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兰贵人还是懿贵人(入宫时的兰贵人)

慈禧,叶赫那拉氏,晚清实际掌权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是皇帝胜似皇帝。那么她是如何从咸丰时期兰贵人成长为同治时期的垂帘太后的?

1、母凭子贵

咸丰二年,新帝登基不久,广招天下秀女填充他的后宫,情窦初开的叶赫那拉氏怀着无比憧憬的心情入宫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纯情少女得到了“大叔”咸丰的宠爱,入宫4年后,生下了皇长子载淳。咸丰欣喜若狂,耕耘了30多载,终于看到收获了,如果再没有动静,他都要怀疑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了。

凭借着皇帝的独子,叶赫那拉氏第一次体会到了权位带来的荣光。次年她被册封为懿贵妃,在后宫走路不再需要颤颤巍巍,而是挺直腰杆,婀娜多姿。

慈禧兰贵人还是懿贵人(入宫时的兰贵人)(1)

慈禧复原照

咸丰一生只有两个儿子,长子载淳,次子早夭,只要载淳活得比他爹长,那么他就是无可争议的下一任皇帝,而叶赫那拉氏也预定了皇太后名额。

2、初涉朝政

“中年得子”的喜悦没能掩盖风雨飘摇的局势给咸丰带来的惆怅,此时的大清已现亡国之兆,内有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外有英法列强环伺左右。

咸丰远没有他弟弟“鬼子六”处理政事的能力,整天对着一堆急奏发愁。常常陪伴左右的叶赫那拉氏也想着为夫君分担一点,她写字非常漂亮,于是咸丰偷懒,批改奏折时由自己口述,让她代笔。

慈禧兰贵人还是懿贵人(入宫时的兰贵人)(2)

国是忧愁的咸丰皇帝

朝臣们突然发现,皇上写字风格变了,托人打听,得知真相,对后宫干政天生敏感的大臣们马上跳了出来,然而咸丰已经没有精力管他们了,甚至变本加厉,一些政事的处理也开始和叶赫那拉氏讨论。

上天赐给了叶赫那拉氏一个儿子还不够,还让她拥有了政治敏感性。在这一阶段,她熟悉了大清朝堂的政治流程、政治事务、政治派别等等,为日后的垂帘听政打下基础。而一直“养在”深宫的慈安太后没有这些机遇,垂帘听政的时候根本没有决策能力,都是慈禧说什么就是什么。

3、八大顾命大臣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受到惊吓的咸丰一路小跑躲到热河,心力交瘁之下病倒了。

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看着床前6岁的儿子,怎么也放不下心,于是东拼西凑给儿子留下了八位顾命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前两位是宗室,景寿为富察氏外戚,这三人不参与具体事务,所以真正的带头大哥是肃顺。

慈禧兰贵人还是懿贵人(入宫时的兰贵人)(3)

为了防止朝臣“绑架”小皇帝,咸丰将“御赏”印章留给慈安,“同道堂”印章留给同治,实际上是留给了慈禧,规定圣旨、诏书等文件抬头盖“御赏”,末尾盖“同道堂”才能生效。

咸丰驾崩后第三天,肃顺就开始动歪心思,盯上了这两枚印章,他欺负两个女流之辈能处理什么政务,于是大言不惭道:

谕旨由大臣拟定,太后但钤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内览。

什么意思呢?肃顺说得很清楚,朝政事务由他们顾命大臣来拟定,然后送给两宫太后,里面什么内容你们不要看也不要管,只要负责盖印就行。

敢情肃顺是将两宫太后当做了“打卡”纪念处了,如果仅仅是慈安太后,也许就屈服了,但是他的对手是慈禧,一个对政治高度敏感的女强人。

慈禧兰贵人还是懿贵人(入宫时的兰贵人)(4)

慈禧马上搬出了咸丰遗诏,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 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何谓赞襄?通俗点说就是“打下手”,这和顺治年间的“摄政王”有着本质的区别。

慈禧质问肃顺,是不是想当“多尔衮”?肃顺服软了,他第一次开始正视眼前的这个女人,但是也是最后一次。

慈禧也明白,这仅仅是击退了肃顺的第一波进攻,如潮水般的政治斗争还在后面呢,她一个人深处后宫,力量实在是太薄弱了,她需要政治盟友,灵光一闪,一个“伟岸”的身影带来了曙光。

4、辛酉政变

恭亲王奕訢,道光的第六个儿子,咸丰的弟弟,为人精明能干,时人称之为“鬼子六”,原本都以为道光会传位给他,可惜他的精明输给了咸丰的仁厚。

慈禧兰贵人还是懿贵人(入宫时的兰贵人)(5)

咸丰一朝颇受重用,为了他,咸丰甚至打破了清朝皇子不得参与政务的祖制。咸丰驾崩时,鬼子六作为皇帝的全权特使留在了京城和洋鬼子们谈判。

谈得差不多了惊闻咸丰驾崩,而且八大顾命大臣竟然没有他奕訢的一份,这让他气愤不已:“和英法谈判这么危险的任务我都帮你担了,竟然还防着我!”

恰恰此时,府上来了一个太监,说有要事相报。奕訢凝睛一看,有点眼熟,细细想来,原来是后宫懿贵妃的亲信太监安德海。

他带来了慈禧的亲笔信:小叔子,你我二人联手,一起干掉肃顺,还政于皇帝,但是皇帝年幼,我们俩就辛苦一点,我垂帘听政,你当议政王,如此可好?

这正中奕訢下怀,两人一拍即合,借着奔丧名义,奕訢来到热河和慈禧详细讨论整个计划,因为奕訢的势力都在北京,两人决定回到北京城动手。

咸丰灵柩启程回京,慈禧告诉肃顺,小皇帝年幼而且体弱多病,无法在路上长时间颠簸,所以先走一步,到京城安排相关事宜。

肃顺没多想,以为是要到京城准备丧葬事宜,便同意了。

刚到京城,慈禧就露出了獠牙,奕訢的党羽也行动起来,有皇帝的诏书,还有慈禧的盖印,很快整个北京城就控制在慈禧手中,此时的北京城张开了血盆大口,就等肃顺送上门来。

肃顺慢悠悠地赶回了北京,还没有喝口水便被逮捕,不由分说押送菜市口斩首,然后慈禧以同治皇帝名义下诏书:封奕訢为议政王,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兰贵人还是懿贵人(入宫时的兰贵人)(6)

整个朝政大权就落入了慈禧—奕訢为核心的政治集团,一介女流之辈也因此走上了清王朝的前台,开始她恢弘的下半生。

从慈禧的夺权过程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1、势力弱小的时候就不要单打独斗,一定要寻找可靠的盟友,壮大自己的实力;

2、做事要果断,察觉到肃顺夺权的心思后,慈禧马上联络奕訢反击;

3、正视每一个敌人,肃顺就是因为轻敌,从大权在握到命丧菜市口;

4、人的一生有时候真的需要命运,如果没有生下同治,慈禧可能终生只是个嫔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