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行的十一条规矩(不懂这些黑话术语)

古玩行业历史悠久,目前所知最早的古玩行话要算“骨董”一词,“骨董”初见于唐代开元年间张萱的《凝耀》。


“骨董”二字系方言,初无定字。“骨董”后演变为“古董”,直到清乾隆年间才把“古董”改为“古玩”,取“古代文玩”之义。


古玩行对某种藏品都有特定的叫法,各专业、各地区的叫法也不同,且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多彩。


行话多少显得有点儿江湖味儿,行内能听懂,行外听不懂。下面汇总一些收藏的行话,供新入圈的朋友了解。


现玩、今玩:当今制作的藏品
生玩:新出土文物
水货:从境外走私来的收藏品
爬山头:把损坏的古玩修补好


国宝帮:所谓国宝帮是指收藏界里一种特定的人群,它并非指那些购买“国宝"的人群,而是指那些时常买到假货,却自以为捡漏捡到国宝级古董的人。


在收藏圈,收藏了一屋子赝品并且敢于堂而皇之的作于公开展览的人不少,据一位藏家估计,“国宝帮”成员可能占全体古玩收藏爱好者的半壁江山。“国宝帮”的人员构成非常复杂,既有刚入行不久的收藏菜鸟,也有坚持“捡漏”几十年白发苍苍的老人;既有工薪一族,也有对收藏一窍不通却好附庸风雅的企业家。


荒货:是指专门走街串巷,下农村,到处拾荒收购来的古玩。这部分荒货是古玩市场的主流。但鱼目混珠,真假掺半。


鬼货:专门指盗墓人,挖掘盗窃古墓得来的古文物。因盗墓违法,这种货一般不进入市场,多数是通过中间人买卖。


贼货:是指由文物部门或私人手中偷来的古玩。量不大,真货多。出价低,买了犯法。


有一眼:就是这件东西不错,艺术价值较高,说“这件XXX有一眼”。


看不好:卖家骗人,夸自己的东西如何如何好,而买家看出确实是新货、假货,但是又要顾及店家的颜面,就只能说:“看不好”,其实说成白话,言下之意就是“看!不好!”


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


抄后路:生意本来是有人从中介绍的,但买主和卖主都抛开中间人,自行与对方直接交易(以便事后不提中介费),也防止“戴帽”。这是丧失职业道德的行为。


包袱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但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这种经营古玩的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扒散头:也称“爬山头”,古玩修复用语。原用于评价修补过的老字画,在老家具行业特指修补过的老家具。多指对残损残缺的工艺品进行整修,或者是为了遮人眼目的修补。有人称此为“爬山头”,意不通。“扒散头”有把散了的东西扒起来的含义。“扒散头”在古玩行业中带有一种贬义,它与“修复”不同,修复是公开性的,而“扒散头”则常常是隐蔽的,为的是蒙人。


敲锒头:古玩生意人经营用语。“敲锒头”,系指古玩生意人在叫行时硬碰硬地交易。如说“这件瓷器是敲锒头下来咯”,有时也简称一下“敲”字,如说:“格件铜器是阿拉敲下来咯”。用“敲锒头”来说明某桩生意,无非是显示扎实、牢靠,说的人常常会流露出一种得意的神态。


下出笼:古玩生意用语。泛指利用他人的生意而偷偷摸摸地私下交易的行为。完全是一种贬义词,例如“伊下出笼”,“专门下出笼”。古玩行当的弊端诸多,而“下出笼”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这种行为常常遭到谴责。


偷冷饭:古玩生意人行为用语。“偷冷饭”与“下出笼”有同义,但又有区别。它常常说的是老板手下人所为,具有瞒天过海的含义,为贬义词。“偷冷饭”是一种古玩行业的不良习气,因而会被人们谴责。“偷冷饭”常谓他人所作所为,而绝无以此自诩的。近年来,其他行业也有使用此词语的。


新家生:古玩鉴定用语。系指一切仿冒之赝品。“家生”本是器物的总称,南宋吕自牧《梦粱录》十三“诸色杂卖”云“家生动事,如桌、凳、凉床、杌子……”“新家生”即新的器物。在鉴赏古玩时常说:“这件瓷瓶是新家生”,有时干脆说“新家生”。


