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地理信息产业的)

预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地理信息产业的)(1)

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慧天地,转载自南太湖号(湖州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新闻客户端)莫干山大讲堂,作者:倪涵。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场。

2022年5月20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联合国关于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东道国协定和谅解备忘录签署暨中心成立仪式以线上方式举行,这标志着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正式落地浙江德清。

预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地理信息产业的)(2)

2022年9月20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为加快省地理信息产业园高质量开放发展,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省地理信息产业园高质量开放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正式向相关部门发布。该《意见》的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加快产业园国际化进程”,将地理信息产业的国际化列为“一号工程”。

预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地理信息产业的)(3)

地理信息,概要言之,就是以地球为基点的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的总和。通俗言之,解决时间与空间以及相关的应用问题。为此,地理信息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有专家认为人类活动的80%信息就与地理信息相关,包括政府治理、行业赋能和百姓生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理信息是一切信息的基础或底座,从而成为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和人类知识的源泉,甚至是这个时代的入口或平台。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是联合国的直属机构,隶属于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可见地理信息对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该中心将致力于“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知识协作”、“技术和创新”三个优先领域,充分调动联合国各成员国利益相关方的优势、资源和力量,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汇集和共享相关数据信息,积极为国际社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共同应对经济、社会、环境领域的全球性挑战。从中国来看,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设立在中国,不仅是履行大国担当,更是使命所在。而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设立在浙江,既是对浙江数字经济勇立潮头的肯定,也是对地理信息作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认同。

预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地理信息产业的)(4)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最终落户到浙北小城德清,不仅是因为十年前的一次邂逅,也就是2012年5月24日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杭州论坛及亚太地区地理信息常设委员会执行局会议举行期间,当时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浙江省政府和联合国统计司签署了一份“中国—联合国地理信息国际论坛”意向协议,从而为刚刚开启的位于德清的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经过十年的发展,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即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德清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也确立了应有的地位,那就是地理信息国内国外“双循环”重要节点。

预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地理信息产业的)(5)

这份由浙江省五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加快产业园国际化进程”,不仅是对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到浙江德清的积极回应,更是对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助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助推,也是我国地理信息“走出去”或融入国际地理信息大家庭的“集结号”。这一部分的内容涉及如下四个方面:

1)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产业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地理信息产业交流合作。对标国际先进地理信息相关企业,鼓励产业园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测绘地理信息项目建设。

2)开展全球地理信息知识服务。发挥联合国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产业园的引领带动作用,指导产业园企业为全球地理信息技术援助与能力建设、技术与创新等工作提供服务。

3)开展地理信息国际合作交流。办好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推动国际测绘组织机构、国内测绘地理信息组织机构进园开展合作交流,发布测绘地理信息前沿技术与最新成果,并落地运行。

4)开展地理信息国际教育培训。推动国内相关高校与国际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知名院校在产业园联合办学,引入相关国际智库与研究机构,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国际培训工作。

预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地理信息产业的)(6)

综合起来,这项“一号工程”可以概括为如下五点:

第一、 搭建地理信息的国际交流平台

第二、 开展地理信息的国际教育培训

第三、 承接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业务

第四、 深化地理信息产业的国际合作

第五、 服务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的主要职能即“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知识协作”“技术和创新”

预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地理信息产业的)(7)

针对上述的几方面内容,笔者试解读之:

一、要搭建地理信息的国际交流平台,包括举办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会展或“走出去”举办区域性的国际交流活动等,首先要有一个承接的主体,要么引入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组织,要么在我国国家级的地理信息相关组织中设立国际化的工作委员会(如“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要么着手发起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组织(这是目前我国在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八十一条所强调的“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科学技术人员参与和发起国际科学技术组织,增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事实上,我国的专家学者在诸多的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国际组织中担任或曾担任过重要的角色,甚至是主席、副主席,而且往往是我国国家级的事业单位、社团组织推荐的,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国际大咖的作用应当是当务之急,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二、要开展地理信息的国际教育培训,首先要梳理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已经开展国际教育培训比较成功的高校和相关机构。根据“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武汉大学的遥感技术学科已连续六年总分综合排名第一,毫无疑问具有全球的影响力,而且每年培养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完全可以树起测绘地理信息国际教育的大旗。其他的如中科院空天院等研究院所以及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相关高校每年培养的留学生累计也不下几百人。培训方面更是欣欣向荣,如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等每年就举办不少场次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的培训,北斗办也不例外。又如,联合国外空委于2014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就为联合国成员国培训了不少遥感、地理信息、卫星定位以及空间法律和政策等领域不少的技术骨干和官员。中国科协的“一带一路”地理信息国际培训中心、“一带一路”北斗应用国际培训中心等更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大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获取地理信息知识和中国方案的途径。

三、要承接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业务,首先就是要通过上述的搭建地理信息的国际交流平台、开展地理信息的国际教育培训等,从而构建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朋友圈”,再进而就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标准与规范达成共识,与此同时要深入了解各国关于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法律法规、商业环境等,才能真正地承接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业务。此外,对于我国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来说,这样的“走出去”还是要有一定的战略考虑,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国家队先去拓疆辟土,还是民营企业通过国际上的合作伙伴找些“二手活”,抑或跟着已“走出去”的央企建设单位承揽一些测量活?

四、要深化地理信息产业的国际合作,首先要梳理也已开展国际合作成功的案例、成果和途径。我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国际合作的主要力量,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也不例外,包括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农业、林业、环保、交通、地灾、应急、安全等等领域的结合,来自科技部等各大部委的国际合作经费应该是不少的,许多SCI论文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国际合作的成果。可以说,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合作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目前首先是要通过梳理、评估,让现有的国际合作项目发挥应有的价值。然后,站在助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新高度,通过一定的顶层设计,来深化地理信息产业的国际合作,包括国际技术转移和国际产业园的合作。

预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地理信息产业的)(8)

上述工作的有序推进,对于同时或最终服务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的“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知识协作”、“技术和创新”也就是有了很好的基础。

虽然,浙江省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省地理信息产业园高质量开放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是针对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即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高质量发展来说的,但是,鉴于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在浙江德清的落地,这样的实施意见已经不仅仅是针对德清、针对浙江省了,而是针对我国乃至全球的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以,这样的“一号工程”可以说为地理信息这门技术和知识、这份职业和事业、这一产业和地位打开了一扇窗。未来已来,我们要做的只有脚踏实地,乘势而上,积极聚集各种国际化的资源,充分发挥国际化的潜能,主动融入地理信息国际化的进程!

预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地理信息产业的)(9)

初审:张艳玲复审:宋启凡终审:金 君

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