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和博客哪个功能好(从博客与微博的区别)

时至今日,微博依然是很多社交产品争相参考模仿的对象,很多人叫嚣着自己的产品是“图片版”微博、“视频版”微博、“语音版”微博,乃至于大家对微博本身的解释都变得有些模糊了。

在微博刚刚面世的时候,大众对它不是很了解,于是在宣传和推广上面,便将微博定义为了“140 字的博客”。

而这个“微博”的“微”,从字面意义上来讲,似乎指代的便是“140 个字”。

可仔细分析一下,发现微博与博客的区别哪有这么简单,甚至可以说,微博与博客根本就是两个东西(罗胖附体了?)。

140 字,早已从最初的量变,引起了质变,微博不是博客。

微博和博客哪个功能好(从博客与微博的区别)(1)

140 字与时间线 Feed 流

140 字与时间流 Feed 是相辅相成的,很多人总是从字数短,创作成本低来看待这个问题。其实远远不仅如此,在传统的博客 feed 流也是时间线的,个别的是编辑精选之后的时间线。这个取决于博客的“标题 正文”的固定格式,feed 流上的显示大多只是标题加时间。

用户在浏览的时候,对于标题里面的内容是不知道,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黑箱。而用户在阅读标题便已经产生了预期,这种预期将会带来两种后果,一种是写得不错,另一种,标题党。但是这在微博中是不会存在的。在微博中,feed 流直接显示内容的全部,140 固然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但更加本质的特点是没有标题,这也就是微博之所以能够被“刷”着看的原因。而这个“刷”的动作在传统的博客中是无法实现的,博客用户的操作习惯是点进去,跳出来,再点进去。这种一进一出的动作,每一步都是独立的、不连续的。可以说,博客的封闭性,很差,刚沉浸进去,又得跳出来。

从关注到关注

显然微博中的关注在博客中也是存在的,但这两种关注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这种差异来自于平台属性。微博是你个人的微博,博客却是平台的博客。

这就像每个人点开博客之后的首页,往往不是自己关注的朋友们发的博文,而是平台编辑们的精选,而且这种精选是分模块,分版面的,这是一种二次加工后的产物,有点像 UGC门户。

也就是说,虽然同样存在关注关系,但博客并不借助于这种关注关系来实现用户们的“发 现”,而是相信自己的编辑,想要通过自己的媒体属性,把那些“好”的东西拿上主页,给大家看。每个人在博客时代,都在追求的是一个“上首页”的荣誉,而这在微博时代是不能想象的。

这里面存在一个平台与用户间的关系问题,平台是否介入这个“发现”机制,或者讲得更加深入一些,平台是否通过自己的价值观来引导用户的“发现”,而判断这个问题的依据很简单,这个平台是否需要编辑。按照“去中心化”的角度来讲,也就是平台是否是去中心化的。按照“UGC”的角度来讲,对于这些 UGC 内容,它的发现机制是否也是 UGC 的。

转载和评论到转发评论

微博的病毒式传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转发”,而这种转发又往往是“转发 评论”的。甚至可以说,即使用户只是单纯转发一个内容,没有附着任何评论,这个转发其实也是有“评论”的。当然了,这在微博的语境中又往往不仅限于肯定,甚至有时候还有晒晒这傻 X 的潜台词。

这样的行为是对信息的一种“自我补完”,也就是信息的在加工,再创作。这在博客中却不能出现,在博客时代,评论与转载是割裂的。这种割裂,博客本身受限于他的固定格式,是无法融合的。而这又回到了 feed 流与 140 字的问题,可以说转发与标题 内容的格式是格格不入的。可以这么说,相比于博客,微博的“短”、“平”、“快”,是从内容到机制,又从机制到内容的。

前两天一个朋友对我讲,按照 twitter、instagram、vine 的顺序,接下来的风口就是视频社交、语音社交啦。对此我是不认同的,因为如果想要通过改变媒介形态来复制微博的成功,其实是不合逻辑的。twitter 和 instagram 的成功,一个很必要的条件是,文字和图片都是静态的,是可以放置在 feed 流中,被人刷着看的。

而视频和语音这类动态的东西,其实跟博客的形态是一样的,他们都太“重”了,不大可能像微博那样被轻易的阅读继而转发出去。在类微博的视频、语音社交中,在 feed 流中完成“刷——播放——刷”的动作和在博客中完成“刷——点进——(阅读)——退出— —刷”的动作难度是相当的,也就是说,是否能在 feed 流中完整展现内容的全部,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我认为 twitter 和 instagram 的成功,在视频和语音社交中难以再现。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交形态,就是轻博客。

轻博客的问题在于,他没有找到博客与微博的本质,硬是要整合微博的传播优势与博客在内容质量上的优势,结果沦为四不像。我认为在这里转发机制都还好说,唯一的问题是,轻博客要不要标题?如果要标题,他的feed 流该怎么显示?如果不要标题,那他的 feed 流上要显示多少内容才合适?如果要显示全部的话…………我都不敢接着往下想。

因此我觉得社交创新是具有两面性的:

创新其实很简单

首先是收敛归纳,通俗点讲就是找特点,从个例中寻找深层次的一般性结论,然后是发散,从一般性结论出发,想象出很多个例(可能是你没看到的,也可能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最后是适应,结合技术、市场、行业氛围等等环境因素,从发散出的个例中找出一个可以适应环境的,然后落实。

创新其实很困难

一个产品发展到后期,产业线非常复杂,复杂到不是那么容易看清,连看清都不容易,更何谈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当你看到本质之后的又要面临发散的问题,发散出的概念太少或者发散出了数量,但没发散出质量,这样的结果又会在过滤环节全军覆没。最后,当你发散出了大量优质的概念,然后从中进行可行性选择的时候,对环境的分析又不足,发散出的概念再好也白瞎。

在交互设计中,大家有这样一个共识,完成任务的难度与所需步骤数的平方成正比,而在创新的“三步”,一步走错便是三三得九,正好对应“九败”,由此可见其风险之大。难道微博之后,就再也没有成功的社交类产品创新了么?当然有了,我认为微信就算得上是其中最大的“一胜”。

而它的成功,借用张小龙的一句话,避免“整合”。 “凡是需要整合的,说明都不行了”。 “朋友圈”在微信自身“即时通讯”的定位中算不上主力,但却能吸引那么多以前刷微博的用户,这很值得大家去思考。

如果说微博的成功来源于“140 字”的内容全展示 Feed 流与“转发”所引起的病毒式传播效率,可既没有“140 字”限制,也不支持“转发”的朋友圈却对微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更是值得大家去深思的。

事实上,微信不仅没有采纳那些在微博上获得验证的“成功的要素”,也并未作出任何“重大的创新”,它只是在大家大谈特谈 140 字改变世界,并意图借此来创造”下一个微博“的时候,从手机通讯录、QQ 好友入手,稳准狠,直击微博的薄弱环节——社交关系链。

可以说,微信与微博,从一开始就在打一场不在同一纬度上的战争。

如今,当人们将问题从如何打败微博转换为如何打败微信的时候,马化腾的那一句”打败微信的,决不是另一个微信“言犹在耳。如果你们能听进去这句来自”敌方主将“的话,

我希望你们别再把子弹浪费在那些”下一个 XX“身上了,少侠,趁年轻,还有机会重新来过的时候,换个姿势吧。也只有这样,你所向往的,未来还可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