搬砖头:古玩交易用语。指不花本钱搬弄他人的古玩器物,从中赚取差价。是做生意的一种经营手段。这种人常常依仗自己信息灵通,渠道广泛,可以不花本钱、无投资而从交易中获利。用“砖头”来形容古玩器物,无非是想隐蔽一点。


打闷包:古玩行业中,称不准开封检验的买卖为“打闷包”,有时也指没有看到东西而交易的行为。据说此语原流行于上海地区的民间,源于打花会赌博的“打闷包”。此语现在沪上其他行当也有使用。


跑道儿:购买或出售古玩行为的中间人,有的是与买卖相熟的亲友,有的是专门的经济人,不出资不合伙,只从中奔走,说成一笔交易。实际经纪人,拉纤的。


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蚂蟥工:特指家具表面的浅浮雕,因浅浮雕的凸出部分呈半圆状,形似蚂蟥爬行在木器表面,故得此名。


玉器工:特指家具表面的浅浮雕参照了汉代玉器的纹饰和工艺,在硬木家具上比较多见。


坑子货:指做得不好或材质有问题的家具,有时也指新仿的家具和收进后好几年也脱不了手的货色。


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


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脚踢”。


留下吧:以前拎包裹的送货上门,买家决定购买他的东西,让送货人将货留下。


吃仙丹:买了便宜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


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


叉帮车:就是将几件不完整的家具拼装成一件。


高老八:遇到新仿旧的货称,或称“八爷”。


新加坡:对有些地摊货,谐音“新假破”。


交学费:不太懂行总是花钱买到新货,或称“吃药”。


有一眼:就是这件东西不错,艺术价值较高,说“这件观音瓶有一眼”。


动过手: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


粗大明:许多收藏者认为明代的玉器制作粗糙,故得其名。事实不然,就像“汉八刀”并不代表汉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样,“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犷风格。


老仿:民国以前的仿旧。


洋庄:做外国人生意。


本庄:做国内人生意。


漏掉:好东西以极低的价格卖掉。


吃药:买进假货。


贼光:新器表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


包浆:传世古玩都有一层自然温润的光泽。古玩鉴定用语,泛指岁月存留在古玩器物表面的一层包裹物。器物由于外界条件差异而具有各种不同的包浆,例如老家具表面因长久使用而留下的痕迹,因为有汗渍渗透和手掌的不断抚摸,木质表面会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红木家具的玻璃包浆,青铜器的黑漆包浆。因为包浆是天长日久形成的,所以它是鉴定古玩重要条件之一。


皮壳:古玩鉴定用语。特指老家具原有的漆皮。家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木材、漆面与空气、水分等自然环境亲密接触,被慢慢风化,原有的漆面产生了温润如玉的包浆,还有漆面皲裂的效果。旧时古玩行当里的人,将家具、竹、木、紫砂、核雕等古器上的具有一层玻璃质感的包浆,称为“皮壳”。顾名思义,称之为“皮壳”的包浆,是一种较厚的包浆,但有些古玩不称“皮壳”,例如瓷器、绣品、古籍版本、珠宝等。


开门:不用仔细端详,一眼就看出是真货的叫“开门”或“一眼货”,也有作“大开门”的,就更富江湖气了。


开门假:与"开门"的意思恰恰相反,指某一件东西是低仿品。


一眼假:同上。


瞎货:假货。


活拿:一名商人从另一商人手里拿走一件商品,当时不付款,这叫“活拿”。“活拿”的规矩是价位讲好了,只能多卖钱,不能少卖,即必须保底。言必有信。价位比买断要高,一般说,不在给活拿的人付手续费或跑道费,但活拿的人可以在低价上加价,叫“戴帽儿”,多卖归活拿的人,原货主不问。


掮做:古玩生意人的行为用语。就是掮(qián)着别人的货物去兜生意。此语从沪语“掮客”引申而来,有时亦简称一个“掮”字,如“让我掮一掮”,“他要掮我这种货”。虽说“掮做”与“搬砖头”都是利用他人的东西做生意,但“搬砖头”是有了买家后的行为,而“掮做”往往是拿着货兜揽买家,掮不掉可以退还。


至尊:古玩鉴定用语,系指正宗的古玩,有可靠的意思。使用起来,常说:“东西绝对至尊”。或者也可以说:“侬这件古玩不至尊”。此语来自骰戏的“至尊宝”,它指骰戏中最大的牌色。此语不仅古玩行当用,其他行业也用,也常见于上海社会流行语中。


