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

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老丛水仙要怎么玩?

有没有超越肉桂的玩法?

先来说说今天遇到的一泡茶,绝对大受启发。

在这风渐起,气温渐渐适宜穿曳地长裙的清晨,小伙伴围在一起聊天,正纠结泡点什么茶来喝方才应景。

这时,来了个有点脸生的大叔,腋下夹着个鳄鱼纹手拿包,看到我们没泡茶,顿时来劲,得瑟地说,来来来我请你们喝泡好的。

从包里拿出个两泡装的武夷岩茶小盒子,抽出一泡茶给我们,剩的一泡,又慎重地放了回去。

拿起来一看,这茶的泡袋颜色倒是挺高级:奔驰祖母绿,堪比李麻花的玛莎拉红。

袋上还印着类似祥云或者海浪的纹路,还有烫金的几个大字,赫然是茶名——木质冰兰枞。

这五个字看得我疑惑不解。

“木质”,说明这茶有木质味;“兰枞”,错用了“枞”字且不计较,兰与丛,两个字说明这是带兰香的老丛。

那么,“冰”字何解?

从来没听说兰花香还带冰感的。

李麻花总结说,这肯定是为了中秋节准备的!冰皮月饼配个木质冰兰丛,绝配!

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2)

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3)

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4)

《2》

沸水泡了它。

喝完没太大感觉。

整体表现力来平平无奇,没有“木质”也没有“冰”感,兰香倒是有一点点。

汤水也没有老丛所应该具有的稠度与浆感。

想起喝武夷山于和伟家的慧苑老丛水仙,那是如何地销魂滋味,那是如何地醇厚稠滑,那是如何的满口木质味丛香?

对比之下,这款冰兰丛,实在是差了一条银河系的距离。

茶不喝好,便研究起泡袋来。

“冰兰丛”,这起名有何用意么?

如果不了解岩茶或者老丛水仙的茶友看到此名,想来脑洞大开,觉得这茶要冰一冰才好喝?

估计行动派真的要把茶汤泡出来放冰箱里,冰一晚上再喝。

除了冰字的出现比较怪异之外,木质冰兰丛五个字组成的这个词组,也是极度令人无法理解的。

要怎么断句呢?

木质/冰/兰丛,还是木质/冰兰/丛?

喝岩茶这么多年,村姑陈只看到过在老丛的泡袋上写“木质味”、“青苔味”、“花香味”的……这些还算正常,在能接受的范围。

现在倒是越整越复杂了,各种天外飞仙般的名字都想出来了,估计到最后的最后,有人能搞出一个“青苔花香木质粽叶丛”来。

究竟为什么,卖老丛水仙的掌柜这么乐于把老丛的香型打在泡袋上?

是了,这就是老丛的玩法!

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5)

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6)

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7)

《3》

老丛的指向性是很明显的。

树龄达到50年以上的水仙茶树,采制而成的茶才能称作老丛水仙。

水仙没有办法像肉桂那样整个十二生肖出来——首当其冲的牛栏坑山场,据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达到“法定”树龄的老丛水仙,这一点,从包装生产方面就可以看出来。

我们去逛卖包装的店铺,里面有大把的通用版“牛栏坑肉桂”泡袋,却没有一个印着“牛栏坑老丛水仙”字样的泡袋。

可见,连包装厂都知道,没人生产牛栏坑老丛水仙,就算印出来也没人买。

当然,武夷山还有很多小众的山场。

但这些山场里有没有老丛水仙的存在,茶农自己都不确定。

所以,即便在肉桂身上已经把山场玩遍玩坏了,但到了老丛身上,毕竟有严格的树龄门槛设在那里,茶农、商家不敢冒险——万一遇到严谨较真的茶客,非要到那个茶山里一寻虚实,不小心是要招来执法部门的!

但是,水仙总是要卖的呀,大家千篇一律都印着“老丛水仙”,又好像太普通,不够吸睛。

于是,把树龄或者丛味直接印上泡袋,便是当下老丛水仙的新玩法。

它基于肉桂的山场玩法之上,看起来,像是一种更高级的玩法。

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8)

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9)

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10)

《4》

这种玩法会不会露馅?

当然会!

大多数时候,印了“木质丛”的没有木质味,印了“冰兰丛”的不知“冰”在何处。

这种名字与事实不相符的茶,自然会招来消费者的疑惑。

不过没关系,茶掌柜对此自有解释:每个人的感官和悟性都不同,你体会不到“木质味”,可能是你的感官不够敏感;你感觉不到“冰”,也许是你的悟性不够。

毕竟把“丛味”拿出来说事,就跟把“岩韵”拿出来说事一样,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举,辨论到最后,顶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没错,争不出个上下高低。

有素质的的,说一句见仁见智,扭头走开;脾气不好的,那就会大辨三天三夜,估计还会约茶下下周。

但是,关于丛味,冰味,等等这些概念,解释权是掌握在商家手中的。一旦有争议,这锅,茶掌柜轻松就能甩开。

而消费者,就惨了。

不过是好奇,喝一次老丛水仙,谁知道会从肉体到灵魂皆被伤害得透透的?

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11)

兰花水仙花的特点(木质兰花冰兰丛)(12)

《5》

其实,把一泡茶的香气、口感特征打在泡袋上,既专业又实用,是挺好的事。

至少说明茶农或者商家对自己的这泡茶、这款产品非常了解,能把它的特色提炼出来,用精炼的词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消费者在品鉴茶叶时,能与之产生共鸣,有时候想说又说不出的某种香恰好就印在泡袋上,便让人省去了搜肠刮肚的烦扰。

但是,描写与介绍,都要建议在真实的基础上,名不符其实的描述,是不可取的。

那些动不动就把“蜜桃味”、“荔枝味”、“冰爽味”、“糯米香”.....印在泡袋上,但茶叶的香气又与这些形容词完全沾不上边,八竿子打不着的茶,就非常不建议上架销售。

写了蜜桃香,却没有蜜桃香;写了丛香却没有丛香,这已经不是批判消费者有没有领悟力的问题了。

是要质疑茶掌柜的RP问题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