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厂已故演员杨雅琴 杨雅琴八一厂花旦
杨雅琴
那些童年不幸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杨雅琴,这个童年极其不幸的女孩,长大后成了明星,光鲜亮丽,吃穿不愁,却一生没摆脱童年的心结,内心凄苦,郁郁而终。
杨雅琴两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当时正值解放前夕,杨雅琴的家乡山东济南,处在国民党的控制中,战火连天。
杨雅琴兄妹四个跟随父亲生活,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豆面、窝头、烧饼、棒子面,都算得上十分难得的好东西。
可连这些,杨雅琴也几乎吃不上。
杨雅琴
父亲大家长作风,还重男轻女,有了好东西,自己先吃,再给儿子吃,杨雅琴只能巴巴看着。
跟随父亲生活的日子,不受重视又辛苦,但好歹有个依靠,几年后,父亲去世,杨雅琴的日子更难了。
哥哥姐姐自己也还是孩子。他们把杨雅琴拉扯大,个中辛苦,不言而喻。
物质上匮乏,造就了杨雅琴刻苦努力,朴素低调的性格,这些特质成就了她的事业。
精神上贫瘠,缺乏关爱,缺乏温暖的成长经历,酿成了杨雅琴婚姻的悲剧。
无论事业怎样风生水起,她的内心总是匮乏的。
杨雅琴
没有从原生家庭得到足够的爱,杨雅琴总希望婚姻能温暖她,丈夫能给她很多很多爱,弥补她童年的缺憾。
可一个人心里的空洞,怎么可能靠另一个人填满。更何况,杨雅琴心里,有个源于不幸童年的无底洞。
一、祖师爷赏饭吃的演员1960年,杨雅琴16岁,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眉眼标志,身材高挑匀称,扔进人堆儿里,是绝对不会被埋没的美人胚子。
16岁,花一样的年纪,爱美的年纪,可杨雅琴却连件体面的衣裳都没有,同龄女孩子有父母疼,有漂亮衣服穿,她却只有羡慕的份儿。
哪怕是清贫的日子,也是哥哥姐姐拼了命撑起来的,杨雅琴不敢抱怨。
她从小就学会了把苦往肚子里吞,懂事得让人心疼。
杨雅琴
时值济南军区前卫话剧团招收文艺兵,杨雅琴想要试一试。
为了杨雅琴能体面地参加考试,姐姐拿出了压箱底儿的婚鞋,这双鞋她只结婚时候穿过一次,之后就再没舍得穿。
姐姐还扯了几尺布,给杨雅琴做了条裙子,不是什么好布料,却是姐姐能买得起的,最好的布料。
看着姐姐忙碌的身影,杨雅琴眼中含泪。
等待结果的日子,杨雅琴度日如年,得知她被录取,一家人高兴得像过年。
杨雅琴和友人
话剧团的工作轻松、稳定、体面,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杨雅琴开心极了,终于能吃饱穿暖了,终于能过上好日子了。
遗憾的是,她没能进入演员科,而是被分配到服装管理科。
幸运的是,杨雅琴外形俊美、气质朴实,完美贴合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算得上祖师爷赏饭吃。
“所谓工农兵形象就是说,她总得粗犷豪放,当然她也要浓眉大眼,不要娇滴滴,不要柔柔柔弱弱的。”
1961年,杨雅琴17岁,赶上《地雷战》筹拍,到她的单位选演员。
杨雅琴和友人
她只是个服装管理员,本没资格参加筛选。之所以叫上她,是因为剧组需要大量群演,全体工作人员都被拉去充数。
杨雅琴也是抱着凑数的心态去的,没曾想被导演一眼相中,出演了“田嫂”的角色。
即便田嫂不是主角,杨雅琴仍旧很珍惜这次机会,用心地诠释她。
电影播出后,田嫂面对鬼子又害怕、又勇敢的农民兵形象深入人心,广受好评。
杨雅琴只管闷头做事,把角色演好,既无奢求,也无妄念,演完田嫂,她默默地回到原单位,继续和衣服打交道。
杨雅琴
一晃就是四年,杨雅琴做着单调的工作,一复一日,就在她以为,会一直平淡到老的时候,她遇到了“娟子”。
1965年,杨雅琴21岁,《苦菜花》开始筹拍。
《苦菜花》的故事,以抗战时期的山东为背景,导演组想找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大妮儿来演“娟子”,于是到济南军区前卫话剧团选角。
导演挑人的时候,杨雅琴正埋头在仓库整理服装,照例没有参加演员选拔。
导演把到场的演员从头到尾打量个遍,然后皱着眉头问:“怎么没看到《地雷战》里那个田嫂?”