当账:古玩交易用语。泛指物物等价交换的一种形式,大多为业内人士所为。有人在注释此语时,写成“打仗”,那是误解。做生意怎能和打仗联系在一起呢?“当账”的“当”是对等的意思,如成语“旗鼓相当”。当账就是账项对等的交易。


叫行:古玩交易用语。旧时古玩是在行会里交易的,交易时的价钱是随市叫喊出来的,是同行之间的买卖,后称这种买卖行为为“叫行”。同行之间买卖成交的价位,也就称“叫行价”。


落家:古玩生意行话。它相对于行家而言,泛指一般人家或市民,这些人是不做古玩生意的,这是古玩生意人常用的行话,如说这件青花瓶是从“落家”出来的。


拖工:古玩走私用语。是指那些专门从事秘密运输走私古玩的职业人员。此类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属一种违法行为。“拖工”不是指某一个人,是指一类人。这些拖工大多是黑道上的人,他们常常具有通天的本领,并以此获得暴利。


工手:古玩制作工艺术语。表示匠人制作工艺品时的功夫。谓之“工手”,很可能是“工匠的手艺”的简称。被使用于“工手”的对象,大多是工艺性较强的艺术品。而对纯艺术品的书画就不能使用。


品相:古玩鉴定用语。是品质与外相的意义,泛指收藏品的外观工艺和内在质量的优劣程度,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年份的器物。如称:全品相、品相一般、品相一塌糊涂等。品相是构成古玩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卖相:指古玩不真或身份不高,但显得比较完整,古老或精致,在买出时显得“爱人儿”,易受买主欢迎,叫“有卖相”。相反,古玩虽真,但有残污或看上去不精致,则不受买家欢迎,即无卖相。


妖气:古玩鉴定用语。泛指后仿品和作伪品,为了做旧而残留下的色、泽、光。这种人为的假象,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故称为“妖气”。妖邪手法的狡诈,常常会让人上当受骗。


妖怪:古玩鉴定用语。指具有一定迷惑力的赝品,也指某些改头换面的作伪品。人们在使用时,常说:“这件东西是妖怪”。有时干脆说:“妖怪”,还有时更干脆,只用一个“妖”字。


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的人。老是被骗的人,行内人就说他是棒槌,带有讽刺和调侃的意思。


杀猪: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假的东西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内话称之为“砸浆”。在现在可能比较少见了,一般都只能自认倒霉。


行货:一般指“大路货儿”,也指艺术家或工匠为应付市场而批量生产的不精美的艺术品。


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拿分:指古玩商人收购的古玩商品,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也指“快货儿”。


:指亏本。这正反映出古玩商人的经营具有很大的赌博性。买一件古玩,到手后卖不出去,或者要赔本亏损,都叫“输”。古玩商人怕输,还怕丢人现眼,输钱不落好手。


:顾名思义,指腐烂、人人讨厌的东西。不过,臭是有过程的,就指本来是“香饽饽”的东西,却放陈了,或者日久卖不出去,偏偏让许多古玩商贩拿出去过手,变成任人皆知,谁也不想买的货色(因为从购买心理讲,凡是经过多人之手而无人购买的东西,都认为是有毛病或问题,从而犹豫不前,不想购买。),恰恰此时卖主绷不住了,越卖价格越低,也就越没人买了。这就是古玩商人把东西卖臭了。所以,古玩商人在做生意时都喜欢对“没见过天儿”的古玩伸手。


:古玩商人对帮助自己卖货的人提出一成(百分之十)做为酬劳金,叫“提一点”,另有规定的不算。通常说提,就是一成。对导游、翻译,可另行规定。古玩商人对这一做法不能装傻。不然帮你卖货的人就没有积极性了。


拉纤:就是中间人,介绍人,古称“牙人”,撮合双方,相当于现在的经纪人。中间人收取佣金,过去一般是“成三破二”,成是卖方,买卖做成了,拿出3%,破指买方,破费花钱了,拿出2%。


:在古玩行买东西不叫买,叫匀。


:古玩行卖东西不叫卖,叫让。“这件就让给您吧。”或“这件您能让给我吗?”


