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失禁是什么毛病(泪失禁体质是个什么鬼)

最近网络流行一个名词“泪失禁体质“,字面含义:控制不住眼泪;百度百科解释:每逢和人吵架或是情绪稍微激动些时,都会控制不住地想哭。明明不是一件值得哭的事情,自己也没有太委屈,只是据理力争,可嗓门一高情绪一上来,声音慢慢就变成了哭腔。原本台词早早就准备好了,愣是说不出口了,气势荡然无存,整个人原地描述什么叫做怂。这个词一出来就引起热议,多少人都觉得”是本人没错“。共青团中央的微博都组织过话题,让大家谈谈自己的经历。说起”泪失禁“,我们同事小汪绝对是本尊,工作中经常前一秒还在笑,后一秒就能哭出声的”奇“女子。

泪失禁是什么毛病(泪失禁体质是个什么鬼)(1)

泪失禁“究竟是怂还是病?如果像小汪这样的情况就要引起注意了。

小汪在我们单位属于客服部门,经常面对咨询人士的预约和咨询效果调研,平时性格外向,做事稳重,待人接物也非常有礼貌,在咨询者的口碑都很不错,可是同事间都叫她“汪黛玉“,因为小汪在回访完咨询者后经常哭鼻子,一天接待七八个咨询者回访,那就有可能哭七八次。不久后这个哭鼻子的现象发展到工作会议乃至同事相处上,只要同事对小汪的工作提出异议,小汪就会一边哭一边反驳。

泪失禁是什么毛病(泪失禁体质是个什么鬼)(2)

小汪的这个“泪失禁“已经完全影响到了工作,那么”泪失禁“是心理疾病么?什么样的人容易”泪失禁“呢?

对于小汪的案例,我们判断,她的“泪失禁“是早期双向情感障碍,即我们所说的躁郁症的早期表现之一,而经过我们的心理咨询师对小汪的治疗后,小汪的”泪失禁“有所好转,情绪稳定,基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了。

泪失禁是什么毛病(泪失禁体质是个什么鬼)(3)

判断“泪失禁体质”是否为心理疾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这个哭是否事出有因。如果这个哭是由客观事实引起的,且自己对这个情绪很清楚,哭的原因符合大多数人的逻辑,就不是心理疾病。

第二,哭的程度与持续时间。如果哭的时间和程度与大多数人一样,那就不是心理疾病。

第三,是否影响社会功能。如果不影响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那么也不是心理疾病。

泪失禁是什么毛病(泪失禁体质是个什么鬼)(4)

哪些人容易“泪失禁”?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气质分类中的抑郁质更接近于上面所说的“泪失禁体质”。

这一类型的人思维敏捷、心思细腻、有丰富的想象力、情绪体验深刻、缺乏安全感、比较悲观、偏内向、不善交际。

泪失禁是什么毛病(泪失禁体质是个什么鬼)(5)

哭是人类的一种生理情绪的表达。

心理学研究认为约一半的哭是由于悲伤,当然生气、同情、恐惧甚至高兴也都会让人哭泣。

哭可以发泄情绪,释放压力,对维持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对于成年人而言,哭依然是一种互动交流方式,通过哭可以告诉对方你的底线、要求和目前的心理状态。

正常情绪的表达有助于身心健康,但过犹不及,眼泪到了失禁的状态那就不一定是好事了,想改变这种“泪失禁体质”,其实也是有办法的。

1、先不要嫌弃爱哭的这个特质。把它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先接纳,与其和平相处。

2、了解自己每次哭的原因,尤其是深层次原因。比如是因为恐惧、担心还是愤怒才会“泪失禁”,究其原因,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3、针对自己找到的原因来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

4、要学会把这些情绪说出来或是写出来。

总之,哭吧哭吧不是罪更不是病,但泪失禁了就有可能是病要重视!

心理减压方法

学会3件事、学说3句话、学会3乐3不要学做三件事: 

1、学会关门 

即学会关紧昨天和明天这两扇门,过好每一个今天,每一个今天过得好,就是一辈子过得好。 

2、学会计算 

即学会计算自己的幸福和计算自己做对的事情。计算幸福会使自己越计算越幸福,计算做对的事情会使自己越计算对自己越有信心。 

3、学会放弃 

特别推荐汉语中一个非常好的词,这就是“舍得”。记住,是“舍”在先,“得”在后。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舍”才有“得”,或者说是“舍”了一定会“得”,而“一点都不肯舍”或“样样都想得到”必将事与愿违或一事无成。

(吴娟撰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