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

002号知识发布会主讲人:罗振宇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1)

这些年,有一个时刻,我总是非常沮丧。那就是每次我逛完书店,出来的时刻。一面是阳光刺眼,一面是满心悲凉。

老天,那么多书,那么多好书,那么多吸引人的题目,那么多我想去探究的角落,那么多时光,那么多山川,那么多奇思妙想。

但是算都不用算,我都知道,穷其一生,我也不可能看完这么多书。哪怕只是翻一遍,也不可能。

2016年,中国共出版图书262,415种。全球每年是220万种。

人类到现在一共出版过多少种书呢?有人算过,3.1亿种。就算你一天能翻看10本,那你准备要活1000辈子,才能大体浏览一遍。

如果把所有的阅读材料算在内,就更加令人绝望了。仅仅互联网上,页面数量超过了60万亿个,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几十亿个的速度增长。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一物不知、引起为耻。”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一本书我买了,但是实在没有时间读。

一代有一代之体,一代人的问题,总应该一代人自己去解决。

今天,这里是得到APP的第二场知识发布会,在2017年的秋天,我们为您带来了一个工具型的产品,一个当前知识困境的解决方案——「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我们清楚地知道,在有了这个产品之后,我们的阅读生活,我们的求知生涯,从此就不一样了。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2)

我们为这个产品,筹备了一年。从一天新增一本书,到每天新增三本。未来3年,这个产品将是中文世界里最大的知识转述版权库,至少涵盖一万本书。

它不是电子书,它也不是有声书,它的着眼点是帮助你省时间。所以,我们会邀请各个领域的高人,对那些人类历史上的那些书,不管是经典书、热销书还是冷门书,只要对我们这代人还价值巨大,我们就为它做出一个口语化、精简化的解读版本。在30分钟的时间内,帮你读懂这本书的精华。让你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扩展自己的知识疆界。

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

它起源于我们的一个思考——书,到底是什么?

书,你当然可以理解成知识的库房。但是因为太多,叠床架屋、汗牛充栋,时间长了,就难免有些角落,人迹罕至,积满灰尘。

但是在我们眼里,书不是完成品,不是已经在那里的东西。没有被你读过的书,其实在你的生命世界里就不存在。每一本书都是进行时。

书的背后,都是人,活生生的人。

他们是你派出的哨探,前往各个方向。他们每一个人都抵达了你知识的边疆地带。然后又快马加鞭,赶回来向你汇报。

书写的时候,那是前方瞭望,作者是主人。阅读的时候,那是听取汇报,你才是国王。

所以,他看到了什么很重要,他怎么向你报告更重要。

所以,信息量很重要,但是你获得这些信息的效率更重要。

所以,报告本身很重要,但是关于这个哨探的周边信息也重要。

写书的人是不是靠谱?他那个时代有哪些独特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是已经时过境迁?他有哪些难言之隐?他有那些话欲言又止?他有哪些见解已经被后人迭代?他有哪些智慧光芒存留至今?什么该逐字阅读,什么该草草掠过?

这些言外之意,书本身不会告诉你,但是,我们的专业解读者可以给你指引出来。

所有内容来自于书,但能提高效率,而且还能超越书本身,这是我们的小小野心。

每一本书的生命,都将苏醒在和你真正相遇的时候。当你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的时候,书才会被再一次点燃。

一代有一代之体。在这个时代,我们有了手机、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这是一台全新的、巨大的复印机,和古腾堡时代一样,我们这代人会把过往的知识,用新的形式再生产一遍。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3)

让我们重新回到书的真相。心理学家荣格说,“我们所谓的现代人,他伫立在高岗上,或在世界最边缘。他眼前是茫茫一片未来的深渊,头顶上是苍穹,脚底下是全体人类的历史。”

好,现在假设,我就是荣格所说的那个现代人。

以我自己为圆心,通过这个产品,我分别向五个方向发出了我的使者。

第一个方向,去,到历史深处去,替我向回看。

第二个方向,去,到未来远处去,替我向前看。

第三个方向,去,到我的周边去,替我瞭望我未曾抵达过的地方。

第四个方向,去,到我的内心去,向我汇报我生命的可能性。

第五个方向,去,到头顶的星空去,告诉我那些极远处的消息。

下面,我就向大家汇报,作为「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的用户,我自己的收获。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4)

1.回首篇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5)

第一个方向是向回看——回首。

「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里,有很多历史方面的著作。其中,有一本,我非常喜欢——吴军老师的《文明之光》。

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很多人类文明成就诞生的过程。你觉得它是科普?是入门?不对,这是一本认知颠覆之书。

我在听这本书的时候,经常升起一种奇怪的感觉:都说细节是魔鬼。不对,细节还是天使。一旦历史进程的细节被展开了,历史本身的面目也为之一变。

不信?我今天就跟大家聊其中的一个故事——青霉素的诞生。

世界上恐怕还没有第二种药能够像青霉素那么神奇。它一旦发明,就在瞬间治愈了许多困扰人类几万年的病,尤其是各种外伤感染,把人类的平均寿命从45岁提高到了60岁。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6)

这么神奇的药是怎么发明的呢?

