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取关山五十州(大河之北冀州.并州.幽州)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 [第3节]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 / 主播:安妮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文末和菜单栏可查阅目录。下载地缘图集在对话框回复:地图
大河之北——冀州.并州.幽州
“冀”这个汉字,在中国几乎就是用来专指河北的,这里所说的河指的是“黄河”。 在东汉以前,“河”这个字原本专属于黄河。黄土高原在华夏文明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由此也导致了黄土高原的过度开发。
这种过度性在地理层面最直接的反映,就是黄河之水开始变得浑浊,以至于在东汉时期开始出现“黄河”之说。“河”这个字则转而成为了一个统称。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江”这个字原本是用来专指长江。在江、河二字扩展成为河流的通用名之前,河流的统称一般为“川”,并在名称后面加上“水”为后缀(比如:渭水、汉水等)。
虽然在东汉时期,开始出现“黄河”的说法,但三国人物口中的中“河北”、“河南”,地理上仍然是以黄河为界。其核心区应为黄河以北的这部分华北平原,这部分可单独称之为“河北平原”。然而在禹贡的设计中,冀州的设计实际还要大上许多。地理上不仅涵盖“河北平原”,还包含山西省所在的黄土高原东部(这部分可单独称之为“山西高原”)。
纵横于第二阶梯之上的黄河,在这片高地上几经转折,呈现为一个“几”字形结构。 “几”字形结构的东北角,是上游与中下游的分割点。向东流淌的黄河在此遇到“山西高原”的阻隔后,转而南流至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处,直至受阻于东西向的“秦岭”,再向东奔流注入华北平原。
这段充当了山西、陕西两省天然分割线的南北向黄河,在先秦及秦汉时期又被单独称之为“西河”。与之相对应的,在华北平原流淌的黄河下游,在当时则被称之为“东河”。
九州概念的最初设计者,试图将西河以东、东河以北的区域都归入“冀州”这个概念。这样做相当于将高原属性的山西,与平原属性的河北归入了一个行政区。分割两个地理单元的太行山,则成为了“冀州”板块的中轴线。这一构思的现实地缘政治背景,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发端于山西高原的晋国,在春秋时期向东在华北平原扩张了大片土地,并最终形成了一个横跨太行山春秋霸主。
晋国的扩张(春秋)
∨
曾经地域辽阔的晋国,在春秋末年被分裂为了:赵、魏、晋三个诸侯国。“三家分晋”事件亦成为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分水岭。其中分得河北平原部分的主要是赵国。值得玩味的是,三个系出晋国的战国诸侯,虽然都起家于山西高原,但后来又都不约而同的将都城迁往了华北平原。
赵都邯郸、魏都大梁(今开封)、韩都新郑,都身处黄河下游地区。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地形平整的华北平原,拥有更多的人口潜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山东半岛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然纳入中央之国范畴的情况下,“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概念开始形成。
战国时期河北平原地缘结构图
∨
然而在纷杂的割据局面结束之后,试图将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整合在一起的努力,却遇到了现实的困难。原因在于山西高原在地理、地缘上太过独立。作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太行山脉与吕梁山脉,是它的东西地理屏障。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两大山脉之间,分布着一系列“高平原”属性的低地,由北向南包括: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以及运城盆地。以现在的数据来说,受益于这些“高平原”的存在,山西承载了相当于河北一半的人口(3700多万)。
将两片地理属性完全不同的单元归入一个行政区,并非没有可操作性。今天的河北省,也有将近一半面积的山地。只是要想保持结构稳定,身为核心区的一方在经济、人口等方面,必须具备绝对的优势。相对边缘一方的地理结构越封闭,核心区所需具备的优势也就要越大。如果山西高原是一片人口承载力很低的高地,那么它的确是可以接受成为“冀州”边缘区的定位。现在这种情况,将二者归并于一起着实是有些勉强的。
最初将“九州”设想落实在地缘政治层面的汉武帝,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在“十三刺史部”的设计中,山西高原部分被单独建制为了“并州”。
