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中为啥不把杜甫捉去(石壕吏抓人杜甫为啥不出来替老妇说一句话)
石壕吏抓人,杜甫为啥不出来替老妇说一句话?语文老师都不忍告诉你
天才诗人,仕途受挫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了不少优秀的诗歌。后来,杜甫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正是奸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
李林甫最恨读书人,怕他们做官后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都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的。杜甫遭受到这样的挫折,心情有多糟可想而知。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投奔了唐肃宗。
肃宗看他忠正耿直,委任他做“左拾遗”,就是专门提意见的官。杜甫不会见风使舵,认真地提了几次意见后,不到一年就被调离京城,去做一个地方上的小官。
千古名篇——《石壕吏》
杜甫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
那时候,叛军还没被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
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今河南省境内),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
半夜里,忽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听,只听那个老人匆匆忙忙翻墙逃走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问老婆婆:“你家的男人哪里去了?”
老婆婆哭道:“我的3个儿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一个吃奶的孙儿。”
老婆婆哀求了许久,差役仍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跟随他们去军营服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的时候,只有老农为他送行,他心里很不平静,为此写下了著名的《石壕吏》。
杜甫为何不帮着说句话?
读到这里,不禁有这样一个疑惑:杜甫投靠在石壕村的穷人家,对这户人家的悲惨遭遇是了解的,那么他为何不站出来替老妇人说几句话?他一出面,小吏有可能放过这一家人呀!
俗话说,当官要为民做主,杜甫难道是一个好诗人,却不是一个好官员?
事实上,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杜甫除了保持沉默之外,他没有其他的选择。
他是没有选择
首先,从忠君爱国的角度看,诗人是不能一味地同情民生疾苦,而反对抽丁拉夫的。
据《资治通鉴》记载:758年冬,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数十万大军,由于指挥不统一,又兼粮草不继,士气低落,虽相持到次年春天,终兵败鄄城。为了力挽狂澜,拯国家于水火,他们积极组织兵力,准备与叛军作殊死决战。
众所周知,如此战失利,国家命运将岌岌可危,所以,就非得补充兵力,增加兵源不可,即使是多一个做饭烧水的炊事老太太那也是好的。
其次,从同情民生疾苦的角度看,诗人又不能极力美饰“吏夜捉人”的扰民之举。
“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百姓为平乱做出巨大牺牲。老太太这一家也为此付出了“二男战死,一男尚存”的沉重代价,官府又怎能再到她家抓人?
但杜甫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是他一生的追求和理想。此时,国家已处在危急存亡之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小家”就该服从“大家",个人利益该牺牲的也只好牺牲;
可是,杜甫又深深同情着自己所挚爱着的劳苦大众,从良心上讲。已不能再让这可怜的老太太一家人做出什么牺牲了。因此,诗人处于两难境地,实在无话可说。
结语:
如果杜甫是一个“唯上是从”的俗吏,那么考虑事情就没有那么复杂了,他尽可以口若悬河地向这一家人,大讲一通关于“国家有难,匹夫有贵”的大道理,动员这家人要爱国,要不惜一切牺牲;
如果杜甫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人道主义者,那他就可以不管什么国家安危,而一味地大唱同情民生疾苦和为民请命的高调。
然而,杜甫作为一个具有伟大情操的诗人,他的伟大之处是在于君与民、国家与个人的利益都要兼顾,当两者不能两全,而又无计可施时,他心中便默默忍受着爱国忧君,及悯民伤乱的双重内心矛盾痛苦的煎熬,于是诗人便在这伤痛中无可奈何地沉默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这样的解读,还是有其他的看法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