拿了:交易用语,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藏品我拿了。”


行里人:从事古玩生意的同行人员。


打眼:指判断有误,买了假货。古玩商人的经营全靠眼力,而眼力遭受打击,只有坏事。


上货: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货。


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内话称之为“砸浆”。


虫儿:就是已经收藏了很多能够让观者眼睛一亮的东西。甚至整间店的古玩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的说法。通俗地说,就是有镇店之宝的藏品。


拣漏:古玩商人购买古玩时,卖主不懂,好东西未被重视,行市也不明,因而古玩商人捡了便宜。买东西的人叫“捡漏儿”,卖东西的人说是卖漏了。


走宝:就是卖亏了,把价值十万的,几千卖了。买家便是“拣漏”了。


路份:即古玩物件的品位。不是指人,而是指物。如瓶子与盘子比,古瓶当然比盘子、路份高。有点像品相中的“品”。


卖相:指古玩不真或身份不高,但显得比较完整,古老或精致,在卖出时显得“爱人儿”,易受买主欢迎,叫“有卖相”。相反,古玩虽真,但有残污或看上去不精致,则不受买家欢迎,即无卖相。


掌眼:购买古玩时,请高明的人替自己掌握一下尺度,以免在鉴定真伪上有什么闪失。对于代替自己把握眼力的人,叫作“请某某先生来掌眼”。


打一:按成交价的10%付回扣。


开冲:第一笔生意。


邪价儿:出奇的天价。


:古玩商人真心想买或卖时,因某一方自己还要考虑,故意不买或不卖,准备放长线实现自己的交易计划,叫:绷着买后绷着卖。


包上:交易用语,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请卖主将藏品包起来,卷起来。


卷起来:意义等同于包上,主要应用在书画、碑帖等的交易上。


收起来:买家不要某件藏品了,而请卖家将藏品收回去,就说收起来吧。


要了:收藏者决定购买某件藏品,经营者决定经营某件藏品。


看新:这个东西有点看新,东西不到代,现代仿的。


没用:收藏者决定不购买某件藏品,经营者决定不经营某件藏品。


回了:收藏者决定不购买某件藏品,经营者决定不经营某件藏品。


:简化“万”字加一点为“方”,指人民币万元。


:古代制钱一千枚为一吊,现指千元。


一张:“张”不是货币数量,而是钞票载体的数量单位。此词甚妙,因可随货币的升值与贬值而浮动。20世纪80年代一张指十元;90年代已指百元。


走眼:也叫“打眼”买家用较高的价钱买了不值此价的藏品,或买了假货。


掌眼:这件东西没把握看年代,请个师傅为你“掌眼”看看新老。


搂货:古玩行商户们相互将对方的货拿走代为销售,即为“搂货”。近百年来行内人士没有发生“搂货”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种行业的传统规矩。


伙货:二人或以上合伙买卖古玩。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的人。老是被骗的人,行内人就说他是


棒槌。卖家卖新货给他,背后还称呼他“棒槌”。


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仿的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


:我是吃木器的。意思就是,我是买木器的。


:买进藏品,叫纳入。较早的古玩术语。


: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行内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术语篇


欣赏中国古典家具时,往往有些术语是历史术语,或者是专业术语。

几 案:人们常把几案并称,是因为二者在形式和用途上难以划出截然不同的界限,几是古代人们坐时依凭的家具,案是人们进食、读书写字时使用的家具,其形式早已具备,而几案的名称则是后来才有的。关于几和案的实物,从考古发掘情况看,自战国至汉魏的墓葬中,几乎每座都有出土,有铜器、漆器、陶器等多种质地。


从种类上来分,案的种类有食案、书案、奏案、毡案、欹案。几的种类有宴几、凭几、炕几、香几、蝶几、花几、茶几、案头几。


几案的样式之多,且又各有各个用途,在厅堂殿阁的布置上,和其他家具一样,也各有其特定的规范。


椅 凳 :我国古代椅子出现在汉代,它的前身是汉代北方传入的胡床,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已为常见之物。唐以后,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


宋代椅子更为普遍。在宫廷中,所使用的椅子都是极为华丽的。宋代帝后像中描绘的椅子都有用彩漆描绘的花纹,结构也趋于合理。


宋代还流行一种圈背交椅。


交椅又名“太师椅”,在家具种类中,也是唯一的椅官衔命名的椅子;所谓交椅,是指前后两腿交叉,交接点作轴,可以折叠的椅子。北方民族最先使用,其特点十分适合游牧生活的需要。