东汉十三州部
∨
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册封为“魏王”那年,曾经顺势做过一次行政区划上的调整,以为后来代汉之举热身。在那次调整中,并州一度按照“禹贡九州”的设计蓝图,被归并入了冀州。不过当7年后曹丕称帝之时,还是尊重了两大板块的独立性,并州又重新出现在了魏国的版图上。
去除掉地理上明显具备独立性的山西高原后,河北平原成为了冀州的唯一主体。结合“天然边界”原则,其地理范围应该为燕山山脉分水岭以南、太行两大山脉分水岭以东,及黄河下游以北的地区。然而将这样一块南北纵横千里的大平原整合在一起,同样存在难度。造成难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太行山脉本质是中央之国内部的一条轴线,而燕山山脉则直接为中原政权承受“北方压力”。
中国地缘结构图
∨
“北方压力”一直是华夏农耕民族及中原王朝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便一个北方民族能够有幸入主中原,最终也还是要面对这一压力。总的来说,中原王朝所承受的北方压力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东北森林地带的“森林渔猎民族”。其代表有女真、高句丽等;一类是来自蒙古高原的“草原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蒙古等在中国历史中曾强势出镜的民族,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南接燕山山脉、北接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则是两大地理单元的分割线。
华北平原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的北方地区必须同时承受这两股北方压力。北承东北平原、南连太行山脉、西接蒙古高原、东抵渤海湾的燕山山脉,是华北平原在北方的地理门户。从蒙古高原的游牧者的角度来说,除了直接找寻道路跨越燕山山脉以外,最受青睐的入侵线路是燕山山脉与太行山脉之间的连接部。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和居庸关长城,便修建在这个连接部。
早在周王朝取殷商成为天下之主时,来自黄土高原的周人就已经意识到燕山南麓的重要性,并在燕山南麓的平原地带建制了姬姓的“燕国”。考虑到周王朝的最后一任天子,在公元前256年就已身死国灭,而燕国则延续到公元前222年,才遭遇了同样的命运。这个偏居一隅的战国诸侯,可以说是见证了整个周王朝的的兴衰史。
能够坚持到最后才淡出地缘政治舞台,与其地缘位置息息相关。一方面,燕国的位置远离各方博弈的中心地带;另一方面,与边缘地区相接的位置固然是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空间。
公元前300年,燕国跨越燕山山脉击败“东胡”等马上民族,将属于东北版块的“下辽河平原”(辽河下游平原)及辽东半岛纳为燕国的领土。为护卫北疆而修建的“燕长城”,甚至还延伸入朝鲜半岛北部。需要说明的是,依据地形所做的“下辽河平原”及“辽东半岛”的分类,只是一个地理上的分类。历史上,参与这一地区博弈的各方力量,更多是以辽河下游为界,将之分割为 “辽西”、“辽东”两部分加以识别。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划分,我们都可以将之合称为“两辽地区”。
燕.三都五郡(战国) 横屏观看
∨
燕国的这段存续史,不仅让河北地区有了“燕赵之地”这样的别称,更从地缘政治层面验证了华北平原北部的独立性。汉王朝在践行“天下九州”的设计理念时,亦没有将“燕地”归入冀州,而是单独建制了以燕国之地为基础的“幽州”。
及至今日,大河以北的行政区划格局,依然与当年一脉相承。北京、天津这两个直辖市,取代了当年的燕国和幽州,与代表冀州的河北省共存于河北平原之上。只不过这种嵌入式的结构在设计上不甚合理,使得今天的河北平原在结构上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合力。
“燕赵之地”当下的尴尬性,与北京的特殊身份有关。这座燕国原来的建都之地,历史上在成为整个中央之国的政治中心之后,就不能再直接承担抵御外部压力的职责了。有鉴于此,整个河北地区被定性成了护卫帝国中央的“直隶”区,而不是平级的行政区存在。
当威胁北京的压力不再只来自北方,还来自于海洋之后。天津这个原本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的“幽州”临海之地,也历史性的获得一个一级行政区的地位,从而使得河北地区的地缘结构进一步破碎化。
在东汉及三国时代,幽州之地远没有后来的地位那么重要。帝国中央的选择,还是在长安和洛阳这两个更接近中央之国中轴线的位置摇摆。这意味着,幽州在设计上不会有今天的烦恼。不过这并不代表,幽州的设计完全与地理结构相契合。燕人在燕北地区的拓荒,以及汉帝国后来沿着相同路径的扩张,使得幽州的范围得以扩张到了两辽地区,乃至以大同江平原为核心的朝鲜半岛北部(也就是著名的“汉四郡”)。
