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

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三季的消息不要太多。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1)

先是4月2日,网上就有所谓的内部消息,据说第三季玩法大变样,找来了宁静(第一季)和那英(第二季)做大队长,新的选手直接分成两队PK。

选手名单也写得有模有样。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2)

接着4月4日,韩团少女时代的郑秀妍确认加盟浪姐3,又在微博上引发一波讨论,芒果台要重启韩流了?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3)

你们发现没有,自从两年前浪姐第一季爆红,但凡有关30 有点事业心的女艺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参赛“,刘若英、李若彤、周海媚、贾静雯都被画过这张饼。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4)

声势越大,底气越小,借着艺人名气造势揭示着一个事实,除了首季以外,浪姐靠内容本身吸引观众已经越来越可能性越来越小了,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儿“糊”了。

其实不仅仅是浪姐这一档综艺,如今在国内市面上好看的综艺越来越少,很多综艺先声夺人,前面几季非常吸睛,拍到第三甚至第六季之后就虎头蛇尾,渐渐无人问津。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5)

或许人性如此,第一眼太惊艳的东西难免产生过高的期望,期待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 也或许因为实在是乏善可陈,一档综艺一直走老路,就会让观众审美疲劳;又或许是因为我们都在成长,眼光在逐渐提升,可综艺并未随着我们而成长。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6)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开始好看之后却变味的综艺节目前五名

TOP5《向往的生活》: 不接地气,植入和宣传越来越多

作为国内知名的慢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2017年刚刚推出时非常吸睛。文艺中年黄磊和他的主持人老友何炅以及新生代实力派演员彭昱畅在农家小院蘑菇屋中招待来访的客人,烟火气十足,治愈感满分。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7)

物以稀为贵,正是这种特点令它在市场内一众混杂的节目中成功出圈,给观众温馨治愈、安静祥和的感觉。

很多人选择下班后或周末独处时看,透过《向往的生活》,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看见了原来明星的生活也有和普通人相近的真实的一面,一种回归到生活最本真的美好。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8)

因此这档节目好评如潮,即使到了今天还有很多人重温第一季。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9)

“慢下来,去远方”,毫不夸张地说,《向往的生活》给观众描绘了一副想象中的恬静美丽的田园乡村的样子。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10)

拥有一个自己的小院子,一进门旁边就是菜园,里面长满各种当季的蔬菜水果,还有可爱的奶牛苏苏。

这样的蘑菇屋,成了很多观众心中理想的”故乡“。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11)

可惜随着节目播出的季数越来越多,节目不再满足于慢综艺本身,开始涵盖了更多内容,享受“慢生活”这件事开始有点变味。

首先,节目开始走向了贩卖回忆的套路。

比如向往的生活第三季里有一期设置的主题是让05年超女重聚。超级女声代表了很多80后90后的青春记忆。

可惜,请来的四个超女周笔畅、叶一茜、黄雅莉、纪敏佳明显已经很多年不联系了。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12)

聚在一起就像多年不联系的高中同学十年后聚会,人生轨迹、事业发展也各不相同,感觉大家在一起无论是聊天还是做游戏,都像是在没话找话。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13)

“圈子不同不能硬融”,这样的节目不仅当事人尴尬,屏幕前的观众也是非常尴尬。过去的记忆没能唤醒美好的情感却只剩下叹息。情怀杀没做好就是杀情怀、煞风景。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14)

除此之外,来节目宣传的明星也越来越多。很多电影要上院线之前,演员基本都会来走一波, 黄渤、于和伟、王迅来宣传电影《一出好戏》,沈月和陈都灵来宣传剧版《七月与安生》,太多例子了,不胜枚举。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15)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16)

来宣传本身不是坏事,是节目组和制作方双赢的局面,但是大多宣传就导致了节目很难保持原来的内容品质。

一档强调回归生活的节目商业化、宣传的味道越来越浓,节目内容本身也就不再接地气,明星包袱重,展现不出回归乡村生活的质朴感。

第1季何老师拼命在玉米地里干农活,之后大家用玉米换食材,付出艰辛的劳动获得了美食。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17)

到了第4季,为了烧饭,节目用椰子换佛跳墙的原料。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18)

所谓的”劳动”变得有点假,难以令人相信。

第四季里面 黄小厨做的包烧系列美食,引得真性情的周迅感叹”真的是吃傻了“,可是总有点不对劲儿,为啥?