如果你去查历史书,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青霉素,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跟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就这么简明清晰。

如果你有兴趣进一步探究的话,顶多你还会看到一则很有趣的小故事。

弗莱明在实验室里培养了一批病菌。有一次他去休假。回来后发现,咦?培养皿里面长了霉菌。再仔细一看,霉菌周边的病菌都死了。这是不是就说明,霉菌有杀死病菌的功效呢?这个偶然的发现,让人类知道了青霉素的存在。

好了,故事讲完了。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字——弗莱明;一个年份,1928年;一段无心插柳的趣事。我们的求知欲得到了安顿。

事情就完了吗?不,不是这样的。

知识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当你没有深入到细节和过程的时候,我们只是浮光掠影地获得了一些脸谱化的知识。一个名词,一个概念,就算你记住了怎么样?掉脸就忘。当吴军老师把一个点展开的时候,你会发现妙趣无穷,你会大为惊讶。

你盯住这个年份再看一眼,我们都知道,青霉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才大规模派上用场的。那是1939年之后的事啊。差着十几年呢?这十几年在干什么?

弗莱明的论文发表了,但是石沉大海,没有人关注。10年间,弗莱明就像是一个被困在山洞里的人,独自守着这个小火苗,不让他熄灭。他反复做实验,但是实验效果时灵时不灵。有的时候令人振奋,更多时候又令人沮丧。

为什么呢?因为剂量不够。

我们大多数人都到医院打过青霉素。一针青霉素通常是60万到80万单位。那弗莱明当年培养的青霉素,剂量是多少呢?每一升培养液只能产生两个单位的青霉素。2比60万,什么概念,30万倍,这个差距就是地球和太阳的质量差距。

你算一下就知道了,这一针青霉素当时所需的培养液可以灌满一个25米的短道游泳池。这么低的浓度,加上不正确的使用方法,效果不好也就没啥奇怪的了。最后连弗莱明也坚持不下去了,放弃了这项研究。

10年就这样过去了。一直到出现了另外一个人,弗洛里。他是英国牛津大学拉德克利夫医院的病理学家和实验室主任。历史就是这样,创始人独得美名,但是需要等到一个关键性人物才能真正揭幕。

弗洛里注意到了弗莱明的论文,然后开始研究。这个时候二战开始了,研究条件非常艰苦,包括牛津大学也不例外,连培养青霉菌的容器都凑不够。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项研究一旦突破,会在战场上救下无数条人名,所以,拼了。

弗洛里的研究团队,用每周两英镑的超低薪水雇用了很多当地的女孩,她们每天就只从事一项简单的工作——培养青霉菌。

没有足够多合适的容器怎么办?这些女孩就在牛津大学里把能找到的各种瓶瓶罐罐都用上了,包括牛奶瓶、罐头桶、各种锅具,甚至是浴缸。把牛津大学变成了霉菌工厂。这些女孩,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霉菌女孩”。

一年的艰苦工作,终于证明了青霉素的有效性。

这时候,美国人也参与了进来,大型制药公司也参与了进来,但是产量还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个地球和太阳的差距,一罐溶液和一个游泳池的差距,怎么把产量提上去?

到了1942年的夏天,弗洛里手下的一个实验员,去买水果,发现了一只发霉的哈密瓜。灵机一动,把这只哈密瓜带回了实验室。发现这种霉菌,效果奇好。产量大幅度提升。如果没有这个偶然发现,青霉素距离实用,还不知道要走多远的路。

在接下来,接力棒又传到了商人手里,全美国有21家制药公司参与了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整个1943年,美国生产了210亿单位的青霉素。听起来数量很多吧?

但是你算算,不过只能救治一万人次伤员,远远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更别说给老百姓使用了。当时,加班加点生产青霉素被视为一种爱国行为。当时有一条标语:“今天每生产一支青霉素,几天后就能在战场上挽救一条生命。”这条标语贴在工厂里,印在工人工资的信封上。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科学家、技术人员、工资低的可怜的普通工人,解决了无数细小的难题。

到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美国准备了230万支青霉素针剂,保证每一个英美军队的伤员都能得到救治。

到了1945年,美国青霉素的产量达到6.8万亿单位,是前一年的四倍。

到了1949年,美国的青霉素产量达到了1332万亿单位,价格也从每支针剂20美元降至不到10美分,这样,青霉素便开始在全世界得到普及。

而到了现在,全世界90%以上的青霉素都是由中国人生产的。

我是在吴军老师的这本《文明之光》里看到这个故事的。

它让我有一个很重要的领悟。

过去,我们总是把一个发明和一个科学家的名字绑在一起。人类文明好像就是有科学家组成的灿烂星空。

但是通过青霉素的故事,我们突然发现,发明不是某个幸运儿被上帝恩宠的故事,它不是某个天才孤独的表演,原来,它是一场千军万马和生命赛跑的故事。

偶然的发现,随时都可能发生,比如中国唐朝时候就有做鞋的工匠发现,把发霉的浆糊抹在伤口上可以帮助愈合。这就是青霉素的效应啊。但是又怎样?没有整个社会系统的配合,没有一支接力赛的队伍,再幸运的偶然发现,都不会变成人类文明的真实财富。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中国的毕昇和德国的古腾堡。同样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人,为什么毕昇只能在《梦溪笔谈》的角落里找到他的传奇,而古腾堡却能开启一个时代?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从一个角度来回答那个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中国人发明了风箱和水车,这两样东西加起来就是蒸汽机,但是为什么中国人偏偏最终没能发明蒸汽机。

