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第3大城市(夹在浙江最强的两座城市之间)

2019-05-21 21:0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刘亭

浙江第3大城市(夹在浙江最强的两座城市之间)(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一组看似矛盾、其实并行不悖的世界潮流。我们千万不要和规律对着干,那是要撞到南墙上去的。

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互利共赢、合作发展之路,是应对“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的明智之举。这种大历史观、大发展观折射到国内,也自然而然地会要求内外同步开放,推进国内、尤其是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我觉得第一位的,还是要解放思想,端正心态。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动物,而所有的行动都是靠思想去支配的。思想观念不更新,心态情绪不扭过来,那一体化发展怎么能取得实效呢?

“一体化”的“体”,从根本上来说是体制的“体”。一体化发展是一次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是一个“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开放型发展。

浙江第3大城市(夹在浙江最强的两座城市之间)(2)

本文为笔者在日前“绍兴深度融杭推介大会暨‘杭州·绍兴周’开幕式”上作的一个发言,题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绍兴融杭思路及建议”。

1

深刻理解杭绍甬一体化

浙江第3大城市(夹在浙江最强的两座城市之间)(3)

无论全球如何泛起“反全球化”的逆流,特朗普如何要咄咄逼人地“美国优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都是无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孙中山先生有云:“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咱们不要和规律对着干,那不会有好果子吃。主席和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互利共赢、合作发展之路,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光明大道。在刚刚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主席对此有极为深刻而全面的阐述。

培育建构粤港澳、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平台是应对当下“百年大变局”的战略抉择

面对国际经贸关系、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重整等“百年未见之大变局”,我国正全力培育建构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 城市 科创 开放”战略平台,全力加快全球经济制高点 全球科研金融人才中心 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三者均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决策,也表明三地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合的主战场、主阵地。

长三角一体化实践定将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示范、标杆

三大平台中,粤港澳虽有毗邻港澳和一省之内决策之便利,开放得风气之先等优势,但相比长三角为我国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交叉点,直接面向浩瀚的太平洋,其内外两方面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我认为一点儿也不输于粤港澳。

就像当年邓小平同志感叹“浦东开发搞晚了一点”,其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虽然也稍晚了一点,但我相信,以长三角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和领先的数字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定能后来居上,在实践上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和标杆。

杭绍甬一体化是打造“两层金南翼”挑起“两个金箩筐”的“金扁担”

长三角一体化对于浙江自身的意义和任务,首要一招是强力打造杭州湾经济区,或者说转型升级多年来浙江讲的三大产业带中的杭州湾产业带。杭州湾两岸固然都很重要,但毫无疑问,重中之重是杭绍甬舟这一线。

如果说浙江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就要看杭州湾两岸,一定要努力将此打造为长三角的“金南翼”。而杭绍甬一体化搞好了,则是打造了杭州湾的“金南翼”。杭州湾两岸是长三角的“金南翼”,杭绍甬舟是杭州湾的“金南翼”,如此叠加在一起,杭绍甬一体化就是要打造长三角“金南翼的金南翼”。

绍兴左拥右抱杭州、宁波两大区域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杭绍甬一体化是挑起两个“金箩筐”的一根扁担。绍兴市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通过大开放、大担当,努力成为杭绍甬一体化的“支撑点”,造就挑起“两个金南翼”、“两个金箩筐”的“金扁担”。

绍兴融杭同城,是近期打造“金扁担”的优先事项、重中之重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杭绍甬一体化和杭绍甬舟城市连绵带的形成,必定是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但绍兴的融杭同城,却是优先事项、重中之重。这一步迈不出,其他的我看恐怕也是枉然。杭州、绍兴之间的发展落差明显和融合条件优越并存,既反映出一体化建设的任重而道远,也意味着可拓展升级的空间巨大。

特别是杭州已在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培育、金融科研人才等高端资源储备、一流创业创新生态营造上,明显地走在了全国前列,许多指标甚至超过广州,仅列北上深之后。绍兴融杭同城后的提升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2

全新理解绍兴融杭联甬战略

浙江第3大城市(夹在浙江最强的两座城市之间)(4)

目标是为省内区域一体化提供示范

省委、省政府明确要积极推进杭绍甬一体化、湖州嘉兴一体化、宁波舟山一体化等“三大一体化”。未来还可能推进杭州金义一体化、温州台州一体化等。其中,杭绍甬一体化是目前唯一明确要成为示范区的,要为省内其他区域的一体化提供示范、成为样本。绍兴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全力响应,特别是近期对融杭明显加快了步伐,显示出积极有为的态势,非常鼓舞人心。

核心是都市区建设发展一体化

与湖州嘉兴一体化核心是城市网络化延伸融合、宁波舟山一体化重点是舟山深度融入宁波都市区不同,杭绍甬一体化的关键,是绍兴新兴都市区的加快建构培育及其与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区的对接同城;在积极发挥绍兴对杭甬两大都市区的纽带、聚合作用中,携手共建浙江最大、长三角重要的科创大走廊、都市连绵带。其中加快绍兴滨海新区与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的一体建设,促进智造经济、数字经济、生态经济的做大做强,显得尤为紧迫。

路径是全域参与 先行合作功能区带动

参考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最新进展,需优先选择一批参与各方毗邻的区块,来作为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启动功能区,来融合、带动全区域的一体化建设发展。

绍兴独特的区位交通条件,也要求在省里的支持指导下、大市的统一部署领导下,在与合作方充分沟通协商,达成共识和框架协议的基础上,积极在柯桥区、越城区、诸暨市等地明确功能区块,加快与杭州共建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先行合作功能区,以点带面,助推市域层面的整体合作增进升级。

