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好尿常规能查出来吗(该查血还是查尿)

在常规检查或体检中,肾功能的检查通常包括血肌酐、血尿素和血尿酸那么,这些指标的升高或降低意味着什么?是否检查数据正常就说明肾功能良好,超出正常范围就意味着肾功能出问题了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肾功能不好尿常规能查出来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肾功能不好尿常规能查出来吗(该查血还是查尿)

肾功能不好尿常规能查出来吗

在常规检查或体检中,肾功能的检查通常包括血肌酐、血尿素和血尿酸。那么,这些指标的升高或降低意味着什么?是否检查数据正常就说明肾功能良好,超出正常范围就意味着肾功能出问题了呢?

肾功三项可初筛肾功能情况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以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等代谢平衡,同时也兼有内分泌功能。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废物,绝大部分废物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的分泌,随尿液排出体外,肾脏还精确调节体液和酸碱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肾功三项只是表示肾功能状态的线索,它主要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相对于临床而言,体检中对于肾功能的检查项目较少,但操作简便,可初筛肾功能情况。

在临床上,肾功能检查通常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动态显像、血β2-微球蛋白等多项指标,常规体检一般只做前三项测定。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均是小分子物质,可经肾小球自由滤过,可以较好地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但这三项指标也受肾小球滤过功能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所以评估滤过功能最准确的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GFR)。但GFR是一种功能指标,不存在于血液中,不能直接测得,日常使用的GFR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肌酐值等因素,用专业公式计算得来。

血肌酐:结果正常也不能大意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中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当肾实质损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人的1/2~1/3时,血肌酐浓度才会明显上升,故测定血肌酐浓度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受损的指标。

血肌酐的敏感性较血尿素好,但并非发现GFR下降的早期指标。也就是说,血肌酐值正常不能表示肾功能正常,因为GFR轻度下降时血肌酐并不升高;相反如果血肌酐值明显升高,基本可以判定为肾功能不正常。看到体检报告中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内,很多人会认为没事而忽略。其实,若血肌酐值在正常高限附近,就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尿常规也有问题时,就更应当进一步找专科医生检查。

血尿素:升高或许只是因为吃肉多了

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尿素的生成量取决于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及肝功能状况。尿素主要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正常情况下30%~40%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有少量排泌。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浓度增加,因此目前临床上多测定尿素氮,粗略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血尿素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单纯这一项升高不一定就是肾功能减退。血尿素增高常有如下原因:

1.器质性肾功能损害如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肿瘤、多囊肾等所致的慢性或急性肾衰竭。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50%以下,往往血尿素才出现升高。因此血尿素测定同样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指标。但对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血尿素增高的程度一般与病情严重性一致

2.肾前性少尿如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循环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灌注不足致少尿。此时血尿素氮升高,但肌酐升高不明显。经扩容尿量多能增加,血尿素氮可自行下降。

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 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蛋白饮食等,但血肌酐一般不升高。这些原因导致的血尿素氮升高,以上状态矫正后可以下降。比如说高蛋白饮食造成的血尿素氮升高,有些人或许只是吃肉多了,回家素食三天,再到医院检查,血尿素氮就降下来了。

血尿酸:持续高易致肾损伤

尿酸为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血中尿酸除小部分被肝脏破坏外,大部分被肾小球过滤。血尿酸增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高嘌呤饮食;二是先天的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三是肾清除血尿酸减少。

肾功能不好的人,其排泄功能差,尿中排出的尿酸少了,血尿酸就会增高。另外一些人由于基因中缺乏某些嘌呤代谢相关的酶,产生的尿酸降解减少,尿酸也会增高,这些患者肾功能不一定有问题,但尿酸持续增高会导致肾损伤。

肾脏问题:需专科医生综合分析

肾功三项只是一个线索,评估肾脏有没有问题,仅通过血液生化检查肾功三项是不够的。如果肾功三项出现异常,可以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一步选做其他相关检查:如尿常规及沉渣镜检、尿相位差镜检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渗透压、尿β2-微球蛋白、尿NAG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M蛋白、血白蛋白、泌尿系彩超、肾动脉彩超等,最后由专科医生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客观结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