社会环境的综合的支持,才是一个奇思妙想得以成为人类财富的根本原因。

你看,这就是知识的趣味。知识不是一堆信息,不是几个孤立的概念,知识能让我们重返真实的历史现场。一个概念,一旦通过一本优秀的书展开了细节和过程,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每天听本书」产品中,我们为你制作了大量历史类的好书,它们会把我们从孤立的知识世界中拯救出来,帮我们找到万事万物的联系,帮我们看清脚下的文明地层是怎样一层层地累积起来的。

一个好产品的打造,重要的不是什么最原初的创意,什么灵光一现的东西。而是你的时代,有没有给你这个机缘,有没有为你准备好基础设施和相关条件,有没有大量的合作者愿意参与到你的事情里来。

我们的「每天听本书」产品,也是一样。它不是我们一个团队能够胜任的事情。过去一年间,我们邀请了132位作者,35家内容生产机构加入到这个计划里来。我们惊讶地发现,他们每个人,似乎都为这个产品做了常年的准备,似乎就在等待这个邀请。

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一家合作伙伴,中信银行。中信银行,今年正好是成立30周年,他们现在一共有6000万客户,不过,这一次我们合作,他们给客户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知识分享人”。在中国的银行业内,是中信银行第一次提出了用知识回馈客户,这和我们得到APP的精神十分契合。每天一本书产品上线后,除了在得到平台,中信银行中信红权益平台将作为唯一一家授权首发平台。

顺便透露一个我们做事情的心法。一件事对不对,在没做的时候,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先去大胆地试。试什么?不仅是试探市场的反应,更重要的是试探合作者的反应。如果一件事,刚一启动,你就发现有很多合作者乐于加入这场你发起的协作,他们似乎和你一样,已经为这件事思考了很久,准备了很久,那么,恭喜你,这件事大概率就是要做成了。

中信银行将为他们的客户买单,让他们率先体验「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为大家的终身学习做点事情。中信银行的客户,恭喜你们!

感谢加入「每天听本书」产品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机构。是你们高水平的知识解读能力,将最终成就这个产品。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2.前瞻篇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7)

刚才我们讲的是「每天听本书」产品中的历史题材,是文明的回望。

现在我们换一个方向,往前看。看看在不远处的未来,正在发生什么变数,它又在怎样影响我们的现在。

在「每天听本书」的产品中,我强烈推荐一本书的解读版——《百岁人生》。

这书就是提醒大家一件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这代人有很大概率能活到100多岁。也就是说,如果我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今年44岁,一半还没有活到。今天在场的大部分人都可以说,“人家还是个宝宝。”

但是,您先别高兴,活得长虽然是好事,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过去的三段式人生规划,没有用了。

所谓三段式人生,大概就是30岁之前,学习成家立业,30岁之后在社会和家庭中顶大梁,60岁之后退休回家,安度晚年等死。可是如果能活100岁,这个安排就出问题了。

《百岁人生》那书里做了很多推导,比如人的伦理观会变化,过去相对不变的人是受尊重的,而未来敢于抛弃存量的人才是有道德的。再比如,人的婚姻选择会更加慎重,因为选一个人,要跟他在一起的时间实在太长了。还有,人的资产也会从金钱变成了信用和人脉,等等。

这本书最触动我的地方,是它提醒我,退休这件事我们这一代人必须重新考虑。

我在办跨年演讲的时候,曾经立誓要干20年,这就是按照我60岁退休来算的。

可是今年我越想越不对劲,60岁可不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后面很可能还有黑洞洞的40年啊。那是多么漫长的时间,我从婴儿到现在也就活了40多年。这退休之后40年怎么过?

我把它称之为“40年黑洞”。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人遇到的最大挑战,现在就必须开始考虑和安排。

首先,现在社会的养老体系,根本就没有做好为这么多老人服务的准备。到时候什么样,谁也不知道,没准有钱,你也买不到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我们老了之后,钱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活100岁,那很多假设就不成立了。比如说我前半生积累财富,后半生消耗财富,这个已经不成立。

你可以想想,当年80年代万元户多么风光,可是假如他们当时把一万块钱存在银行到现在,连本带利也不会不过10万。所以我们这代人想要依靠储蓄来维持60岁之后的生活,你得具备什么样的理财能力,才能跑赢通货膨胀啊?

