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能让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如何运用细节描写让人物)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真实而生动的细节描写是丰富情节、凸显人物性格、增强文章艺术感染力的手段之一一篇文章、一部作品,如果没有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便会显得干瘪无趣,人物形象难以血肉丰满,艺术的力量难以焕发生机相反,一个画龙点睛的细节,就会使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顿放光彩,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细节描写能让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细节描写能让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如何运用细节描写让人物)

细节描写能让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真实而生动的细节描写是丰富情节、凸显人物性格、增强文章艺术感染力的手段之一。一篇文章、一部作品,如果没有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便会显得干瘪无趣,人物形象难以血肉丰满,艺术的力量难以焕发生机。相反,一个画龙点睛的细节,就会使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顿放光彩,栩栩如生。

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中,我们也可深刻地感受到细节对于一部优秀作品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好的细节描写离不开细致的观察。比如:人的外形上的五官容貌、高矮胖瘦,神情上的喜怒哀乐,语言上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不同职业、不同教养的人的言行举止、谈吐风度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外形上同样的部位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所不同,如婴儿的手绵软饱满,老人的手青筋凸露;拿笔杆子的人中指会磨出茧子,吸烟的人食指和中指被熏得发黄;弹琴的人手指修长而灵巧,搬运工的手粗糙而有力……

所以,要仔细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样写出的人物才会跃然纸上。

细节描写的目的在于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个性。我们在对人物进行细致描写时,也要围绕人物的个性特征,将人物形象鲜明地展现出来。语言描写则是凸显人物个性的主要方法。因此,小说常用“听其言”的方式“观其心”。

如鲁迅《故乡》中的“豆腐西施”杨二嫂一出场就说:“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刻画出了杨二嫂尖酸刻薄、贪婪势力的小市民形象。

在描写人物时,为避免“千人一面”的现象,我们要善于抓住其显著的特征进行准确描绘,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果我们想从多方面描写人物外貌,还要注意叙述的逻辑性。如先写长相还是先写身形?先写穿着还是先写表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果只从一方面来写,也要按照一定顺序。比如写人的长相或穿着,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也可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

如“他,有一张白净消瘦的面孔、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和一双翠绿明亮的眼睛,戴着一副用许多透明胶带粘在一起的圆框眼镜,他对自己外表最喜欢的就是额头上那道闪电似的淡淡的疤痕”,作者先对人物的整体轮廓进行勾勒:面孔和短发,再聚焦面部上的具体部位———眼睛、眼镜,最后抓住人物外貌上的主要特征疤痕来写,从整体到局部,自然流畅。

在进行动作描写时,要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内心世界、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动作进行描写。

比如在鲁迅的《孔乙己》中,当有人嘲笑孔乙己脸上怎么又新添了伤疤时,孔乙己并没回答,而是用“排出九文大钱”的姿态炫耀自己“有钱人”的身份,这种得意的动作既是对嘲笑者的有力回击,又遮掩了自己被嘲笑的尴尬。当他被丁举人打断了腿,用手走进来时,他掏钱的动作大不如以前潇洒———他不再是“排出九文大钱”了,而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来,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大不如以前。最为传神的动作描写则是他给孩子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当孩子们吃完仍然不散,眼睛望着碟子时,“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在这里,作者用一个“慌”字、一个“罩”字准确形象地刻画出这个善良、迂腐而又囊中羞涩的知识分子此时此刻复杂的内心世界。

总之,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都来自生活,人类生活的千姿百态、活力生机决定了细节描写的千变万化、各具特点,所以我们必须投入真实多情的生活中,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细小和美好,积累更多细节描写的素材,才能开出更加绚烂多彩的艺术之花。

【学生佳作】

深情的凝望

□ 威海市温泉学校 徐陆航

父亲,一个伟大的称呼,但它代表的也是一个平凡的人。随着我的长大,他也慢慢变老了。

一天,我们早早地吃完了晚饭,父亲说:“找个电影看看吧!”“好啊。”我说。随后,我便打开了电视,随便找了一个开始看起来。刚播了10分钟,他便开始耷拉下眼皮,头慢慢地低了下去,不一会儿,便睡着了。“爸,爸。”我摇了摇他的肩膀。“太困了,睡着了。”他睡眼惺忪地抱歉道。我凝望着他,他点了一下头,又努力地睁开眼睛,几次下来,呼噜声已经响了起来。父亲有毛囊炎,头上有许多包,头发却很少,耳朵旁边已全是白发,他开始变老了。我将父亲叫醒:“爸,回屋睡觉吧,不看了。”“哦,好啊。”说完父亲便起身往卧室走去。我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发现他的腰身也不如以往那样挺直,像一个驼背的小老头。他刚回到卧室里,没一会儿,那呼噜声又响了起来。

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已经是10点多了,此时,父亲在客厅的沙发上坐着,看我从卧室里走出来,说:“饭在锅里,快去吃吧。”“你吃了吗,爸?”我问。“谁像你这个点起,早吃了。”吃完饭后,父亲说能不能帮他个忙,我答应了。乘坐着父亲的货车,我们到了一个仓库,那里有许多机器、货物,都是父亲自己收拾的,而父亲要我帮的忙,也只是把货物搬到车上,父亲再将它们摆好。

我先把那圆筒状的货物放倒,再将它抱起来,最后送到车上,来回几次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而父亲平日里都是自己干,我不敢想象那是怎样的情景。20分钟后,终于搬完了,父亲从车上跳下来,去洗手,我凝望着他,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滚下来,手也黝黑,早已洗不出原来的颜色,而我的手,则是细皮嫩肉的。干完这些活儿,我连车门都无力打开了,而父亲每日的工作量则是我的几倍,那比我还矮一头的瘦弱身躯上扛起的是多大的重担啊!

上车后,父亲便把车往家开。“不去送货吗?”我问。“先把你送回家啊。”听到父亲的话,我却再也忍不住了,哽咽着说:“不用啊,我先帮你去送货,能送一点,是一点!”

货车在路上平稳地行驶着,而父亲,在我的凝望下,慢慢地变老。

【教师点评】

小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平日里点点滴滴的父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再累也要陪孩子看电影的心、给睡懒觉的孩子准备好早饭的爱、干完活先把孩子送回家的行为。又苦又累的工作在小作者的细致描写中使一个坚强的父亲、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形象跃然纸上。尤其是对两个男人之间的对话的描写,平实普通却句句饱含深情。整篇文章透过细节描写也流露出一个正在成长的小男子汉对于父亲的理解与关心。

作者:刘颖

编辑:冀春鑫

审核:王煜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