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

在“展望两篇”中,梨花将带领诸位着眼未来,展望易经太极文化在天体力学领域的发展前景。全文共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展望易学象数融入现代科学的可能性与具体方法。到时梨花将揭秘从商高与周公的对话中,流传出的古老天文算法“方数为典,以方出圆。笠以写天”,并通过这套方法计算出天文数据,揭秘伏羲画卦的天文依据。为您展现上古易经象数文化,曾经达到的辉煌天文测量高度。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1)

另一分部(下一章)则通过计算非绕日天体群的运动状态,如环绕土星与木星公转的行星群。尽可能地阐明梨花展望中的平行时空外貌,与可应用范畴。但这条路还需要神通广大的诸位帮忙,因为梨花的能力有限,手头严重缺乏研究系外天体运动状态的资料。更加不具备研究微观量子运动状态的条件。有能力帮忙的可私信,梨花不胜感激。

先简单地说一说计算方法的由来。2016年初,梨花在看过《上帝不掷骰子》后深受启发,发现,书中阐述的很多物理难题如第三章开篇介绍的“测不准原理”,都可以通过传统易学文化迎刃而解(详情可见上章)。于是便以“太极三要”立论,在百度贴吧讲起了《时空中的秘密》等一系列自然探索文章。就在这期间,一位好心的书友推荐梨花去看看某人的研究成果,还说这人计算天体运动的方法非常神奇。梨花慕名前往,看着密密麻麻天文数据,与不厌其烦地反复计算,梨花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研究并不算什么。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2)

但当梨花仔细研究这人的计算过程后才发现,这人的计算结果虽然精准,但步骤繁琐,光是计算天体轨道平均转速这一步,因为不知道设置倚数的原理,经过一系列复杂计算,才求出天体轨道平均转速。

于是梨花先跟他讲解了“倚天术”的使用方法,即如何使用天体空间倚数的二分之一次方,直接换算天体轨道平均速度的方法(第三章内容)。并提醒他,在计算的过程中应当多关注距离变化的比较结果。也是为了证明此言不虚,梨花简化了他自认为神奇的计算公式,也就是本章将分享给诸位的计算方法。因此梨花才说,这套计算方法是梨花偷来的,因为在看他的文章之前,梨花压根就没打算搞专业的天文研究。尤其是在2017年孩子出生后,梨花的生活重心便已转向家庭。本次发文是因为梨花在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的过程中,提出的注释观点不但被诸多读者诟病,并且多次遭到无端删帖。

这才逼得梨花不得不重操旧业,再一次讲述起《时空中的秘密》。

但这一次的讲述,与五年前大不相同,如果说五年前梨花讲述的是参天大树的枝枝叶叶,纷乱无章。那么这一次就是从根,从一粒抱阳负阴的小小种子讲起。或许您没有意识到,“开宗三卷”讲完,这粒小小的种子才刚刚发芽。“展望两篇”才是基于实际,对这粒种子未来发展前景的无限展望。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3)

最终,梨花与那位朋友的交流不欢而散,因为他并不认可梨花简化后的计算方法,并且一再强调这种计算方法是他最先发现的。以致梨花为此落下心结,哪怕很快便研究出这种神奇的天文计算方法出处,也一直没有将它公之于众。直至在注解《道德经》的过程中梨花逐渐明白了“建德若偷”的道理,亦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良好品德的建立不就是取长补短,将他人行为中的长处,化为己用。那偷来用用又何妨。

其实,在为那人简化计算的过程中,梨花脑中便已经有了“以方出圆”的灵感,因为简化之后的计算,只使用天体在椭圆形轨道直径上的运动距离,除算直径上的剩余距离,再将结果乘积二分之一次方即可。

比如某颗天体的椭圆形轨道直径总长为5Au,而它距离绕心点的剩余直线距离为1Au。则说明,这颗天体在时间轴上的运动距离为4Au,之后以4作为分子,1作为分母,再将结果二分之一次方,便可以计算出该天体当前所累积的“时间位能”。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4)

对“位能”概念有所了解的人应当清楚,“位能”指物体在万有引力、包括重力、弹性力等势场中,因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具有的能量。因此,现代科学根据势场的性质不同,把因“位能”改变所造成的不同势能累积,细分为“引力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三种。

但其实,任何物质在时间轴(天体轨道直径)上,因位置移所累积的能量(时间位能),与质量的多寡没有关系。所以在自由落体运动中,质量大小不同的质点,若于同一时间,同一个高度同时落下,会同时落地。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5)

因此《周脾算经》记载,周公向上商高请教使用矩尺的方法时,商高无意间透露出的天地(时空)用数歌诀是“方数为典,以方出圆,笠以写天”。

“方数为典”是说,以二维时间平面的变化作为运算的典章。

“以方出圆”则是说,以天体在时间轴上的线性变化,计算出天体在椭圆形轨道上的速度变化。

梨花为什么能够明确是速度变化?因为之后的“笠以写天”是说,使用“倒扣斗笠”的形态,理解天体在弯曲时空内的运动规则。即爱因斯坦描绘的“时空扭曲”形态。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6)