好,就算你有钱,你也得有能力保卫这笔财富。

你看,我们现在身边有很多老人,有钱有社会地位也有知识,年轻的时候也很精明,可老了为啥总被骗呢?买什么保健品、各种金融传销骗局,还有主动跑到银行给骗子打钱的。前两天,一位警察跟我讲,在储蓄所里,警察拦着老人不让给骗子汇款,老人真跟你急。就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环境的信息感知能力下降,对新的行骗手段和各种新技术不敏感甚至是排斥,按照之前的生存方式,很难不被骗。

所以你看,首先我们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60岁之后的40年,我们的身体可能还健康,但认知和脑力不可避免地要衰退。每天的太阳照常升起,但你每天都要带着前60年积攒下来的私心杂念、陈旧的习惯和偏好继续往前走,我们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跟上这个时代。

衰老,不只是身体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我们接受新信息、新事物的能力下降。从我们身边的很多老人,就可以观察到这个现象。他们普遍排斥新事物,喜欢的歌和娱乐内容都是很多年前的;他们舍不得花钱,也不晓得如何花钱;他们不认识新的品牌,也不会使用各种新工具。你知道的,在现在的大城市,如果不会用手机上网,连打车都越来越困难。

这里说的衰老,不是指身体,而是指跟不上时代。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8)

想想我自己,去年一年,最高兴的事情之一,是我爸妈爱上了网购。你看,他们那么大岁数,还在尽力延缓衰老。

最沮丧的事情,是有一次我正在跟我的一位朋友吹牛,说我最害怕落后于时代,天天迎头赶上。那位朋友看了我一眼说:“你30岁之后爱上过什么歌吗?”

我想了想说,还真没有。会唱的还是那些老掉牙的歌。

他说:“对,这就是衰老,你以为自己跟得上时代,没用的,你喜欢的歌不会骗你。”

这个时代的衰老,最可怕的是,你自己并不知道已经衰老。

《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说的一句话,他说:“现代社会给我们的双重惩罚是,既让我们衰老得更早,又让我们活得更长。”

等我们这代人老了的时候,新工具会更多,更复杂。现在老人身上发生的一切,会不会在我们的身上再发生一遍?

我觉得很有可能。那你说怎么办呢?

没有别的办法,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学会过一种无限升级的生活,来应对那个“40年黑洞”。

过去,人受教育,掌握一门知识或者手艺,然后应用到退休问题不大。所以才有人提倡要干一行爱一行,进一个单位要忠诚于一个单位。

可是你想到没有,现在产业迭代速度这么快,有的新兴行业从兴起到衰落,也许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你就是想对这个单位、这个行业,奉献终生也做不到啊。我们如果能活100岁,一生要跨过的行业就可能有好几个。

所以我们必须有一种能力,就是不断扔掉存量,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的生活阶段。60岁再去上个大学,65岁甚至是70岁再去干一件全新的事,甚至创个业,未来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常见。

未来的世界没有一个固定的状态。不断的升级,这才是未来的常态。

这就像我们用手机上的App,不会有任何一个App说这就是我的终极产品了,每天每周都有大量的App要求我们对它升级。

人也是一样,除非你死了,活着就要升级。不升级,就淘汰。

建议大家到「每天听本书」这个栏目里,去找到这本书——《百岁人生》。为那个“40年黑洞”早做准备。

你看,寿命延长,这几乎是确定性的好事。但是这件好事还给我们的一生带来如此大的变数,更何况那些前景不明的技术和趋势。

人工智能会不会让大量的人失去工作?基因技术会不会让人类的伦理道德遭遇困境?游戏化会不会泛滥成灾?区块链技术会不会颠覆我们的社会结构?我们正在为这些事情忧心忡忡。

这也是那些好书的价值所在。

它帮助我们在走向变化莫测的未来的途中,有了一些确定的路标。

真正重要的,不是未来的样子。而是我们能在这些书的帮助下,从眼下的生活琐碎中暂时摆脱出来,找到更宏大的人生坐标和意义之网,不断跟随趋势,自我进化。

在「每天听本书」产品中,我们收纳了很多这类趋势性的作品。

其实,这个产品本身也在不断的进化中。我们不仅要对已经做过的书,再反复请高手不断地重新解读,做出各种各样的迭代版本。我们还要密切追踪最新的书,让你随时分享人类精英的那些奇思妙想。

把已经存在的知识,用你最方便吸收的方式再生产一遍。正在喷涌而出的知识,用最高效的途径让它成为你的财富。

这是我们能想到的,在这个时代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3.旁顾篇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9)

我们回望了历史,也前瞻了未来。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原点,也就是自己,第三次出发。这次,我们前往的方向是——别人的世界。

别人的世界重要吗?本来没那么重要。因为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默认设置。我们都知道经济学有两块基石——“分工产生效能,交换带来价值”。

200年的现代化,就是我们不断分工的过程。每一个人只做一点点自己熟悉的事情,剩下来的需求,全部到市场上去购买。

知识也是这样,每个人攀爬一个非常小的金字塔。不管你的目标有多么伟大,你只能做分工中的事。就像一位在 Facebook工作的数学天才说的那样——“我们这一代最优秀的头脑,居然是被用于思考如何让人们点击广告。”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荒谬?但是没办法,这就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事实,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精细化分工的结果是两个:

1.我们越来越省心,越来越精专。用手机,你不必知道里面是什么。住房子,你不必知道盖房子的流程和材料。连端起杯子喝水,我们也不必知道一个玻璃杯子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2.我们越来越无知。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其他部分越来越少了解,以至于错过了太多的精彩。

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言,未来有一种知识分享的类型会崛起,它就是——“通识”。通识不是学术,那是内行讲给内行听的。通识也不是科普,那是为要入门的初学者准备的。通识是内行的顶尖高手,把自己行业内的顶尖心法,变成别的行业里的人创造力的源泉。

