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构音障碍的孩子发出a音(儿童构音训练系列科普)
大部分的宝宝在5-6岁前都会习得所有的声韵母。但是有一部分宝宝, 在6岁之后仍然存在部分发音不清晰,或是在6岁前存在明显发音不清晰。这类宝宝的构音器官异常,听力正常,且构音错误一般表现为固定状态,但找不到明显原因的构音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声母替换(如把p说成b)、遗漏(如把“pao”说成“ao”)、歪曲等。这类宝宝就是我们常说的“功能性构音障碍”。那接下来小编会陆续为大家介绍不同的构音错误应该如何进行纠正。今天小编将介绍一类常见的错误模式,即把“d”说成了“g”。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d/和/g/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发音方式相同,两个声母都是不送气的塞音(*塞音:发音部位阻塞后,气流冲破阻塞发音的发音方式)
(2)不同点:发音部位不同,/d/是一个舌尖中音,即舌尖上抬与齿龈接触。而/g/是舌根音,即舌根向后向上拱起。
/d/的发音部位
/g/的发音部位
了解了两个声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小朋友出现此类构音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发音部位搞错了。
那针对这样的错误模式,训练重点首先肯定是要建立/d/正确的发音部位,即舌尖上抬抵住上齿龈。然后再根据小朋友的语音习得规律,从单韵母单音节→复韵母单音节→双音节(前)→三音节(前)→双音节(后)→三音节(后)→三音节(中)→句子巩固逐渐让儿童掌握习得。
训练方案一、促进舌尖上抬运动模式
1. 首先可以用牙刷轻轻刷舌前部,促进舌前部感知觉;
2. 然后在上牙龈中间放一小片海苔/涂一点果酱,让小朋友舌尖上抬去舔海苔/果酱,重复数次,直到小朋友能完成此项动作。
训练过程中,可以在小朋友的面前放一面镜子,让小朋友能够直接观察到自己的舌部运动。
二、构音语音训练
在诱导处正确的舌上舔齿龈的运动模式后,诱导儿童下颌处高位(即关上下巴),形成口腔阻塞后进行发音。在单韵母的诱导发音中,临床上我们一般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进行训练,先进行/di/的诱导,因为/d/和 /i/在口腔的位置上相对接近,因此比较容易构音正确,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其他韵母。不然,如果治疗师直接诱导/du/,小朋友就会觉得非常难,丧失信心,不利于后期训练。
儿童在掌握/di/之后,就可以进行展开训练:
1. 复韵母如“点”、“掉”、“嗲”;
2. 双音节(前)如“地铁”、“钓鱼”;
3. 三音节前如“点心铺”、“钓鱼竿”;
4. 双音节后如“糕点”、“发嗲”;
5. 三音节后如“水果店”;
6. 三音节中如“吃点心”等。
7. 句子如“弟弟去店里买钓鱼竿”。
/di/掌握后在进行/de//dou//da//du/的训练,训练过程可采用过度法,即从会的音过度到不会的音,如/di-di-di-de-de-de/缓慢过度,促进儿童协调下颌舌的运动。/du/的构音可以从/dou/音进行过度引导。
*构音过程中治疗师最好采用卡片或多媒体形式,以图 字 音的形式进行训练,帮助儿童掌握发音及意义,这样在日常使用时才会降低错误率。
内容转自:科普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