主之间争夺财富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阿拉伯半岛社会动荡不定,战争连绵不绝。由此引起的战争,杀人盈野,兵连祸结,迄无宁日。它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严重地影响了当地民众的正常生活和半岛内外的商品交换,使社会生产发展陷于停滞,阿拉伯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而这种长期分裂,又给强邻入侵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民族矛盾加剧,造成阿拉伯半岛严重的民族危机。

前面说过,阿拉伯半岛连接亚非两洲,地处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半岛西南的也门,自古就是东西方海上交通的枢纽。东非、印度和中国等地的商品,从也门经半岛西部红海岸,再北运至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各个港口,向地中海沿岸各国出售。在古代东西方贸易中,南阿拉伯盛产的乳香等商品,畅销各地。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整个的阿拉比亚,都放出极佳美的芬芳”,那个地方是“乳香、没药、肉桂、桂皮等惟一的产地。生乳香的树是飞蛇所守护的,那些蛇并不大,但有各种的斑纹,每棵树上都悬挂着很多的飞蛇。

阿拉伯历史与文化起源(阿拉伯简史时代变迁)(4)

阿拉伯半岛的战略价值及经济物产,必然引起强邻的垂涎和争夺。早在公元前1世纪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垄断东西方贸易,以打击波斯帝国。公元2—6世纪的几百年间,埃塞俄比亚也先后与罗马和拜占廷帝国结成同盟,经常掠夺、占领也门。拜占廷帝国企图通过埃塞俄比亚,把阿拉伯半岛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利用他们来反对波斯。当时埃塞俄比亚和拜占廷均为基督教国家,因此,两国在保护基督教徒的旗帜下,联合了起来。525年,在拜占廷帝国的怂恿和支持下,埃塞俄比亚出兵七万,越过红海,占领了也门。波斯的萨珊王朝,早想吞并也门,挫败拜占廷的扩张。527年,波斯从南面远征阿拉伯半岛,赶走了埃塞俄比亚人,成为也门的统治者。

长达几个世纪的连绵不断、旷日持久的灾难性的侵略战争,给阿拉伯人带来深重的灾难,恩格斯指出:“一次毁灭性的战争足以使一个国家在数世纪内荒无人烟,文明毁灭。依我看来,穆罕默德以前阿拉伯南部商业的毁灭,也属于这类现象。”

阿拉伯半岛西南部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灌溉系统废弛,城市一片萧条,商业急剧衰落,南北货运锐减。波斯占领也门时期,大宗印度等地的商品,改经波斯湾,上溯两河流域至小亚细亚和地中海,而不再走由也门经半岛西部红海沿岸,北至叙利亚的路线。传统商路的改变,加深了阿拉伯半岛社会固有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奴隶主贵族阶级,以加重对奴隶、牧民、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压榨和剥削来转嫁因经济危机所受的损失;商业资本流向农村和牧区,用作重利盘剥的本金,利息高达本金一倍以上,因高利贷而破产者,比比皆是;许多依靠过境贸易生活的部落平民,更加贫困,驼夫、搬运夫和以护送商队为业的保镖,无以为生。在这样的条件下,深受苦难的广大阿拉伯劳动人民,忍无可忍,纷纷揭竿而起,半岛各地不断发生奴隶起义。

阿拉伯历史与文化起源(阿拉伯简史时代变迁)(5)

当时阿拉伯社会各种矛盾急剧加深,其中民族矛盾尤为突出。各种矛盾的不断激化,孕育着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面临外敌的践踏,人们要求联合起来,维持民族生存。另外,为了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也为了夺取土地,控制商路,扩大自身权势,得到更多财富,奴隶主贵族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一般农牧民则希望打破氏族部落的分裂局面,获得牧场和沃土,摆脱贫困。奴隶苦于奴役,疲于战乱,也渴望变革,获得出路。因此,实现阿拉伯半岛政治上的统一,已成为阿拉伯氏族部落的共同愿望,成为历史进程的客观要求。这种要求,在意识形态上反映为一种新的一神教必将取代多神教。伊斯兰教便在这样一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当时阿拉伯社会的政治经济变革和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