比如,我们不想当医生,但是我们想知道一个顶级的外科大夫是怎么组织一台手术的。我们当不成设计师,但是我们想知道一个设计师在灵感枯竭的时候是怎么重新点燃自己的。我们没有自己的足球俱乐部,但是我们想知道一个顶级的足球教练是怎么组建自己的球队的。我们当不了顶尖的大厨,但是我们想知道一个有几十年经验的行政总厨是怎么管理后厨的那些跑冒滴漏的。

以上这些,都是通识,是我们跑到别人的世界里张望,然后反过来滋养自己的世界。

在「每天听本书」产品里,有好多这样的好书。比如这一本——《清单革命》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10)

它的作者是葛文德大夫,是白宫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也是《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100位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入选的医生。

一个专业的医生,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不断地在和外行分享“通识”。他写了《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最好的告别》。当然,我自己最受启发的是这一本——《清单革命》。

我们先来看医生面对的问题。

每年,全球至少有700万人在术后残疾,而至少有100万人没有走下手术台。其中有想当一部分是因为医疗事故。

为什么?难道全是因为医生不负责任、粗心大意?不是。是因为现代医疗系统太复杂了。

目前,人类已知的疾病超过13,000种,治疗方法也是数万种。医生可用的药物有6,000多种,有4,000种医学和手术步骤。在重症监护状态下,每位病人平均24小时要接受178项护理操作,而且每项操作都有风险。

看着这些数字,你就明白,不管医生们有多负责,差错都是无法避免的事情。现代社会的复杂程度,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人的脑力负担。正如生物学家威尔逊说的,“人类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有旧石器时代的情绪;中世纪的机构;神一样的技术。这极其危险。”

怎么办?

医生们摸索出来的方法就是——凡事列出清单,然后逐步执行。

比如,因为列出了一张清单,美国著名的霍普金斯医院里,原本经常发生的一种感染的 比例从11%下降到了0。

再比如,1935年,波音公司研发出被称为“飞行堡垒”的B-17型轰炸机,操控复杂程度大幅提升,但是他们并没有给飞行员更长时间的培训,也不是给出一厚本说明书,而只是编制了一份检查清单。自从这张看似愚蠢的飞行清单投入使用后,这种轰炸机安全飞行290万公里,被美军订购了13000多架,在二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空中优势。

所以,清单是什么?它不只是一张纸,甚至不只是一个工具,它其实是人类应付现代复杂事物演化出来的一个大脑外挂系统。

清单为什么会有用?因为它比大脑可靠。使用清单,就把工作流程从依靠回忆和经验,变成了一种可视化的强制约束,从而确保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证重要的环节不被遗漏。大脑有了这么个外包商,繁重的记忆工作的负担被减轻了。让大脑干它最擅长的事,那就是在关键时刻做关键判断。

这么多年来,“清单革命”已经不仅是医生在手术室里的独门武器了。这场“清单革命”席卷了建筑、飞行、金融、行政、教育,所有这些和我们息息相关的领域。可以说,现代生活的安全保障,就是建立在一张张的清单的基础上。

在《清单革命》这本书里,列出了处理不同问题的清单。

面对简单问题,比如做菜,那就应该采用“执行清单”,有明确的步骤可以提醒自己避免遗漏。

面对复杂问题,比如开飞机,那就应该采用“核查清单”,确保每个基础而重要的环节不被遗漏。

面对极端复杂问题,比如,要主办一场大型运动会,牵涉到各个领域各个部门,所以你应该有一张“沟通清单”,知道要找那些部门商量,以确保问题和隐患能够及时地被发现和排除。

你看,医生在手术室里面对病人的时候,飞机制造商在培训飞行员的时候,摸索出来的行业经验,也可以被其他领域和行业的人借鉴。这就是“通识”的力量。

一个人为什么要有对其他行业的基本了解?我们可以再介绍一本书——《医学的真相》。

它的作者叫悉达多·穆克吉,是一个印度裔的美国人,在癌症治疗上是个大牛人。

在这本书里,他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知识是什么?

我们这代人通常认为,知识就是书上写的,老师教的那些信息呗。但这种知识,只是知识大海中的极小一部分。

《医学的真相》这本书一开头就问,医生到底是靠什么知识在工作呢?你可能会说,废话!那些人上了七八年医学院,上的那些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一大堆课,不就是凭这些知识在工作吗?

作者说不对,医生在工作时用的,真正最有用的知识根本就不是这些医学院里学到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这本书里,引用了一位医生的话说:“根据完备的信息做出完美的决定很容易,而医学却要求你用不完备的信息作出完美的决定。”

什么意思?

原来,知识是分成两种的 。

一种是书上写的知识,它是确定、固定、完备、具体的;还有一种知识正好相反,它是不确定、易变、不完备、抽象的。

医生在医学院学的就是第一种知识,而如果他想当一个好医生的话,就必须有第二种知识,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临床智慧。医生必须在信息不确定、不精准、和不全面的条件下进行治疗。

举个例子。有一个病人,住在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是个挺体面的人,至少看上去是这样。但是他最近突然体重剧烈下降,人已经到了很虚弱的程度。医生的第一个怀疑是这个人得了癌症,然后就查,能做的检查全都做了,也没发现什么癌症。这就难办了,病人的体重还在下降,但是找不到原因。

有一天,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穆克吉医生,突然偶然发现,这个病人在和另外一个人聊天,那个人是一个穷人社区的,是一个吸毒的瘾君子。看到这一幕之后,真是电光火石的刹那,医生就明白了,这个病人很可能吸毒。

然后就对这个病人进行了另外的检查,果然,他体重剧烈下降的原因是因为吸毒,因此患有艾滋病。要知道,这个病人是住在中产阶级社区的,样子也很体面,医生通常是不会怀疑他得艾滋病的。

你看,如果没有医学之外的相关知识,医生对这个病人就束手无策。

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说过一句话:“医学其实是一门不确定性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放眼未来,那个行业不是这样呢?

