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送礼有什么禁忌(中秋送礼要牢记5个)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就要到了,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历来备受重视。随着节日临近,走亲访友的也多了起来。俗话说:人不走动不亲。尤其是象征团圆的中秋节,正是亲戚朋友、同事、合作伙伴借此机会增进感情的时候。中国是礼仪之邦,过中秋节走亲访友都要带上些礼物,空手拜访难免有失礼节,而在礼物的选择上也颇有讲究,有些忌讳不得不知,如果在送礼时不懂这些规矩,送错的礼品,选错了场合,或是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反而会弄巧成拙。中秋节将至,我就跟大家分享几个关于送礼的忌讳,希望对您有帮助。中秋送礼,要牢记5个“忌讳”,尊重老传统,别好心办错事。

中秋节送礼有什么禁忌(中秋送礼要牢记5个)(1)

第一个忌讳:送礼不注意场合

中秋节送礼有什么禁忌(中秋送礼要牢记5个)(2)

送礼不注意场合的话,好事也会变坏事。送礼的时候不要太张扬,不要扎堆送礼,更不能在公共场合送礼,当着外人的面送礼,这样会给对方带来尴尬。另外,在拜访前,可以提前跟对方说一下,中秋假期,大家的事情都很多,双方确定好时间和地点,这样既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也不会显得太唐突。

送礼不仅要重视礼物,也要重视态度。礼仪,这里的“仪”指的就是态度。送礼时,应落落大方,不必卑躬屈膝,但也不能姿态高傲。拜访时讲话也要注意场合,尽量不说与工作有关的事情,可以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如果你一直在说工作,导致气氛很枯燥,没有感情的问候和沟通,就很难利用节日拜访拉近感情。

第二个忌讳:送礼不注重细节

中秋节送礼有什么禁忌(中秋送礼要牢记5个)(3)

中秋节送礼不仅体现出人们的格局、眼光,也折射出人情世故。都说细节决定成败,一些看着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不加避免很容易好心办错事。打个比方:同样的礼物最好不要送给不同的人,尤其是互相都认识的人,如果是同事间就更要避免这样做,同样的礼物人手一份还是很令人尴尬的。

在送出礼物之前,不要拆掉塑封。有人在送礼前总是想打开礼物看一下,殊不知很多礼物的包装打开后很难恢复,比如塑封包装看似可有可无,但拆掉就不完整了,甚至会让人感觉不是全新物品,非常不礼貌。不过有一个细节要格外注意,送礼物之前要将价格标签拿出来,更为周到。除了这些小细节以外,不知道您还觉得有什么细节需要注意,您也不妨在评论区提示大家一下。

第三个忌讳:不送没有诚意的礼物

中秋节送礼有什么禁忌(中秋送礼要牢记5个)(4)

中秋送礼讲究诚心诚意,要让对方真切地感受到被尊重,所以在选择礼物时要深思熟虑,不可敷衍。礼物不要只重外表,不重质量,如果礼物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么,对方不但不会领悟到你的祝福,甚至还会觉得你的诚意欠奉,这样送礼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如不送。我们举个例子:比如食品类都会有保质期,咱们要留意是否新鲜,临期或过期的都要避免送给别人,这样会让人感到不被重视,甚至会破坏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另外,包装盒要留意是否有污渍或破损,这些细节看似很小,却足以体现出一份诚心。

第四个忌讳:不送寓意不好的东西

中秋节送礼有什么禁忌(中秋送礼要牢记5个)(5)

一些寓意不吉利的东西是不能送的,比如钟表、梨、鞋子和伞等物品,在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里,由于它们的谐音与离散等不好的词汇相近,比如钟表谐音“送终”,梨子寓意着“分离”,伞与“散”谐音,这些都与中秋团团圆圆的气氛相悖,即便关系再好,也要避免,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另外,送礼要契合当地的风俗,某些东西是寓意美好,但在有的地方却是被人忌讳的,送礼前一定要打听清楚。

第五个忌讳:送礼不送单数

中秋节送礼有什么禁忌(中秋送礼要牢记5个)(6)

送礼前,一定要记得了解对方的忌讳,切勿触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送礼的传统风俗禁忌各地也不尽相同,要懂得入乡随俗。

记得小时候,妈妈每到临近中秋时都会把走亲戚的礼物提前准备妥当,而且每家的礼物都是双数的,一般是四样或六样。究其原因,还是咱们自古就讲究“好事成双”这个理儿,这一观念体现在咱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秋家宴准备的菜肴要是双数、中秋挂灯笼也要是双数等等。中秋节亲朋好友之间送的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彼此间一份美好的祝福,所以咱们在准备礼物的时候不能太随意,数量上记得准备双数的,图个顺心和吉利。

中秋节送礼有什么禁忌(中秋送礼要牢记5个)(7)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中秋送礼,为的是让对方开心,说到底讲究的就是投其所好。要让对方看到礼物就会想到你,从而增进亲情和友情。所以,咱们在准备礼物时千万不能随意,尊重老传统,讲礼数懂规矩,别因为无知影响了大家的心情,好心办了错事。

关于“中秋送礼的5个忌讳”,就分享到这里了,大家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的朋友受益!您的每一个留言,和每一个赞,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关注“会吃的荷包”享受美食不迷路!我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