重中之重是融杭且要同城

绍兴市委市政府已明确融杭联甬接沪的长三角一体化参与策略,行动上已走在了多地的前面。三大策略的重中之重无疑是融杭,这不仅是由两市地理区位先天决定的,也是由产业人文等有着较高匹配度所决定的。绍兴不但要在经济、科研、金融、人才等多方面深度对接杭州,在相关规划计划、体制机制等上加强相向衔接、协商一致;且需进一步在通勤、就业、人居、社保等方面加强同城化努力。

融杭是首要目标,同城是跟进目标,但在进程上部分领域定会存有交叉重叠。杭绍同城当前的样本是广佛同城,相关经验可积极借鉴学习。

积极看待、正确破解虹吸效应

有一种理解,认为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处于外溢阶段,与其开放合作定会利大于弊。而杭州的城市发展正处于极化阶段,与其开放合作很可能会弊大于利。但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实际上,目前毗邻杭州的柯桥区、越城区、诸暨市,都是绍兴市综合实力最强的;毗邻杭州的嘉兴海宁市、湖州德清县、安吉县,也是所在设区市综合实力最强或发展最快的。

而北京市周边,则是有名的“环北京贫困带”。这说明,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生态关系是否良性,本质上取决于取决两者间竞合的市场化程度是否足够高,是否公开公平公正,而不是片面地、静止地看待其各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区域一体化将加剧城市间的竞合。所谓的虹吸效应总是客观存在的。绍兴市委市政府、企业家老百姓都很清楚这一点,即正确应对“虹吸效应”的方式,应该是着力培育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经济的、科研的、教育的、文化的、人才的、人居的等等,全力形成自己的制高点,从而努力实现从梯度的被动承接,向高水平深层次的互动交流、互补合作转变。

若总是担心“被虹吸”,而选择封闭自守、敬而远之,那最后就难免沦为一体化发展的“弃子”。绍兴融杭同城,需积极主动打开心结。这次杭州周活动的隆重举办,正是绍兴高瞻远瞩和开放胸襟的有力宣示,值得大大点赞!

3

绍兴融杭怎么融

浙江第3大城市(夹在浙江最强的两座城市之间)(5)

在融杭战略上,绍兴不仅要“立足绍兴”,充分体现绍兴市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诉求、期许;同时更要“跳出绍兴”,以省域一体化思维和长三角一体化思维,来客观理性评价当下正在实施的杭绍甬一体化建设绍兴行动计划。要在充分肯定现有成就、扩大现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广域合作、全程协同,从更大视角审视、分析绍兴融杭应该如何推进,绍兴在其中应担当好什么职责、需扮演好怎样的角色?

建议绍兴融杭在基本思路上,应是在全力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浙江“四大”建设,特别是大都市区大湾区建设的基础上,按照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基本导向,着力加强以数字产业化培育做强和产业数字化改造升级为重点的经济转型升级,着力加强绍兴都市区培育和与杭州都市区无障碍化对接,着力加强现代化综合交通及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着力加强融杭同城现代化公共服务品质生活共建共享,全力携手成为中国跨市同城做强的新典范,成长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极其重要、富有魅力的组成部分。

浙江第3大城市(夹在浙江最强的两座城市之间)(6)

绍兴融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维度众多,这里仅选择四个根本性的视角,提出以下粗浅的建议。

创业创新为根本,营商环境一流

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依托,是创业创新的活力强、能级强。杭州是浙江创业创新“新四军”(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的大本营,所拥有的创业创新资源很可能并不逊色北上深等一线城市,这也可以通过连年来高端人才的流入为全国最高得以佐证。

绍兴需以融杭同城为契机,加大对“新四军”高针对性、高持续性的宣传和推介,加强在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商议中大力度地优化绍兴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与杭州同等乃至更高水平的一流营商环境,真正在夯实绍兴创业创新基础环境与氛围中,高水平、快速度吸引、汇聚、储备高端资源要素,转化为可以顺利融杭同城的根本保障和支撑。

实体经济为主体,科研金融两翼

实体经济既包括传统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也包括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新业态。绍兴市委、市政府明确定位为先进智造基地,这一定位是恰当的、准确的。充分考虑到绍兴有着完整的纺织产业链,有着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的现实和战略需要。

但要真正实现这一定位,还必须配备好强有力的科研、金融两翼。科研上,绍兴有新昌模式,需进一步推广复制到绍兴大市。同时,要借力融杭同城,深度参与杭州市、浙江省的重大科研专项计划、重大科研装备共建共享上来,进一步提升科研的实力和能级。金融上,包括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金融业态,杭州培育发展是全国最好的城市之一,绍兴需加快引入共赢。

数字经贸为基础,网络纽带增厚

杭州绍兴间的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链的匹配度较高,新经济新业态近年来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断增强。如上虞的e游小镇重点发展的电子竞技产业,相当部分的资本、人才、创意等资源,均来自杭州。

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绍兴需积极深度参与到杭州“网上丝绸之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等建设中来,不断培育夯实杭绍新的经贸一体基础,更新增厚以杭州为中心的数字经贸网络纽带。

平台共建为引领, 产城人文融合

绍兴融杭在加强面上的深度交流、一体合作的同时,可重点选择三个点进行突破:

一是绍兴滨海新区与杭州钱塘新区的平台共建,重点是一体谋划共同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布局、招商与发展。

二是柯桥钱杨新区与萧山区的平台共建,重点是一体谋划共同城市新区的建构与创业、创新、人居、科教等服务功能的共享,深度参与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发展。

三是诸暨临杭产业园与萧山区的平台共建,重点是一体谋划建设以高铁新城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区,积极成为诸暨融杭的主平台新中心。

(作者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