「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最让我们骄傲的就是这一点。它不仅提高了你阅读的效率,它还有可能把你从原先的阅读兴趣的小圈子里解脱出来,让你的目光抵达前所未见的领域。不是替代你读书,是扩展你的视野。

比如有一位程序员用户就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说,如果没有「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我永远也不可能翻开一本叫《梵高传》的书。但是因为这个产品,我偶然听到了,我打开了一个陌生领域,而且对我现在的工作确实有巨大的帮助。

这句话,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褒奖。

其实,画家毕加索也说过类似的话。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爱读爱因斯坦。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

关于跨界的书单,在「每天听本书」产品里,每天都在增长。

我们这代人,注定做不成知识的农耕民族了。每天守着一小块领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我们这代人,注定是知识的游牧民族。哪里水草丰美,就往哪里迁徙。哪里有启发我们的篝火,哪里就是我们的向往之地。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4.自省篇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11)

我们分别前往了三个方向,回望、前瞻和旁顾。

现在,我们重新启程,把目光看向自己。这是一个新的维度——自省。看看,在我们自己身上正在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这就又要提到「每天听本书」产品里的一本书——《盗火》。

这个名字,盗火,大家自然会想到那个悲天悯人的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从天堂中盗来了火种,然后接受了宙斯疯狂的惩罚。

哎?什么事这么伟大?居然要用盗火来形容?人类又要从天堂里偷来什么好东西了?其实,是一件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到的事情——随时随地集中注意力。

其实,这个状态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心流”。就是指一个人忘我地投入工作,灵感爆发,怎么打怎么有,如有神助的状态。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小孩子在打游戏的时候,我们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朋友们集中注意力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都体会过什么叫“心流”。那个状态真是美好。

痛感自己工作效率低下的人,被孩子上课不听讲困扰的父母,都想找到一个方法,能够随时进入心流状态。但是很可惜,这个状态可遇不可求。

在这个方面,要求最迫切的是军人,尤其是特种兵。

比如美国的海豹突击队。

海豹突击队是美国最精锐的部队,专门执行最难的任务。他们的训练手段非常极端化,动不动是什么110个小时不休息之类的高强度训练,淘汰率特别高。

海豹突击队形容自己执行任务的环境,是“VUCA” —— 局面变化多端(volatile),充满不确定性(uncertain),非常复杂(complex),信息模糊(ambiguous)。

在这种环境里作战不能像电影里那样指望什么孤胆英雄,海豹讲的是团队配合。海豹想要的状态叫“集体心流(group flow)”。

一旦进入状态,就好像拨动了一个开关一样,小分队的每个成员都忘记自己,整个队伍融合成一个集体心理,处处合拍。这就如同一群蚂蚁出去做事,集体的智慧大于单个人的智慧之和。

具体来说,海豹突击队有两个基本行动规则。第一个规则很简单,就是你要跟你前面的那个队友干不一样的事 —— 比如说搜索一个房子,如果前面队友搜索左边,你就要搜索右边,形成自动分工。

第二个规则就非常难了:队伍没有固定的领导,而是在不同场合切换不同的领导,谁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他马上就成为领导,其他人马上就跟随他。这首先要求互相交流必须非常高效。海豹认为说话的速度太慢,都是用动作和眼神。你看,一整队的人就像被一个大脑在指挥,如臂使指。

这就叫进入“集体心流”。一个人进入心流,尚且很难,集体进入心流,这就难上加难了。

怎么办呢?海豹突击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互相之间很少敬礼,培养平等意识。再比如说每次执行任务之前,整个团队要喝一次酒,而且是喝醉为止,以此来促进感情。但是,这些常规手段还是不够。

能够进入“集体心流”,似乎是一种天赋。海豹发现不是谁来了都能被训练成这个样子,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大规模地挑选和淘汰。结果一算账,训练一个合格的海豹突击队队员要花五十万美元,但是淘汰掉的那些人身上总共花了更多的钱。所以海豹突击队一直想一个办法,能不能有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训练“集体心流”。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12)

这就要再说到《盗火》这本书了。它的副标题是——硅谷、海豹突击队和疯狂科学家正在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场革命。

对,他们正在搞一个叫“心流基因组计划”,就是想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随时随地都能让人进入心流的问题。他们把这些东西叫做“出神技术(ecstatic technologies)”。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呢?说起来也很简单。