交椅在元代家具中地位较高,只有地位较高和有钱有势的人家才有,大多设在厅堂供主客享用,妇女和下人只能坐圆板凳和马闸。


到了明代,椅子的形式已很多,如宝椅、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等。


: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它成为坐具,也是汉代以后的事。


凳的形式有方圆两种,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种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还有藤心,大理石心者。宋代以后,用材及工艺都很讲究。


床 榻:我国床的历史很早,传说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箦床,吕望作榻。有关床的实物当以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彩漆床为代表。汉代刘熙《释名·床篇》云:“床,自装载也”,“人所坐卧曰床”。当时的床包括两个含义,既是坐具,又是卧具。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这个名称,它是专指坐具的。《释名》说:“长狭而卑者曰榻”,“榻,言其体,榻然近地也,小者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榻是床的一种,除了比一般的卧具矮小外,别无大的差别,所以习惯上总是床榻并称。


直到六朝以后的床榻,开始打破了传统习惯,出现了高足坐卧具,此时的床榻,形体都较宽大。唐宋时期的床榻大多无围子,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使用这种无围栏的床榻,一般是须使用凭几或直几作为辅助家具。


辽、金、元时期,三面或四面围栏床榻开始出现,做工及用材都较前代更好。到了明代,这种床榻已盛行,结构更具科学性,装饰手法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如


1、架子床:通常的做法是四角安立柱,床顶安盖,俗谓“承尘”,顶盖四围装楣板和倒挂牙子。床面的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多用小块木料做榫拼接成多种几何纹样。因为床有顶架,故名架子床。


2、拔步床: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廊子,廊子两侧放些桌凳小家具,用以放置杂物。拔步床虽在室内使用,却很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子。


3、罗汉床:它的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最简单的用三块整木板做成。围栏两端做出阶梯型软圆角,既朴实又典雅。


清代床榻在康熙以前大体保留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乾隆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清代风格。其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以致志向繁缛奢靡,造作俗气。


箱 柜:箱柜的使用,大约起始于夏、商、周三代。


古代的柜,并非我们今天所见的柜,倒很像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箱子,而古代的箱却是指车内存放东西的地方。


古代还有“匣”这个名称,形式与柜无大区别,只是比柜小些。


汉代才有了箱子这个名称,器物则与战国前的柜子相同,多用于存贮衣被,称巾箱或衣箱,形体较大,是具备多种用途的家具。


:这个名称,它是一种前开门的具有多种用途的家具,可供存贮书籍、衣被、食品等物。唐代以后至明代,箱柜的形式无大变化,箱匣类大多做成盝顶盖,棱角处多以铜叶或铁叶包镶。


明代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柜橱类家具也丰富多彩。如:

1、闷户橱:形体与桌案相仿,面下安抽屉,两屉称连二橱,三屉称连三橱,大体还是桌案的形式,只是使用功能上较桌案发展了一步;

2、柜橱:是一种柜和橱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的家具,形体不大,高度近乎桌案,柜面可做桌子用;

3、顶竖柜:是一种组合式家具,在一个立柜的顶上另放一节小柜,小柜长宽与下面立柜相同;

4、亮格柜:是书房内常用的家具,通常下部做成柜子,上部做成亮格,下部用以存放书籍,上部存放古玩。


总之,箱柜也和其他家具一样,因用途不同而制法多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使之既美观又实用。


屏风:带屏风的榻和案 汉:辽宁辽阳汉墓壁画。屏和榻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家具新品种汉代屏风榻有单扇、有双扇,榻上设帐,帐沿有坠饰,富丽而典雅。


屏风:屏风的使用在西周早期就已开始,称之为“邸”。最初是为了挡风和遮蔽之用,后来不断发展,品种趋于多样化,不仅有高大的屏风,也有较小的屏风,也有较小的床屏、枕屏,有专用的,也有纯装饰性的陈设品。


汉唐时期,几乎有钱人家都使用屏风,其形式也较前代有所增加,由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多扇屏拼合的曲屏,可叠,可开合,汉代以前屏风多为木板上漆,加以彩绘,自从造纸术发明以来,多为纸糊。屏风的种类有地屏风、床上屏风、梳头屏风、灯屏风等;而若以质地分则更多,如玉屏风、雕镂屏风、琉璃屏风、云母屏风、绨素屏风、书画屏风等等,不一而足。明代以后出现了挂屏,已超出了屏风的实用性,成为纯粹的装饰品。