两辽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所拥有的冲积平原,及其所具备的农业基础,是中原政权能够在此扩张并立足的基础。黄仁宇先生曾经提出“15英寸等量雨线”理论,来确定中央之国核心农业区的北方界限。
15英寸等量雨线
∨
15英寸相当于380毫米,年降雨量低于这个数字的话,农作物将难以生长。将这条等量雨线叠加到中国地图上,会发现它与长城的位置惊人的吻合。然而“15英寸等量雨线”理论却无法解释,东北地区长期不能被纳入中央之国的问题。
土壤、水、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三个最重要因素。同处季风区的东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并不比华北平原更低。对于东北地区来说,进行农业开发的最大障碍是温度。绝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才能够活跃生长。
为此,农业专家们通常会把一年当中,日平均气温≥10℃的时段统计出来,再将这一时段日平均气温累加出一个总和,用以反映各气候带的热状况,这样累加出来的温度总和被称之为“活动积温”。据此为依据可以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三个温度带,包括:寒带、温带,以及热带。以中国所处的北半球来说,越靠近北方气候越寒冷,反之则越温暖。
今天,中国的大部分领土都处在温带范畴。根据“活动积温”的不同,由北至南还可以分割: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三个次一级的温度带来。粗略划分的话,秦岭-淮河以南,也就是气象意义上的中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秦岭-淮河至长城一线的华北地区,则为暖温带覆盖;大部分东北地区则归于中温带。之所以说“大部分”,是由于“两辽地区”,因其相对较低的纬度及直面海洋的位置,能够跻身于暖温带范畴。
中国温度带与地缘关系图
∨
以汉代北方地区所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粟(脱壳之后就是小米)、冬小麦、大豆来说,本质都是暖温带作物。这意味着即使有良好的土壤和降水条件,在东北的中温带地区大规模推广暖温带作物,也是十分困难的。不过随着抗寒品种的选育及新作物的引入,东北地区的这块短板早已被补上。
东北建三江垦区
∨
比如曾经只能在热带、亚热带生长的水稻,现在已经能够在黑龙江流域大规模种植。只是在包括汉代在内的大部分历史时期,中央之国在北方的扩张,还是会受限于这条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割线。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地图上定位这条温度线,那就是燕山北麓画出“北纬42度线”这条纬度线。这条从“两辽地区”及朝鲜半岛北部穿越的直线,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两个地区在历史上能够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发,并因此与中原政权关系紧密。当然,在漫长的历史中,地球表面的温度并非是一成不变,而是会周期性的进入温暖期和寒冷期。
从燕国在两辽地区扩张开始,一直到东汉后期,东亚大陆的温暖都处在上升阶段,整个时段的平均气温要比现在高出1度左右;进入东汉末年则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寒冷周期,这使得三国时代最寒冷的年份,气温要比现在低上1.5度左右。
中国历史温度变迁<横屏>
∨
温暖气候成为了燕国和后来的汉王朝,开拓燕山以北地区的催化剂。由此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本来就具备地理独立性的燕北地区,在经济上也有了脱离华北平原控制的基础。在王朝稳固时期,将燕山南北划入一个行政区,有助于共同应对来自边缘民族的压力。然而在各自为政的大分裂期,具备地理、经济独立性的两辽地区,将很容易脱离幽州本部的控制,或自行割据,或为边缘民族建立政权提供农业基础。
以三国时代的情况而言,在燕山南北建立割据政权的,是两个有着相同姓氏的诸侯,分别为控制幽州本部的公孙瓒,以及苦心经营辽东的公孙度。至于辽西地区,则为内迁的游牧部族“乌桓”所控。
关于他们的故事,相信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会有印象。尤其是身为赵云旧主的公孙瓒,出镜率颇高。顺便说一下,公孙瓒和公孙度虽然同姓,但并没有证据表明两人间有亲属关系。两人分据幽州两端,只能说是一种巧合吧。
这些英雄人物之间的纠葛,在正式进入历史线后将逐一展开。当下的任务,还是先把各行政区的宏观地理关系理顺。这片“大河之北”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下一节,我们将揭晓幽燕二州的地理分割线在哪里。最有读者缘的赵云,他的故乡在地缘位置上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