本来,我们是把大脑当成“自己”,是用大脑控制其他的东西。而所有这些出神技术的出发点,都是用其他东西控制大脑。

人并非只有一个单一的自我,我们的头脑中其实有各种声音。参加聚会面对一块蛋糕,你头脑中一个声音说想吃,一个声音说不能吃要减肥,一个声音说不吃会不会伤害主人的面子,一个声音说吃蛋糕的形象会不会不好看。人脑是一场争论,我们有多个自我,他们开讨论会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比如你正在干一项高难度的脑力工作,你头脑中一个声音说今天晚上吃什么,一个声音说昨天那场比赛输了真遗憾,一个声音说这个工作干好了会取得什么评价,一个声音说我一个人留在公司干活真了不起……那么就算没人打扰你、你也没玩手机,你这也不能算专注工作。

所以只要通过技术关闭几个声音,你就会进入沉浸的工作状态。把这些想法一个一个像电灯一样地关掉。忘记自己,忘记时间,毫不费力,发挥特别好还充满愉悦感。

说白了,你可以对大脑进行各种操作来影响自己!

事实上,海豹突击队和这些公司,比如Google,现在已经走得很远了。海豹突击队研发部门专门盖了一栋楼,叫做“头脑体操馆” (Mind Gym)。头脑体操馆里搞了一种特殊的仪器,把人放到盐水里面漂浮,屏蔽一切外部感知,训练他学会忘我。他们也有一个控制大脑的设备,目的是让人快速学习知识。

据说,现在已经做到能把学习一门外语的时间从六个月缩短到六个星期!

Google 在公司大楼里弄了一些“冥想室”,据说还给员工提供带有传感器的套装和神经反馈设备。如果程序员能任意进入心流状态,工作效率将是什么水平?

一切都还在研究之中。但是大量的资源正在投入,这条路似乎是可行的。

我不知道你听到这个消息,作何感想。我的感觉是,这哪里是“盗火”?这简直就是玩火。用技术手段,深度地改造人,甚至改造人的精神世界,这会对我们的文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实在是难以想象。

如果这个技术手段是可行的,而且即将有所突破,至少有一个后果近在眼前。原本,靠努力,靠天分才能实现的事情,未来要靠技术。那么,人和人之间,在认知,在学习的效率上的差距,会被极大地拉开。

其实,不用等到很远的将来。这样的技术,我们身边就已经有。

比如,最近我接触了一家公司,他们为中国的学生做能力评测。其实也就是国际上通行的发展心理学的一套成熟工具,他们把它中国化、本地化了而已。

评测什么呢?举个例子。

有的家长觉得,我的孩子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成绩不好。但是评测下来之后发现,不对啊,孩子的注意力没有问题。

再一评测,发现,原来是孩子的听觉广度有问题。比如老师说了一连串的话,他只能接受得了其中一个部分,对其他部分接受不了。这是个基础能力问题。听懂一部分,丢掉了一部分,所以才显得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原因,而是其他能力缺陷的结果。

那怎么办呢?一方面是把这些“听广”有问题的孩子集中起来,找讲课速度慢的老师集中授课。另一方面就是对这些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听觉广度。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现在的评测技术已经可以把孩子的学习能力通过几十上百个维度进行分解、测试,并找到干预的办法。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跟我感慨说——学习成长这件事,过去,一是靠天分,二是靠运气。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机缘,完全没法预料。所以,教育这件事,过去简直就是在掷骰子。但是,现在的技术,让人类的教育第一次变得可以被精细地干预。

那位创始人说,我的理想,是想让这个技术能够普及,能够造成教育的平等化。

我犹豫了一下,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你的工具很好,但是结果可能不是教育的平等化,而是人和人的差距进一步拉开。

为什么我会做这样的判断?

其实,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通例。发明的车轮,注定就会有人带着车轮走向远方,有的人觉得这个东西怪怪的,停留在原地。发明了帆船,注定就会有人驾驶着它去发现新大陆,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发明了蒸汽机,注定就会有的国家趁机崛起,有的国家被动挨打。发明了互联网,注定就会有的人开始全新的链接,发现前所未见的机会,有的人就会嘟嘟囔囔,就像马云说的那样,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惯、看不懂。

这是所有工具的宿命。

新工具一旦诞生,它就会把人类劈成两半,有的人靠着它改善自己的命运,并且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的人就会从排斥到落后。

工具越多,人和人的差别就越大,工具出现的越快,人和人之间的分化就越迅速。这是当今世界贫富分化、阶层分裂的一个根本原因。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13)

我当年进入电视台工作的时候,入职第二年就做了栏目制片人。其实凭借的不是什么本事大。而是我会上网,我会用电脑写稿,我会收发邮件,我会用搜索引擎查询知识。仅此一点,就把那些年长一些的同事甩在了后面。

所以,我这一生,就是恐惧新工具出现了,但是我不会用。我更恐惧的,是新工具出现了,我心中居然还升起一种看不惯看不起的排斥心理。我知道,那是我们这一代人此生的大敌。

再回头来看,从评测技术到“出神技术”,这种工具的可怕性在于,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人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是一个多么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啊。

在体育赛场上,吃禁药来提升比赛成绩,这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事情。但是通过技术来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能力,你没法在道德上谴责他,我们只能看着这部分人一骑绝尘,飞驰而去。

我们只能希望,我们是这一部分人中的一员。

回头再来看我们今天发布的这个产品,「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其实,它也是一个工具。它不能替代你去读书,去深入地钻研一门学问。但是,它能够用更高的效率来提升你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一个好学者,拓展自己知识视野、拓展自己学习效率的工具。

