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随机双盲对照实验(随机双盲对照实验)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被公认为是评估药物疗效的黄金标准为了更好理解其基本原理,我们在此设想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为评估某种药物的疗效,研究者安排一组患者(亦称处理组)服药,然后再考察他们在服药后的病情变化现在的问题是,若处理组在服药后从整体上看病情有所好转,则是否一定归因于药物的疗效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简述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简述随机双盲对照实验(随机双盲对照实验)

简述随机双盲对照实验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被公认为是评估药物疗效的黄金标准。为了更好理解其基本原理,我们在此设想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为评估某种药物的疗效,研究者安排一组患者(亦称处理组)服药,然后再考察他们在服药后的病情变化。现在的问题是,若处理组在服药后从整体上看病情有所好转,则是否一定归因于药物的疗效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病情有时会因人体的惊人自愈能力而好转。为了控制自愈效应的影响,研究者有必要在安排处理组服药的同时,再安排另一组患者(亦称对照组)不服药。通过比较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病情变化差异,就能控制自愈效应。但问题依然存在,因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或许受益于安慰剂效应——亦即只要服药者认为自己得到了治疗,即使其服用的是毫无药效的糖丸,心理作用也可能使得病情出现好转。

那么,如何进一步对安慰剂效应加以控制呢?研究者会安排所有患者都服药,只不过处理组服用的是真药,而对照组服用的是无药效的糖丸,亦称安慰剂。要保证患者的“盲目”并不容易。设想存在如下一种情况:

实验工作人员在给患者分发药物时,若他知道是在给处理组分发真药物,则无意中表现得比较严肃;若他知道是在给对照组分发安慰剂,则无意中表现得比较随意。此时,敏感的患者可能根据实验工作人员透露出的蛛丝马迹,对其所服用的药物类型进行猜测,进而使得实验结果掺杂了患者心理作用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患者是“盲目”的,研究者还有必要让实验工作人员与患者一样“盲目”。这也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在科学文献中,确保被试与实验工作人员“双盲”的实验设计分别称为被试偏差控制与研究者偏差控制。那么,在被试偏差与研究者偏差均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病情发展差异是否一定归因于药物的疗效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例如,万一选择进入处理组的患者都是一些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呢?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会导致实验结果掺杂了所谓的样本选择偏差。

为了控制样本选择偏差,研究者会将患者随机地分配到处理组与对照组。在科学文献中,随机分配的目的被称为保证处理前的等同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等同性并不意味着处理组与对照组在身体状况等方面从整体上看不存在任何差异,而是意味着,若存在差异,则这种差异是偶然而非系统性的,属于所谓的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显然越小越好。为此,研究者有必要进行大样本实验——基本的概率原理告诉我们,样本容量越大,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越小。研究者还有必要对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病情发展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以定量考察这种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药物疗效而非抽样误差。

行文至此,已经解释了随机双盲对照实验中“随机”“双盲”“对照”这三大关键词的内涵。现在我们要强调的是,虽然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被公认为是评估药物疗效的黄金标准,但有时也存在失效的情况。(姚耀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