杨雅琴剧照
单位领导没想到,杨雅琴也没想到,八一制片厂的导演,竟是为杨雅琴而来。
应导演要求,单位领导叫来了杨雅琴。
面对大导演,杨雅琴既兴奋又紧张,眼睛不知道该看哪儿,嘴巴也不知道该说啥,大脑一片空白。
“她本人,比电影里看着还要好。”
见过面后,导演便在心中拍板儿,“娟子”找到了。
同组的演员,既专业又有名气,“非专业人员”杨雅琴,压力很大。
困难很多,但她总能克服。
杨雅琴剧照
没有表演经验,那就听话,导演让怎么演,就怎么演。缺少表演技巧,那就真情实感,用真挚的情绪打动观众。
拍摄期间,杨雅琴正处在发育期,爱长肉,随着拍摄的进行,她脸上,身上越来越胖,导演着急了。
“你这可是个大问题啊,越拍越胖,那可不行。”
听了导演的话,杨雅琴也着急了,好不容易得来的角色,可不能就这么泡汤了。
为了减肥,杨雅琴成宿成宿地不睡觉,又高又陡的昆嵛山,一天爬两趟,不断地消耗自己,以争取机会。
杨雅琴
为了呈现一场打戏,杨雅琴在泥地里跟对戏的男演员,反复拍了十几遍。
地上尽是石头、杂草,拍完这段戏,杨雅琴擦破皮了好几处,有的地方甚至擦出了血。
但她不在乎,只要能把角色演好,她什么苦都愿意吃。
“这也是演好戏很重要的素质啊。”
二、人生瓶颈,家庭事业双危机凭借在《苦菜花》中的出色表现,杨雅琴被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成为一名正式的演员,并获得出演《南海长城》女主角的机会。
杨雅琴
可惜,那一年,是1966年。
吃了许多苦,刚刚看到曙光,杨雅琴就再次跌入黑暗里。
囿于时代,《南海长城》没能开拍,杨雅琴这个“女主角”也被送到山西曲沃农村,踩在烂泥里,种水稻。
那一年,中国十分讲究成分,即便杨雅琴的父亲已经去世好几年,也要被拿来说事。
受父亲牵连,杨雅琴被认定为成分不好的人,面临被批斗的困境。
出生即乱世,杨雅琴苦怕了,这一次,她想少吃点苦。于是按捺住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嫁给了一个根正苗红,成分很好的人。
杨雅琴剧照
得益于这段婚姻的庇佑,那段特殊的日子里,杨雅琴吃穿不愁,还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
然而她对婚姻的期许,不止于此。
丈夫太过于木讷古板,不知爱情为何物,在他看来,老婆不过是生孩子,过日子,伺候父母的人,杨雅琴再美,他也不会爱护分毫。
若换成个普通女人,这日子倒也过得,偏偏杨雅琴,需要很多很多爱。
走进婚姻的杨雅琴,像一只饱受摧残、好不容易有了家的流浪猫,敏感、胆怯、自卑,需要很多很多鼓励、包容和爱来治愈。
杨雅琴
这个童年不幸的女孩既不会爱自己,也不会爱别人,所以无论她多优秀,都很难得到别人的爱,毕竟爱是相互的,是需要经营的。
杨雅琴想要的,或许不是爱情,而是一个懂她的人,一个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治愈她的人。
很遗憾,她的第一任丈夫并非良人。
丈夫孩子,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生活的琐碎无时无刻不在消耗她,为了排解痛苦,杨雅琴开始酗酒,并最终结束了貌合神离的婚姻。
那段文化有罪的日子里,杨雅琴失去了荧幕,失去了一切,生活日渐黯淡,人也没了方向。
杨雅琴
三、努力绽放,花期绚烂1974年,杨雅琴30岁,《侦察兵》开始筹拍,她的人生再次迎来转机。
重新回到荧幕的杨雅琴,饰演了演艺生涯的第一个女主角,自此,开启了属于她的黄金时代。
王晓棠之后、刘晓庆之前,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杨雅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电影第一花旦。
那时候还不兴粉丝经济,不兴合照也不兴签名,但总会有人认出杨雅琴,然后兴奋地直跺脚,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拍摄《蒙根花》的时候,杨雅琴的名气已经相当大,就连跟她对戏的男演员,都把她当成偶像,当成梦中情人。
