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的决战期仍要做到扶贫先扶志(扶贫篇苦干不苦熬)
编者按:七年砥砺春华秋实,岁月如歌谱写新章。2019年12月22日,映象网即将迎来七周岁生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七年时光,从懵懂初生到国家一类新闻网站,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河南第一新闻门户,映象网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他们或是映象网记者笔下镜头中鲜活的新闻人物;或是参与过映象网每一次活动的铁杆粉丝;或是与映象网携手共赢的合作伙伴,七年时光漫漫,感谢一路同行……
七周年之际,映象网特发起“7待美好·不忘初心”系列报道,寻找与映象网有过交集的每一位“有缘人”,我有笔和酒,等你讲述和映象网有关的故事……
【扶贫篇】
映象网南阳记者 周永生
【人物名片】
李健,男,1970年出生,现任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党支部书记。
2012年,作为电工的李健在一次检查变压器的时,不慎触及高压线。虽然大难不死,但也落下终身残疾。右臂截肢,左腿伤情也是触目惊心。
2014年根据政策李健被评为深度贫困户。时任埠江镇镇长的王诗东是他的帮扶责任人。
在王诗东的帮扶和鼓励下,李健借钱种植大葱。长势喜人却因没掌握行情,李建一下子赔了25万。
次年,李健继续坚持,不仅种植大葱,还种植玉米、水稻和树苗,一举翻身,净赚13万。
2016年李健脱贫。
2018年4月21日,李健高票当选付楼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成立合作社,盘活扶贫车间,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助人脱贫的完美转型。
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他依靠党的好政策,他坚持做到身残志更坚,脱贫勇争先,被村民和党员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出席了中国残联组织的全国残疾人脱贫典型中外记者见面会和残疾人事迹报告会,先后荣获“全国自强模范”、“市级劳动模范”、“南阳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2019年5月,包括李健在内的167名“全国自强模范”一起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
【映象缘起】
说起李健,早在2018年映象网就曾多次进行报道。记得在一次对扶贫工作采访时,意外听说有一个独臂村支书,工作干得很出色,以前还是一个贫困户,非常典型。记者随即通过朋友联系上了李健本人。见面时,李健正和村里的年轻人讨论眼下的原料、供电和设备问题。高瘦、黝黑、话不多,右臂晃来晃去的空袖管,就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更让记者揪心的是,他的左腿竟是取自腰部骨头和右腿肌肉再造重生而来。随着对李健的深入采访,一个坚强、自信、实干的形象渐渐在记者心中形成。在李健的身上,记者看到一个贫困户群体努力脱贫、助人致富的闪闪发亮的光环,记者想通过李健这一形象的塑造增强其他贫困户脱贫的信心。这也决定了随后对他的多次采访。
【初心19】宁肯苦干 不要苦熬
“在奋斗的过程中,不要惧怕失败,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坚持就是胜利!”如今的李健回想起这几年走过的路,也多了一点轻松和感慨。如何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呢?他清楚就是要让群众有活干,除了在外打工,也要让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于是,他们在村口建了金芙蓉特色种植产业扶贫就业基地,村里的贫困户一方面把到户增收项目入股到特色种植基地,每年进行分红,另一方面在基地打工创收。现在,村里有70多人在车间务工,最高每天每人可收入150元以上,同时还不误农活,随来随干。
村中还有16个残疾人家庭,他们还是贫困不堪。想到他们,李健心里就泛酸。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呢?李健想到了自己办的蔬菜种植基地,他把贫困户、残疾人户拉到基地干活,只要有劳动能力,就安排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他还牵头成立了付楼村香菇种植基地,帮助贫困户种植了5万袋香菇,这样,每户净收入可达10000到30000元。他计划明年再种10万袋,带动100至120户村民种香菇,引导帮助20至30户村民带头建设50亩左右的蔬菜示范基地。他认为,要想真正脱贫,必须激发自己的内生动力,政府的帮扶只是一种鼓励和辅助,持久致富还是要靠自己,一定要让贫困户树立信心,长本事,增才干。同时,各级党员干部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不但要让贫困村民“骑上马”,还要扶着“送一程”,贫困户才能走得远、走得好。
【映象寄语】
在映象网成立七周年之际,记者再次采访了李健。他说,“人生的不幸是一种历练,其实也是一笔财富,应当感谢命运赋予的种种苦难,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同时也感谢映象网的报道,希望映象网一如既往的关注民生,发现美好,追逐希望,给人温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