那让我们尝试想象一下,如果天体在这样的时空内进行着上上下下的圆周运动,那么将会产生什么物理现象?即便您和梨花一样,对科学不够了解,也应该能够意识到至少会产生加速与减速的问题。

而就天体运动而言,加速趋势的大小与运动距离成正比,天体在轨道半径上运行的距离越长,累积的惯性速度也越大。但“减速度”却是2019年才出现的全新物理名词,具体如何定义梨花也不太清楚。但计算表明,天体加速或减速累积的惯性,与运动距离成正比,与加速或减速的方向无关。因为梨花把它称作“时间位能”,因事物在时间轴上的位置移动,所累积的位移能量。

而“以方出圆”便指,以天体在各自轨道直径上的位移变化,计算出天体在椭圆形轨道各点的瞬间速度。

虽然因为“阴阳反背”的缘故,可计算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万变不离其宗,梨花单说其中的一种。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7)

以哈雷彗星的轨道运动为例,当哈雷彗星运动到地球轨道平均日距1Au天文单位处,其在时间轴上所累积的位移能量(时间位能),等于哈雷彗星轨道直径(17.8×2=35.6),减算达到引力源(绕心点)的剩余倚数(35.6-1=34.6),再除算剩余倚数结果的二分之一次方:√((17.8×2-1)÷1)≈5.88217……

也就是说,5.88217……便是哈雷彗星运行到天文单位1Au处,所累积的时间位能。因此使用5.88217……,乘积哈雷彗星轨道平均公转速度7.06公理/秒,便是哈雷彗星到达天文单位1Au处瞬时公转速度:41.5……公里/秒。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8)

为显郑重,梨花特意从由克里斯·皮特创建并运营的天文网站Heavens-Above上截取了1986年9月,哈雷彗星经过地球平均轨道,既天文单位1Au处的天文数据,并以红线注明了哈雷彗星当时的瞬时轨道速度。

而减算时间轴的方法,便是易学象数中最为简单的用数规则“此消彼长”!

因为受到梨花耳濡目染的影响,梨花的爱人群子女士也对天文学比较感兴趣。前几天晚上她突然问我:“听说有一颗公转周期长达5487年的彗星,已经到达天文单位2.11Au处,它的速度肯定比水星快吧?”。

梨花略想了想,告诉她“那可未必。”。

群子闻言怼我“你不是说,公转周期越大,轨道直径越长,那么它在时间轴上累积了几千年的时间位移能量,怎么可能比不过公转周期只有几十天的水星?”。

我翻出手机算了算告诉她:“何止,这颗彗星此时的轨道速度只有28.946公里/秒”。

群子不信,梨花就打开Heavens-Above,为她找到此时此刻那颗彗星的天文参数: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9)

这下群子来了兴趣,非逼着我告诉她是怎么算出来的,我就尽可能为她解释。

我告诉她“是你告诉我这颗彗星公转周期长达5487年,我使用三分之二次方(第三章内容“殉道行”),颠倒出它的轨道半径311.0928Au。”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10)

“之后乘积2,又算出它的轨道直径长达622.185619……Au。”。

群子闻言点头“这个我知道,所以我才说它在时间轴上累积了几千的时间移动能量,轨道速度怎么可能没有水星快?”。

我不得不告诉她,622.185619………Au只是时间轴施加在这颗彗星轨道上的时间位能总量,如同时空大爆炸,时空奇点分配给整个时空的质能总量。

她闻言不服气道:“你少骗我,你以为我不会算?”。

我不得不承认道“是啊,目前这颗彗星的所在的位置正如你所言,在天文单位2.11……Au公里处(1Au≈1.49598亿公里)。若使用该彗星时间位能总量622.185619………Au,减算剩余时间位能2.11Au,该彗星此时累积的时间位能第一基数高达620.0765……。

看她稍要得意,我又提醒她“但这只是第一基数。”。

她紧张起来的问道:“那第二基数怎么算?”

我笑道:““此消彼长,阴阳互根”你又忘记了?”。

她焕然大悟道:“那也还剩下很多啊?”。

她说的没错,所谓“此消彼长,阴阳互根”是说,使用第一基数620.0765作为分子,除算分母,天体轨道剩余的时间位能倚数2.11Au,所以确实还剩下很多:620.0765÷2.11≈293.87511……

看她洋洋得意,我便说“还没有换算二分之一的次方。”。

她抢过我的手机敲了几下,气鼓鼓的道:“那也还有17.1左右,总比水星的1.6高多了。”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11)

我捡起她仍在床上的手机,计算给她看道:“那它此时此刻的轨道瞬时速度,也只有28.94公里每秒”。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12)

她看着结果沉思了片刻,马上又道:“你少来这套,1.6886是怎么来的?”。

我解释道:“姐姐(其实人家比梨花小七岁),这颗彗星的轨道平均转速啊,倚天术(第三章内容)你又忘了?”.