如果你是一位公务员,你会在这里和最新的科技不期而遇。如果你是一个销售人员,你会在这里和最新的创业点子不期而遇。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你会在这里和文学艺术不期而遇。如果你初为人父母,你会在这里和人类最杰出的灵魂不期而遇。

我们提供了一个工具,它和历史上所有的工具一样,把人群分成两半。我们的用户可以靠着它,在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和各种原来想也没想过的知识、世界、奇思妙想,不期而遇。

5.仰望篇

刚才,我们分别向四个方向进发,回首、前瞻、旁顾和自省。其实,书籍还带给我们一种最根本的力量,这是一个更终极的方向——仰望。

「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里,我推荐大家一本书,叫《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

作者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但他更著名的身份则是科普达人,叫泰森。

你会说,了解宇宙,了解天体物理学,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吗?

泰森说,天体物理学给我们的是一个“宇宙学视角”。

那宇宙学视角意味着什么呢?

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而存在的。

比如,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知道这是多么难得的机缘。

一个行星要想适合生命存在,就必须得有液态水。这就意味着你的温度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这就要求你的轨道距离恒星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宇宙中,绝对零度是-273.15℃,最热,4万亿℃。只有在0-100°,水才是水。我们的地球正好落在这个区间。

而且,地球的大小和密度也正好合适。如果太大,过高的重力就不允许大型动物出现;如果太小,什么东西都太轻了也不行。

可是,这么偶然的机会,整个宇宙中有多少个呢?据天文学家估计,仅在银河系中,类地行星就至少四百亿颗。这就等于说给古往今来每个曾经活过的地球人都发一颗类地行星,还绰绰有余。

在太阳系里,地球的确是非常特殊,人类这个高等生物的出现的确是难能可贵。可是放眼宇宙,甚至仅仅是放眼银河系,我们似乎一点儿都不特殊。这个宇宙不可能是专门为了我们而存在的。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是某个省的高考状元。全省这么多考生你考了第一,所有大学供你随便挑选,你肯定会感到自己非常了不起,仿佛整个高考制度都是为你而设!可是等你上了大学之后,发现你们班上就有好几个状元,很多人比你厉害得多,你这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以及 —— 这里不带任何夸张比喻 —— 天外有天。

宇宙中的星星比地球上的沙子都多,比地球上有史以来出现过的所有人说过的所有的话,其中所有的字所有的音节都多。

不管你怎么想象,宇宙都比你想得更大。

可是泰森说,我是专门研究天体物理学的,我整天面对宇宙,可是我并没有“渺小感”。我的感受是我是跟宇宙是连接在一起的,我感觉我更自由了。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它能让你从眼下的困扰中超拔出来,用一种更超脱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处境。

宇宙学视角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我们谦卑一点。

泰森说,比如你观察小孩。小孩总是把身边一点小事儿当成天大的事儿。玩具坏了,他就哭闹。膝盖擦破一点皮,他就大喊大叫。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因为他们经验太少,不知道世界上有比这些大得多的事儿。

那我们作为大人,是不是也有同样幼稚的想法呢?我们是不是也会不自觉地认为世界应该绕着自己转呢?别人跟你信仰不同,你就要打击;别人跟你的观点不一样,你就想控制。如果你有点宇宙学视角,你可能会觉得人跟人的区别不但不是坏事,反而还值得珍视。

都说知识是一种力量。但是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

它产生力量的一种方式,是武装我们,让我们带着它闯荡世界。

它产生力量的更重要的方式,还可以重新标定我们生命的坐标,让我们重新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

「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有一个小小的雄心,我们要用最便于用户接收的方式,把人类历史上的知识,把最新出现的知识,重新生产一遍。从过去的典籍,到最热门的出版物,未来还有最新的论文、前沿领域的零星思考,我们都会纳入到这个产品里来。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们的力量是沧海一粟。

但是,

正如泰森所说的那样——

我们并没有“渺小感”。我们是跟整个人类的知识、和我们的用户连接在一起的,我们会更自由了。

正如胡适当年所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结束语

宣布一个消息,就在今天,我们得到App正好迎来了第1000万个用户。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14)

这一千万人都是终身学习者。

我们学习的每一个东西,都是一块敲门砖。我们拿他一遍遍地敲击知识殿堂的大门。起初,我们以为会看到什么名家、大师、真理和绝学。但是,最后从那道门里走出来的,一定是你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

感谢 VIVO 手机,感谢中信银行,感谢深圳卫视和优酷视频的用户。

今天是2017年8月31日,我们「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产品首次上线。从现在开始,您只要戳此进入「得到」App,72小时内,会享有一个特别的优惠活动。

为了这一刻,几百人的团队已经努力了一年。

这一刻——

灿烂如星河的书籍和作者准备好了。

我们的生产机制准备好了。

我们的合作伙伴准备好了。

我们的撰稿人、转述人、审稿人、录音师、产品经理、运营人员准备好了。

我们「得到」App 准备好了。

我们天猫旗舰店准备好了。

我们罗辑思维微信号准备好了。

只等你来。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我们在「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不见不散。

罗振宇讲怎样度过大学(罗振宇100分钟密度知识轰炸)(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