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这系列食材到底从哪儿来的?观众都没看见,好像它们就是凭空出现了

第一季里面大家辛辛苦苦掰玉米换食材的情节仿佛再也不会出现了,可是正是那种情节才能真正展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慢生活这件”美好的小事“背后需要承受的关于生活 的重量。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19)

不得不令人感叹,后面几季,真实的田园生活已经加上了一层美化的滤镜。也难怪大家都觉得这档综艺变了,看不进去了。

TOP4:《奔跑吧兄弟》:嘉宾换血,内容表达乏力,陷入套路

2014年跑男第一季播出,就成为爆红的现象级综艺节目。节目既欢乐又逗比,帮蓝台创造了收视五连冠的神话。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20)

前两季里面,邓超、王祖蓝、陈赫、郑凯各有各的耍宝逗趣之处,“奔跑团”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担当不同的角色,卖萌耍宝样样精通。

比如Baby作为节目中的一点红就是对标韩综《runningman》里的宋智孝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21)

前几季名场面真的是很多,郑凯一屁成名,李晨也获得了大黑牛的称号。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22)

我印象最深的是“东厂大战锦衣卫”特辑,明朝两大特务机关东厂和锦衣卫之间的争斗,节目以这个为背景,很有悬念感和冲突感,邓超和陈赫是两队队长,包贝尔这销魂的嘴唇....只能说扮相十分专业了。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23)

整个抓间谍的过程紧张刺激,再配上撕名牌环节,引人入胜。不禁让人想起小时候一起在操场上玩游戏的日子。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24)

如今跑男已经快走到第十季了,开始陷入模式重复的怪圈。先是嘉宾大换血,且经常启用流量嘉宾。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25)

有心的朋友们可以对比一下现在的MC和第一季的MC差了多少?

据我不完全统计,跑男几乎每一季都要换嘉宾。

第二季王宝强换成包贝尔,还算改动第三第四季加了鹿晗,之后又有迪丽热巴、沙溢、蔡徐坤、郭麒麟等先后成为常驻嘉宾。

到最新的第十季,就只剩下了Angelababy、李晨、郑恺三位元老级艺人。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26)

整个人一个大换血。而且估计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跑男执着于找流量明星做嘉宾。

不得不承认,这种手段能够吸引一部分粉丝,但是对提升节目质量却并不是一件好事。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27)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28)

在内容创作上,节目组似乎也陷入了瓶颈。

跑男作为紧张刺激的竞技类综艺,原本应该在这种品类上延续自己,甚至不断超越自己。

可是最近几季《跑男》风格大变,越来越”躺平“、”佛系“。

就说这郑凯李晨监督蔡徐坤做饭,是不是给人感觉莫名串台了?这画面怎么也不像是跑男该有的场面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29)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30)

指压板、撕名牌、麻将连连看等记忆点原本是很大的亮点,但是却不能在此基础上设置更多玩法,而是浮于表面,显得一地鸡毛。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31)

除了平淡乏味,还有节目组想到的提升关注度的方法也真是无聊。

比如去年5月份“泥潭枕头甩脸”事件,Angelababy和宋雨琦”互扯头花“,战火都烧到了节目之外。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32)

引发了双方粉丝之间的大战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33)

原本欢乐逗趣的节目成了女明星撕X现场,Angelababy经纪人先是发文暗讽,接着又极力撇清。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34)

紧接着,又有相关工作人员说即将有艺人退出节目的微博,又引发了一波讨论热潮

雷声大雨点小,看得人好不热闹,其实这一切不过是节目组宣传的套路。

真想说一句何必呢?简单点儿不好吗?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35)

无聊闹剧之后,再回到节目里,大家都变得谨小慎微起来,竞技游戏里就站在平衡板上一直僵持到晚上,观众怎么可能爱看”静止画面“?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36)

就连李晨和郑凯这两个竞技健将都有了打酱油的感觉。第一季时的紧张刺激和快乐很难找到了。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37)

TOP3《花儿与少年》:撕到最后连话题度也没有了

女明星越多,话题效果自然越足。这一点在《花儿与少年》这档综艺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38)

自从《花儿与少年》开播以来,为全网贡献了无数女明星明争暗斗的场面,几乎每一季都有“撕点”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39)

尤其是第二季堪称巅峰,明星之间明争暗斗,你或许可以说是无聊,但却实实在在地为观众们展现了一个人在陌生环境下和不太熟悉的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什么样算是高情商,什么样算是低情商,什么场合下该说什么话。再加上世界各地的美好景色,前两季的《花儿与少年》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相对来说,第一季节目的画风还算正常,比较贴近旅游主题,温暖、接地气,也有争吵但大家很快合好。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40)

第二季“战火升级”,名场面一大堆。相信大家都很难忘记许晴的那句话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41)

以及宁静那个时间段话里话外的微博文字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42)

最经典的场面莫过于,在土耳其湖边露营的那场戏。

一场房车大战悄然开始。

晚上大家都要休息了,但是房车最多只能睡五个人,所以大家需要分配,有些人要在户外睡帐篷。

其实大家都想睡帐篷,因为房车算是密闭空间,吃饭睡觉都在车上,味道不太好闻。

成年人的世界,尤其是明星的世界,碍于身份面子谁都不能明白说出来。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43)

陈意涵回房车了问郑爽:是不是大家都想睡帐篷?

