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现在有哪些地名(让人看了怀疑人生的咸阳地名)
陂(bī)西
陂西镇位于咸阳市三原县城东南20公里处,全镇共有13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102个村民小组,周陂路、安陂路连接西(安)三(原)一级路直达镇中,西韩线过境4.7公里,横贯南北,西闫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陂西镇属于泾惠渠四支渠灌区,地势平坦,条件优越,是三原县大灌区面积最大的乡镇和农业重镇。现已形成以陂西、庙张、南李村为主的蔬菜专业示范村3个,其中南李村为市级蔬菜生产“一村一品”示范村,庙张村、陂西村依托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温室大棚圣女果产业,成为该镇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主要明星品种。
陂西镇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各种人才藏龙卧虎。每逢婚丧嫁娶,年节庆典,乡亲们制做出各种各样的花馍,造型别致,形态逼真,馈赠亲朋,即可食用。面花品种很多,根据不同节日、时令有不同的习俗活动,如“满月花馍”、“寿馍”、“鱼馍”等,制作工具有剪刀、镊子、梳子、瓶盖、铁皮、各种模具图章等。
亓(qí)父
亓父村位于咸阳市乾县城关街道,距县城东南约3公里,是乾县的东大门。2016年由原来的大亓父村、小亓父村、亓母村、草谷村合并成立,该村交通便利,312国道和西平铁路穿村而过,乾县火车站和高铁站均坐落于此。本村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蔬菜销往西安、咸阳及西北地区。
关于该村的来历,非常的有意思。相传古时有一亓姓人定居在这里,娶了一妻一妾,因为妻妾关系不好,于是妻子带着儿女迁居村南,取名亓母村,此村遂称亓父村。到了明朝中叶,亓父村部分村民迁出后另建新村,称小亓父村,此村遂更名大亓父村,也就有了后来村子的格局。
南礀(jiàn)
南礀村位于咸阳市长武县丁家镇,地处县城西南约1公里处,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因村内从事厨师的人数较多,民间自古就有“陕西厨师看蓝田,长武厨师看南磵”的说法。近年来通过努力建设新农村,改善居住条件,新村建设现已全面完成,为丁家镇设施齐全、风格独特、环境优雅的示范新村。
南磵村原名南磵堡子、南磵驿。相传南磵驿原来是皇家信使的一个驿站,坊间流传“先有南磵驿,后有长武县”之说,唐朝文学家柳宗元路过南磵驿曾挥笔写下《南磵中题》的诗句。“磵”古通“涧”,意为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而南磵村处在黑河川道的原边沟壑之中,最早的村民就居住在临近沟底的城堡上,左右两边沟道夹持,两边沟坡上树木成林,故称“磵”。因该村地处长武县城南边,故称“南磵”,村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嵯峨(cuó é)
嵯峨镇位于咸阳市三原县北部塬区,下辖20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是三原县唯一的山区乡镇。该镇以嵯峨山为名,清浴河纵贯南北,三方公路穿境而过,自然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多样,土特产有核桃、板柿、曹杏、大枣、中药材等,同时养殖业蓬勃发展,已成为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嵯峨镇交通便利,三淳公路纵贯南北,唐陵公路横贯东西直抵嵯峨山。另外,水利电力资源丰富,拥有11万变电站一座和水库一座,现已成为该县重点“引清入城”的水源地。
叱(chì)干
叱干镇位于咸阳市礼泉县城北35公里处,以古姓叱干得名(另彬县永乐镇有叱家村),2002年元月由原叱干镇、东庄乡、相虎乡三乡镇合并而成,下辖43个行政村,主产小麦、玉米,是县北部果品集散地,以秦冠苹果驰名。
叱干镇历史悠久,不仅有大头坡遗址、北豆卢遗址等新石器文化遗存,同时存有下刘西天禅师墓塔、乙速孤行俨碑(现存昭陵博物馆)、失辈墓村唐墓、乙速孤父子墓等文物古迹。
马嵬(wéi)
