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创新发展试点(西咸新区总窗口的创新)

说到科技创新,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词应该是“高精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

但在西咸新区,科技创新、高端却是另一种含义。它意味着领军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突破创新、意味着的技术的绝对领先、意味着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意味着政府真金白金的投入。同时,作为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产业链的完善和深化、与创新链的融合,更是以科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是技术与产业实现良性互动的坚实基础,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领军企业“链式”聚集 带来集群效应

在西咸新区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从陕西电子联合创新中心到陕汽控股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到陕西有色金属集团联合创新中心,再到陕煤集团技融双驱创新中心……省属国企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由省国资委牵头组织14户省属龙头企业集中进驻平台,奏响了秦创原平台发展国企引领的主旋律。

西咸新区创新发展试点(西咸新区总窗口的创新)(1)

作为陕西省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陕汽控股依托秦创原国企创新平台,2021年9月,总投资16.5亿元的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落户西咸新区, 将成为我国新能源商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高成长型科技企业投资孵化的重要载体。陕汽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陕汽已形成“新能源+智能网联”全系统技术链条,并将持续发挥产业链中的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全系列新能源智能商用车整车开发平台,在秦创原建设成果体现上有新突破、新成效。

同样,作为能源行业的“链主”,陕煤集团依托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平台,与西安交通大学程光旭教授团队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确定了一系列项目并签订陕煤-秦岭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基金,使“出成果”与“用成果”实现有机统一。陕煤集团投资25.6亿元的陕煤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建成后,将成为西咸新区乃至全省新能源产业的示范生产线及配套基地、科技成果产业化重要平台。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并为其赋能,带动当地就业千余人。

省属领军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在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上持续发力,统领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所带动的“链式”发展对于秦创原总窗口的招引具有非常显著的示范作用。以企带链、以链集群的“链式”发展给西咸新区带来聚集效应、形成倍增效应。

创新要素互动融合 产业价值链不断拉长

3D打印骨骼、骨骼模型的精确性与韧度测试、成品包装待发……3月20日,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部云谷二期陕西聚康高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内,为省内外骨缺损患者定制的各类3D骨骼,正源源不断地制作完成,打包发出。

西咸新区创新发展试点(西咸新区总窗口的创新)(2)

“目前,生产厂房已基本装修完成,生产线正在陆续装配中,很快就可支持批量定制,这样的‘零距离’定制,极大地缩短了产品交付时间,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赢得了更多医院、患者的信任及更大的盈利空间。”陕西聚康高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春成说。陕西聚康高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安交通大学李涤尘教授团队经过秦创原平台进行科技转化成立。

在杨春成看来,公司一方面依托秦创原平台产业发展环境、创新扶持及成果转化政策,形成技术模式创新上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成功立足、打开市场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借助西交大的研发技术优势,项目所涉及的材料、工艺、设备等等技术完全自主研发,并获得了六项发明专利,是实力的体现。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西咸新区不断加强中小科创企业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与创新链的相互融合,提升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和活力。据了解,2021年,西咸新区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901家,同比增长47.5%;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6家,同比增长53.1%,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完成107.04亿元。14家企业纳入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同力重工作为首批企业登陆北交所。“两链”融合促进器作用明显、创新活力加速迸发。

政策精准支撑 “两链”融合释放乘法效应

“国家鼓励创新,秦创原发展创新,西咸新区各项政策支持创新,公司还得到了春种基金001号的资金扶持。在这里,我们科技创新型企业迎来了春天。”陕西拓锐考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辉说。

省属领军企业争相在此布局、中小科技企业在此将科技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又有大学科技研发作后盾,这样的“西引力”由何而来?

据了解,为吸引更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西咸新区全面提升人才奖励标准。3月14日,西咸新区最新出台实施的“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奖励支持措施,最高100万元项目资助。而这,只是西咸新区作为秦创原总窗口,加速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政策体现的其中一方面。

西咸新区创新发展试点(西咸新区总窗口的创新)(3)

以春种基金带动社会的产业基金、金融机构加入,将会有更多资金聚集到西咸新区。同时,作为科技创新硬件载体的建设者、软件环境的营造者,区内开办企业“2小时办结”、政策兑现“免申即享”……《西咸新区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让西咸新区政务服务创新、营商环境“换挡提速”。“住有所居”、看病不出区、区内上好学校不发愁、居民出门300米内有绿地……《西咸新区加快宜居宜业城市建设若干举措》让社会保障体系、宜居品质获得新提升。《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指引》加大了未来创新载体的投入。《西咸新区支持秦创原总窗口建设若干措施(试行)》15条实际措施,聚焦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科技创新主力军。

产业优化升级、加强科技创新、改进人才服务、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做好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的联结互动,构建多元创新网络,西咸新区正在以创新“原”力为主,全力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陕西创新发展新高地!

华商报记者 郑凌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