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线法律服务的现状(越来越普惠的法律服务)
本报记者 陈毅人 通讯员 胡建勋
“十多年前,我们3个人挤在3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办公,凳子上的漆刷了一遍又一遍。现在有了300平方米的大厅,群众办起事来特方便,法律援助的申请门槛变低了、服务内容变多了,便民举措越来越全了。”近日,永康市法律援助中心迎来又一批参观者,中心主任陈志明热情地介绍着。
从2008年至今,陈志明在岗位上坚守了15年,一路见证了中心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越来越普惠的法律服务,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了“信法”。
覆盖面越来越广
“我刚到中心那会儿,申请法律援助的人不多,律师一天就办理一两件案子,大部分都与劳资纠纷和人身损害赔偿有关。”陈志明说。到了2015年,中心的办案量开始逐渐增多,交通事故、工伤赔偿、婚姻家庭、食品药品等纠纷案件也不断冒头。
2015年,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扩大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将涉及食品医药、就业、就学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我省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并放宽了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作为“中国五金之都”,数万名务工人员集聚永康五金产业,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原先发生工伤,职工需要提供经济困难状况证明才能获得法律援助,符合条件的人员较少,因此很多工伤事故得不到赔偿。”陈志明说,现在对工伤事故赔偿纠纷申请法律援助的,一律免于经济状况审查,直接提供法律援助。
如今,中心的咨询人数从每年1000人次增加到了9000人次,办理案件数从223件增加到2350件。为此,陈志明召集了部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大咖”和各司法所所长,组成了新型疑难案件团队,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法律援助方案,提供更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中心的援助工作也不断“迭代”:201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2019年开始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驻值班律师,依法为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2022年,实现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400多个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和法律顾问全覆盖。
今年,法律援助工作进入“国家法”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正式施行,进一步拓展了法律援助的方式、扩大了法律援助范围,对陈志明和同事来说,又带来新的考验。
法援工作越来越规范
如今的永康市法律援助中心,随处可见各类法律文献。书写台大玻璃板下整齐摆放着十几种常见民事纠纷起诉状范文,资料架上放置了25种公共法律教育自助服务资料,值班窗口的法律援助律师桌上搁着《律师每次值班必读》……
这些法律材料,都由陈志明亲自编写。“现在团队工作人员每年代拟800多份仲裁申请书、起诉状,从无差错,中心连续10年零投诉。”陈志明说,高质量办案的背后,是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操作流程。
十多年前,我省法律援助工作没有统一的操作管理办法,大家都是凭经验办事,因此问题麻烦不断。2009年,一位来寻求法律援助的老人,因为告知单上的纰漏,来来回回跑了3趟。老人住在永康最偏远山区,每次过来要坐好几个小时的车。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我,法律援助面对的都是急需帮助的困难群众,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系统的操作管理办法。”陈志明说。接下去的两年,陈志明还编印了近百万字的《常用法律法规汇编》,作为工作人员的指导用书;编写《工作手册》《工作指南》,指导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编印了《法律援助事务办理指南》,提供给每位援助律师……
2019年,陈志明编写的《法律援助常用文书》在司法部官网发布,省内外好多地方都将该书作适当修改后印发给基层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使用。陈志明说,最近,他正打算把最新版本的《法律援助工作手册》寄送到我省其他有需要的地方去。
数字赋能法律援助
中心大厅里的一台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旁,一名群众正根据提示一步步申请法律援助。“这样就算申请成功了,到时候会有法援律师和你联系。”陈志明走过去,给申请者吃了颗“定心丸”。
“从2018年配备第一台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自助机以来,现在永康市的所有乡镇(街道)和部分重点企业园区已实现了全覆盖。”陈志明介绍,这台自助机还为群众提供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司法鉴定等智能导引和自助办理业务。“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可直接在自助机上与在线律师通话进行远程咨询。
“不仅如此,现在的法律援助窗口还浓缩到了一台手机里。”陈志明拿出手机,点开“浙里办”APP里的公共法律服务专区,“手机上也能申请法律援助了。”
就在上个月,中心接到了一通来自四川的电话,来电人老刘称,他的儿子小刘在永康工作,几个月前因涉嫌诈骗被警方刑事拘留。老刘想帮儿子,但请不起律师,被告知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然而,老刘长期瘫痪在床,无法前来永康。在中心工作人员帮助下,老刘下载“浙里办”APP,在千里之外就联系到了法律援助律师。这正是我省数字化改革带来的福音。
15年间,申请法律援助从需要提供乡镇盖章的经济困难证明到如今自主签署《经济困难状况诚信承诺》;从需要备齐所有证据材料到现在的“容缺受理”,先受理、后补齐,确保一次性办结……陈志明说,“作为一名法援人,当事人感受到的方便快捷和法治建设带来的获得感,我感同身受”。
【“数”说】
2011年度,浙江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49万件,解答法律咨询33.83万人次;投入法律援助经费5769.97万元。
2021年度,浙江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96万件、法律帮助案件9.03万件,解答法律咨询76.88万人次;投入法律援助经费22934.47万元。
如今,我省已建立省市县三级案件承办人员库,截至目前,共有入库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1.75万人;在“浙里办”APP、“浙里办”微信小程序(公众号)、浙江政务服务网、浙江法网上线法律援助申请,网上法律援助申请率占申请类案件的90%以上。
来源:浙江法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