马嵬街道地处兴平市西北部,距市中心12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126个村民小组,南靠陇海铁路,有兴平西大门之称。马嵬街道物产丰饶,是陕西粮食、蔬菜、杂果、畜禽等商品生产基地镇,土特产辣椒、大蒜、大葱为大宗出口产品,享誉全国。同时拥有陕西省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并享有“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美誉。
马嵬街道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既有道教始祖老子传经布道北依莽山的黄山宫,还有在唐王朝重大历史事件“马嵬兵变”中,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作替罪羊被缢死草葬这里,先后建成了贵妃墓太真阁盛景园、长恨歌画廊和长恨歌碑廊。近年来,引进马嵬驿民俗文化村项目,以古驿站文化作为核心,打造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优质旅游项目。
阜(fù)寨
阜寨镇位于兴平市城区东南5公里,下辖27个行政村,主产小麦、玉米、花生、油菜等,畜牧业以牛、猪、鸡为主,农业产业以“南莲、中畜、北棚、东渔、西桑”为布局,为西咸经济圈最佳承接地之一。
阜寨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辖区南佐村是西周(周懿王)和秦大将章邯的建都之地,距今2000余年,村东周懿王御井至今保修完整,极具历史研究价值。阜寨村大金家西门后百米处留有青石一块,相传为章邯上马石,至今靴迹、刀痕清晰可见。
莪(é)芝
莪芝村位于兴平市店张街道,地处店张办西南约7公里处,现有村民小组5个,东西两个自然村。该村的主导产业是生猪养殖产业,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生猪存栏量已达到3000头,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蓬勃发展的养殖业带动了生猪收购,饲料供应等相应产业的形成。
相传,莪芝村原先叫“磨子村”,该村赵家于清光绪年间,娶了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功巧的媳妇叫莪芝。她见磨子村人大多居住草棚,耕地旱地,转销石磨子劳动强度大而且挣钱少,她就把在娘家学得一手编竹筐、背笼、笪笼的绝技,传给全村人。一时间磨子村学竹编形成气候,而且生意很火爆。就这样,磨子村的人逐渐富了起来,人们为了报答莪芝姑娘致富全村的功绩,就在1911年正式改村名为莪芝村。
好畤(sì)河
好畤河村位于咸阳市永寿县店头镇,该村积极发展现代果业项目,其中果园3080亩,生态养猪项目可存栏生猪1000头以上,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标准化苹果示范园,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好畤河村因古时好畤县而得名。好畤县战国时秦置,贞观二十一年(647)七月复设上宜县,十一月三日改名好畤县,故址在永寿县店头镇东北10公里好畤河村,元至元五年(1268)撤销县制。好畤河村曾出土唐代刘沔神道碑(1961年运至县文化馆进行保护),该书法名碑青石质地,螭首龟座,通高2.84米,圭形碑额为篆书“唐故太子太傅致仕赠司徒刘公神道碑”,碑文楷书由左谏议大夫韦博撰文,大书法家柳公权书丹。
冢(zhǒng)丰
冢丰村位于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距镇政府驻地23公里,下辖3个村民小组,全村四面环山坡,居住零散,可谓三沟二梁,是“一只公鸡打鸣,两省三县俱听”的地方,也是长武县海拔最高、最偏远的村庄。以苹果、畜牧养殖、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其中耕地面积1418亩,果园面积209亩,生猪存栏382头。
冢丰村的村名源于村内现存的一座“汉朝冢”,说是冢,但其实并不是坟墓,而是一座古代的烽火台遗址,由于其高出田塬,远远就能看见,村民叫它冢疙塔,后演化成冢丰村。
此外,冢丰村村中央有棵树身直径1.5米、高24米、树龄达百余年的柳树,远远看去苍翠挺拔,枝繁叶茂。相传以前有一棵比此树更大的柳树,因树身已成空洞,邻村村民去邵寨赶集时常在此歇脚,后因天气寒冷,人们在树洞内生火时不慎将树烧死。据民俗传说,此处是冢丰村的分脉地,要栽树堵脉,后来村民便在原地另载了现在的这棵大柳树,世代村民都将此树视为神柳,其枯枝落叶无人敢烧,无人敢动。
(来源:家住西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