她气鼓鼓白了我一眼,又抱着手机沉思了很久,像是在极力回忆什么。但显然她早已凌乱了,咬了咬嘴唇后鼓足勇气很不客气地问我:“轨道半径多少?”。

她在问我这颗彗星的轨道半径,我继续逗她道:“让你上学,你要放猪。开始不就算过吗?5487年的三分之二次方,得311.09”。

她自知理亏没有反驳,默默的算了起来,最后把手机一扔倔强道“谁像你那么闲,一个月挣那么点钱还忧国忧民,老娘睡觉去了。烦!”。

我拿起手机,看了看数学计算器上的计算结果,那是群子通过“倚天术”,换算出来的该彗星的轨道平均转速:(29.784÷√311.09≈1.68885……)

附:“彗星C/2020 T2 Palomar”天文单位2.11Au处瞬时转速的计算步骤:(29.784÷√311.09)×√((311.09×2-2.11)÷2.11)≈28.94……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13)

我沉默了几秒后划掉手机,躺在床上心中百味杂陈,还没等我来得急叹气,那个早已背对着我的熟悉声音再次传来:“睡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我很勉强的嗯了一声,又探身摸了摸刚刚四岁却已经搬家三次的小家伙,脑中想起上一次搬家时孩子哭闹着要回家的情景。同时也想起长兄隔三差五的严苛质问:“写写写,就知道写,这么多年写回钱了吗?”。

但诸位也无需为梨花难过,梨花心中的幸福怕是也只有群子才懂,所以她不时勉力梨花继续写下去,还这样鼓励梨花:“哪怕留给孩子看……”。

所以梨花才决定给孩子写本书,哪怕她还只会钻纸箱。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14)

最后是梨花分享给诸位的礼物。梨花之前说过,计算天体轨道瞬时速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对天体轨道远、近两端的计算方法更是多达八种。以地球轨道为例,其中四种用以计算地球近日点轨道瞬时速度的方法,具体过程分别如下:

29.784×√((1.49598x2-1.47098)÷1.47098))≈30.285……

29.784÷√((1.47098÷(1.49598x2-1.47098))≈30.285……

29.784×√((1.520977÷(1.49598x2-1.520977))≈30.285……

29.784÷√((1.49598x2-1.520977)÷1.520977))≈30.285……

另外四种,则用以计算地球远日点轨道瞬时速度,过程也分别如下:

29.784×√((1.47098÷(1.49598x2-1.47098))≈29.29……

29.784÷√((1.49598x2-1.47098)÷1.47098))≈29.29……

29.784×√((1.49598x2-1.520977)÷1.520977))≈29.29……

29.784÷√((1.520977÷(1.49598x2-1.520977))≈29.29……

您肯定想不到,这便是古圣伏羲仰观,天文画出八卦的天文依据。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15)

因为您不懂象数,一不清楚“快为阳,慢为阴;近为阳,远为阴;乘为阳,除为阴”的排数规则。二没有看过北宋数学家邵雍在《河图天地全数第一》中记载的“大衍之数”,即日月星辰衍化的用数方法:“大衍之数。其算法之原乎。是以算数之起,不过乎方圆曲直也。乘数,生数也。除数,消数也。算法虽多,不出乎此矣。”。

何谓“快为阳,慢为阴”?仔细观察八组计算的最终结果。最后结果只有两个,一是地球轨道近日点转速30.285……公里/秒,因为相对速度较快,表示“阳爻”;二地球轨道远日点转速29.29……公里/秒,因为相对速度较慢,表示“阴爻”。

这便是象数文化中以“快”“慢”排数的规则“快为阳,慢为阴”。此种用数规则,应该在中医脉象学会有保留(待查)。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16)

“近为阳,远为阴”则需要观察计算过程,若计算过程中使用的是地球轨道近日点日距1.47098亿公里,则表示“阳爻”;若使用的是地球轨道远日点日距1.520977亿公里,则表示“阴爻”。

这种以“远”“近”作为排数规则的方法,《龙图论医--宗旨》与民间散传的“象易风水”中仍有保存。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17)

“乘为阳,除为阴”的分辨方法则需要观察公式开始前,换算转速,如地球轨道平均转速29.784公里/秒,与“时间位能”衔接的符号。若以“乘积”衔接,则为“阳爻”;反之若以“除算”衔接,则为“阴爻”。

此种“乘积”“除算”排数的规则,便记载在《皇极经世书·河图天地全数第一》中。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18)

若按照以上三种排数规则,对之前的八个天文公式进行排数,便能得出下图:

后天八卦与古天文学(天文学与先天八卦的由来)(19)

顺序梨花已经为诸位排好,八个天文公式的顺序是从上至下,分别对应图中,从左至右的“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这才是伏羲流传下来的,出自天文观察的“先天八卦图”。亦是北宋数学家邵雍在“河图天地全数第一”中阐明的,推衍日月星辰变化道理的用数方法:“大衍之数,其算法之原乎;是以算数之起,不过乎方圆曲直也;乘数,生数也。除数,消数也;算法虽多,不出乎此矣。”

至此,本章讲述完毕。但恰逢辛丑牛年,丙申月,壬寅日。西历公元2021年8月22日。梨花亡父离世后的第一个“中元节”。梨花以此文告慰老父在天之灵,感谢他托半生病残之躯,为梨花撑起心中的一片净土。

梨花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