郑爽:我不知道,我没有感觉到大家想睡帐篷这件事情,你不要多想。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44)

分配房间的井柏然急得跳来跳去,自言自语:好难啊!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45)

最后井柏然非常无奈地说出了下面这番话: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46)

《花儿与少年》三季的豆瓣评分都在7分以上,成绩也算很不错了。第三季更是有7.5分的评分,但有评分可不代表有收视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47)

第三季的记忆点可以说几乎没有,没有了撕点和人性观察,只有虚幻的”岁月静好“。

节目收视率也不断下跌,高开低走,第四期时只有0.3,大家甚至记不住都有谁参加了这个节目。

至今,花少也找不到出品方投资第四季,整个项目重启困难。

TOP2《中国达人秀》:走向卖惨,远离正能量初衷

《中国达人秀》曾经是当年顶级热门综艺,可惜走过两季后也没有逃脱尴尬落幕的结局。

2010年,《中国达人秀》首播,打着“相信梦想,相信奇迹”和“给草根梦想,给达人舞台”的口号。

一档综艺如果能够给人信心与力量,点燃人们久已沉寂的悸动和梦想,那么它的意义就不仅仅在于娱乐了,也多了些教育意义。

可以说这样的综艺是非常难得的。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48)

断臂琴师、机械舞男孩、杂技艺术家还有今天大家都知道的活跃在各大综艺的杨迪都是在这个节目中脱颖而出的。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49)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50)

第一季达人秀总冠军是无臂男孩刘伟,“我觉得在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这样一句话不知道鼓舞了多少身在低谷中的人。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51)

可能很多人都快忘了,如今宅男心目中的女团SNH48也是出现在中国达人秀里。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52)

可惜两季之后“达人秀”渐渐没有了水花,引发不了关注度,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缺乏吸引人的草根选手,参赛的选手水平参差不齐,越来越差,节目慢慢地变成了大型煽情现场,没有了心意也没有了亮点。

到了第六季,竟然下滑到只剩下4.5分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53)

原因很简单,中国达人秀最重要的是达人,当维系节目最关键的因素不在,就只能强行上价值观,走向卖惨的套路,观众自然看不进去。

TOP1《我就是演员》:广告插入太多,爱豆越来越多,真演员越来越少,有话题没深度

《我就是演员》第一季的名称是《演员的诞生》,当时邀请的嘉宾有左小青、宋洋、杜淳、任素汐等,大部分都是演艺圈的低调实力派演既能看到实力演员飙戏现场,也有爱豆贡献话题度。

章子怡演青蛇的片段获得了全网一众好评;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54)

黄圣依的海娃名场面也贡献了很多笑料。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55)

但是到了后面几季,爱豆越来越多演员越来越少,只能凭借着评委的毒舌点评维持话题度。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56)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57)

有流量,却一直被诟病没有演技的明星以及过气的琼瑶女郎越来越多,有实力的演员却不见踪影,比如THE9的谢可寅、时代少年团的马嘉祺、UNIQ的李汶翰出演过《太子妃升职记》的盛一伦以及《夏家三千金》的张檬等等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58)

的的确确,对于这些演员来说,这档综艺是一个难得舞台。但做演员就要沉下心来取表演,而不是表演完之后,搞些无关紧要的煽情环节。

比如王霏霏刚刚在隔壁浪姐出圈,就来到了第三季演员现场,一位唱跳选手跑来参加节目,演得一般,最后她却借机抹眼泪哭诉起来:我想表演但是没有机会......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59)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60)

每个人都有未竟的梦想,但作为一个明星,原本拥有更多的机会去完善自己的演技,因为明星拥有的资源总比普通人好很多,可是不学习表演而是趁着红了多接几档综艺,演得又一般,最后只能靠哭来获取别人得认同。

如果目的是借机告诉一些制片方自己是想演戏,那么演得不好了就大大方方虚心听意见再改进呗,哭什么呢?谈理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空谈。

除了演员表演拉跨,广告植入也越来越多,感觉主持人越来越像个专业插播广告的。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61)

有一集里面,潘斌龙演完电影《亲爱的》的片段之后,提到自己成为父亲的心情,看到这里我想大部分人都会以为按照流程,评委会针对选手的表演以及为人父母发表相关的评论。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结果没想到,主持人无缝衔接地接下了演员的话茬,说台下的评委身为父母平时会给孩子喝XX牌奶粉……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62)

以前那些令人气愤的综艺(后期变味的综艺节目)(63)

真的是尴尬到无语。

原本节目里插广告初衷不过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品牌,产生好感,增加品牌记忆点,但是如此生硬地插入广告,真的能起到正面作用吗?-

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一档综艺影响收视的因素有很多,明星、内容、后期等等。

很多节目打着综艺的旗号,它们不向上探索,追求高度、深度、品质和内涵。

反而为了收视和流量不择手段,不比上限比下限,它们也变得越来越没有底限。

但不能服务于观众,不能娱乐观众,而是在愚弄大众的综艺节目,终究会被观众所抛弃。

期待更多新的符合观众口味的精品综艺节目出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