杨雅琴剧照
名利面前,杨雅琴一刻不曾昏头。
编剧李文化回忆,杨雅琴一定是“先把戏准备好了再玩”。
作为主演,她的戏份很多,不拍戏的时候,基本都在房间里,看剧本,做笔记。
剧组里常常有酒局,作为当红花旦,杨雅琴是十分抢手的客人,但谁请她也不去。
“基本没见着她这儿吃饭,那儿喝酒去。”
“她基本的时间都用在钻研角色上,读剧本上。”
不管多红,杨雅琴都不娇气,连骑马的戏,也要亲自上,能不用替身就不用替身。
为了完美的表演效果,一个勒马的镜头,她都要拍上十几遍。
杨雅琴
马术演员一遍一遍地教,杨雅琴一遍一遍地学,一遍一遍地做,不厌其烦。
那个年代的还不兴抢c位,红得发紫的杨雅琴,在拍集体合照的时候,甚至都不在第一排,只在一个角落里,露出半张脸。
苦难的童年,把努力、谦卑刻进杨雅琴骨子里,伴她一步步走向辉煌。
四、飞蛾扑火,结局凄凉八十年代初,迎来事业巅峰的同时,杨雅琴还迎来了爱情。
她的第二任丈夫,是她的粉丝,他崇拜她,爱慕她,仰望着她,小心翼翼把她捧在手心里,像捧着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杨雅琴
初遇,杨雅琴幸福得好像飘在云端,一伸手,就能摘到月亮和星星。
他一瞬不瞬地注视,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她想要的爱情啊。
遇到他,杨雅琴对爱情的渴望重新被点燃,一发不可收拾,丝毫不留余地。
1984年,杨雅琴40岁,正处在事业的巅峰期,却离开了赖以生存的荧幕,在八一厂办理了内退。
杨雅琴依赖荧幕,不仅因为它是经济来源,更因为它是精神寄托。
虽然先天条件优越,但岁月败美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杨雅琴的形象,渐渐不适合饰演女主角。
杨雅琴
巅峰期过后,杨雅琴不得不给新生代女演员做配角,她的演绎道路一向顺风顺水,很难调整心态面对巅峰过后的落差。
她不怕苦,但怕失落。
观众的追捧,导演的重用,同行的敬重,是她赖以生存的给养,当这些渐渐远去,她感到不安,匮乏的心变得焦躁,变得无所适从。
恰好这时,她遇到了第二任丈夫,索性急流勇退,回归家庭。
她以为新的婚姻能够给她温暖,成为她的避风港,却没想到,褪去光环的时候,她也一并失去了丈夫的爱慕。
杨雅琴
离开了荧幕,离开了掌声、喝彩,杨雅琴的心更空虚了,生活再次失重。
不幸的童年,教会她吃苦,却没给她足够的能量,支撑她面对挫折。
她缺乏爱,也没有能力创造爱,无力自己填补内心的空洞,只能向外索取。
她像只精神寄生虫,不断向丈夫索取爱、索取关注、索取情绪价,变得小心敏感,患得患失。
这样的她,别说光彩照人,人见人爱,甚至面目可憎,让人见了就想躲。
渐渐地,丈夫看向她的时候,眼里不再有光,甚至充满了厌弃。
她不再是云端的仙子,他也不再小心翼翼捧着她。
杨雅琴
婚姻再次陷入僵局,杨雅琴想不通问题出在哪,只念一个满心满眼都是她的人,背叛了她,气结于心,郁郁终日。
她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凡生活不顺遂,就会迅速沉沦。
她曾常年酗酒,直到对酒精免疫,为了麻痹自己,她又开始抽烟,一根接一根地抽,没完没了地抽,直到患上肺癌。
1996年,杨雅琴回到北京,进行手术,摘除了两片肺叶。
1997年,杨雅琴53岁,因癌细胞扩散,在北京去世,葬礼上,两任丈夫谁也没来送送她。
“她这一生,总是想追求一种真情的东西,但是她这一生都没追求到。”
杨雅琴
一个童年很苦的人,只要一点点甜,就能忘掉曾经的苦。
一个童年缺爱的人,却需要很多很多爱,才能填满内心的空洞。
童年不幸,使得杨雅琴自卑敏感,总是要通过别人的肯定,来确认自己存在的意义。
在聚光灯下,她披荆斩棘,无往不胜,在灯火阑珊处,她溃不成军,自轻自贱。
她甘愿为爱牺牲,却不懂得爱要经营,想要得到很多很多爱,就得拥有很多很多爱。
她对爱情,对婚姻的憧憬,全部来自幻想,总以为能有一个人,给她很多很多爱,疗愈她的童年。
她不懂,能够为她疗愈童年的,只有她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