鼓腿膨牙:指家具的腿部从束腰处膨出,然后向后内收,顺势作成弧形,足部多作内翻马蹄行。


三弯腿:将桌类家具的腿柱上段与下段过渡处向里挖成弯折状,弯腿家具的足部多为内翻成蹄形。


膛落:指闷户柜、圆角柜等家具抽屉或门下面的空间,因不易被发现,可用于存放一些比较贵重的物品。


束腰:指在家具面沿下作一道向内收缩、长度小于面沿和牙条的腰线。束腰有高束腰和低束腰之分,束腰线也有直束腰和打洼束腰之分。束腰家具是明式家具的重要特征。


托泥:指家具的腿足之下另有木框或垫木承托,可以防止家具腿受潮腐烂,这一木框或垫木就是托泥。供桌和半月桌一般会有托泥。


硬屉与软屉:硬屉指家具椅面、榻面用木板镶作,软屉则指用藤面编制成面芯。


挤楔:楔是一种-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肩榫:指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所用的榫卯。从外形看,此榫的断面是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从而使束腰及牙条结实稳定。


夹头榫:这是案形结体家具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四只足腿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的卯眼相对拢。腿足的上端开口,嵌夹牙条及牙头,使外观腿足高出牙条及牙头之上。这种结构能使四只足腿将牙条夹住,并连结成方框,能使案面和足腿的角度不易改变,使四足均匀地随案面重量。


插肩榫:也是案类家具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虽然外观与夹头榫不同,但结构实质是相似的,也是足腿顶端出榫,与案面底的卯眼相对拢,上部也开口,嵌夹牙条。但足腿上端外部削出斜肩,牙条与足腿相交处剔出槽口,使牙条与足腿拍合时,将腿足的斜肩嵌夹,形成表面的平齐。此榫的优点是牙条受重下压后,与足腿的斜肩咬合得更紧密。



罗锅枨:也叫桥梁枨。一般用于桌、椅类家具之下连接腿柱的横枨,因为中间高拱,两头低,形似罗锅而命名。


霸王枨:霸王枨上端托着桌面的穿带,并用梢钉固定,其下端则与足腿靠上的部分结合在一起。榫头是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然后向上一推就挂在一起了。“霸王”之寓意,就是指这种结构异常坚固,能支撑整件家具。


白皮:称“边材”,“边材”是相对于“心材”而言的。边材,即树木心材之外树皮以内的部分,树木的边材与心材,一般有较明显的区别,以大多红木树种为例,心材部分颜色深,而边材部分颜色明显变浅,心材与边材区分相当明显,故而称“白皮”。家具的榫卯结构,承重部位和家具表面不能用边材,否则容易开裂、变形、剥落。识别有无边材,可以用发出强光的小手电照看,或是在日光下,可分辨出来。


满彻:是硬木家具行业的一个术语,意为制作某件硬木家具只用一种材质,而不掺杂其他不同种类的木材,也就是说,用同一种材质制作的家具可称为“满彻”家具。但“满彻”往往指不掺料,并不意味着不用边材,所以商家在签订合同时,一般会在“满彻”后注明含边材(白皮)。


全红木:即指红木家具所有的零部件都采用不含边材的同一种材质制作而成,可以说是在满彻的基础上剔除了所有的白皮。


皮壳:特指老家具原有的漆皮。家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木材、漆面与空气、水分等自然环境亲密接触,被慢慢风化,原有的漆面产生了温润如玉的包浆,还有漆面皲裂的效果。


做旧:用新木材或老料做成仿老家具,同时在新家具上做出使用过的痕迹,以鱼目混珠。


掉五门:这是苏作木匠对家具制作精细程度的赞美之语。比如椅子或凳子,在做完之后,将同样的几只置于在地上顺序移动,其脚印的大小、腿与腿之间的距离,不差分毫。这种尺寸大小相同、只只脚印相合的情况,就叫“掉五门”。


后加彩:指在漆面严重褪色的老家具上重新描金绘彩,一般多用于描金柜。


典当行有行话,扒手圈有行话,股市有行话,相声界有行话,京剧行有行话,可以说每一个圈子都有自己特定的行话和术话,红木圈也莫能免俗。


古玩行的十一条规矩(不懂这些黑话术语)(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