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化学实验现象知识点总结(中考化学有关实验的知识点和考点)

话不多说直接上知识点,祝各位学业有成,中考有如神助。

还是老样子送上一首音乐,边听边看岂不美哉!

1、仪器与药品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现象知识点总结(中考化学有关实验的知识点和考点)(1)

实验仪器分类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现象知识点总结(中考化学有关实验的知识点和考点)(2)

药品取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

  • 构造:灯帽、灯芯、灯芯管、灯壶
  • 火焰:外焰(主要用外焰加热)、内焰、焰心
  • 使用方法:

一用:用火柴来点燃

二查:检查灯芯完好和酒精量余量

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点然另一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2.加热药品的取用原则

  • 固体:一斜: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二匀:给试管预热,然后对药品部位集中加热;三固定: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 1/3处。
  • 液体:一量: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1/3 ;二斜: 45°;三向:试管口不向人
3.药品的溶解
  • 仪器:烧杯(少量用试管) 、玻璃棒
  • 方法:

振荡:腕动臂不动

搅拌: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杯不可碰壁

浓硫酸稀释:注酸入水,稀释过程放出大量热量,需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顺序不可逆,否则会发生酸液飞溅伤人)

4、过滤方法
  1. 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2. 操作要点:
  •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 二低: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 三靠:上方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现象知识点总结(中考化学有关实验的知识点和考点)(3)

5.药品蒸发

1. 仪器:铁架台(带铁圈)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2. 操作方法:放好酒精灯,调节铁圈的高度; 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液体;

  • 加热
  • 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 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现象知识点总结(中考化学有关实验的知识点和考点)(4)

药品加热示意图

6. 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验

1.主要仪器:铁架台,导管(带单孔橡皮塞),胶管

2.装配顺序:从下往上、从左到右、若有导气装置,必须先检查气密性。

3.气密性检查操作:管端入水—使容器内气体受热—出现气泡—冷却—出现水柱

4.仪器拆卸:使用完后仪器拆卸顺序与组装顺序相反,拆卸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若用排水法收集,应将导气管移走,再停止加热,以防止倒吸。

7. 仪器的洗涤

1. 方法:注水半,振荡。用试管刷柔力刷洗

2. 难溶物的洗涤: A 油脂:热的纯碱或洗涤剂 B 难溶氧化物、碱或碳酸盐:加稀盐酸

3. 洗净的标志:水膜均匀,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8. 溶液的配制步骤

1.计算:准确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2.称量或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

3.溶解:在烧杯内进行,用玻璃棒搅拌。

4.贴标签贮存:把配好的溶液冷却后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例1、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

1、计算

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0%=10克,

所需水的质量=100g-10g=90g,所需水的体积=90g/(1g/ml)=90ml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10克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溶解

用量筒量取90毫升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贴标签贮存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例2: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p=1.84g/ml)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的实验步骤:

1、计算

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质量=(500g*20%)/98%=102g

需要浓硫酸的体积=102g/1.84g/ml=55.4ml

所需水的质量=500g-102g=398g

所需水的体积=398g/(1g/ml)=398ml

2、量取(此步与固体配制溶液不同)

用量筒量取398ml水,倒入烧杯中.

3、稀释 (此步与固体配制溶液也不同)

用量筒量取55.4毫升的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4、贴标签贮存

把配好的溶液冷却后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9.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1.紫色石蕊指示剂:“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2. 酚酞指示剂:“本身无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10、固体物质的溶解
  1. 固体物质溶解时,先把块状固体用研钵压碎并研细。为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常采用加热、搅拌、振荡等方法。
  2. 试管里所盛的溶质和溶剂总量较少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就用振荡的方法。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握持试管上端,无名指和小指弯向掌心,用适当大小的腕力来回甩动试管,振荡时,不能上下振荡,更不能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3. 烧杯里溶解物质时,用玻璃棒在烧杯中绕圈搅动,搅动时不要使玻璃棒和器壁撞击,以防止容器破裂。烧杯底部的固体
  4. 切忌用玻璃棒捣碎固体药品,以防止杵坏玻璃。为防止搅拌时玻璃棒碰撞烧杯,可在玻璃棒一端套上一小段( 1cm~2cm)橡皮管,使玻璃棒的顶端不露出。
  5. 烧瓶溶解物质时,当溶液不超过烧瓶容积1/2 时,也可用振荡方法加速溶质的溶解。

以上知识点大部分为笔者整理归纳的,如果觉得对您有用,可以点个关注哟,您的关注就是我持续不断更新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